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昂贵的经济费用,给患者家属尤其是配偶造成了心理及生理上的负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1]。为了维护和改善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笔者选取33名在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配偶与3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配偶实施心理干预,观察心理干预前后患者配偶的焦虑、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内病毒识别受体RIG-I激活后对EV71复制的影响。方法分别用Poly(I:C)和表达RIG-I N端的质粒转染RD细胞,24 h后感染EV71,感染24 h后收获细胞和上清。提取细胞RNA并反转录为cDNA,Real-time PCR测定细胞中RIG-I与IFN-β的mRNA的表达水平和EV71的RNA水平。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RIG-I和EV71的蛋白表达水平。将感染病毒的细胞上清进行病毒滴度的测定。结果 RIG-I被激活之后RIG-I与IFN-β的mRNA的表达水平上升,并且RIG-I的蛋白表达可以被检测到。感染细胞中的EV71的RNA水平和病毒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并且病毒滴度显著降低。结论 RIG-I的激活以及其诱导的IFN-β对EV71的复制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
季芬  徐玉音  范亚平  王锋  杨斌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6):3177-318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ColⅠ)、Ⅳ型胶原(Col Ⅳ)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0.1、1.0、10.0 μmol/L),EPO组(1、10、100 U/L),AngⅡ+EPO组(EPO 1、10、100 U/L预处理1 h后加AngⅡ 1.0 μmol/L)。各组处理0、24、48 h时,CCK-8法检测系膜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系膜细胞ColⅠ、Col Ⅳ和FN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olⅠ、Col Ⅳ和FN蛋白水平。结果 单独给予AngⅡ或EPO均可刺激系膜细胞增殖,AngⅡ组亚组和EPO组亚组24、48 h时系膜细胞增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48 h时高于24 h时,24 h时高于0 h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给予AngⅡ或EPO均可促进系膜细胞合成及分泌ColⅠ、Col Ⅳ和FN,除EPO 1 U/L亚组Col Ⅰ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AngⅡ组亚组和EPO组其他亚组ColⅠ、Col Ⅳ和FN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ngⅡ1.0 μmol/L+EPO 1 U/L亚组比较,AngⅡ1.0 μmol/L+EPO 10 U/L亚组和AngⅡ1.0 μmol/L+EPO 100 U/L亚组在24、48 h时系膜细胞增殖水平及ColⅠ、Col Ⅳ和FN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及同浓度单纯EPO亚组比较,AngⅡ1.0 μmol/L+EPO组各亚组24、48 h时系膜细胞增殖水平及ColⅠ、Col Ⅳ和FN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 Ⅱ能刺激系膜细胞增殖,促进系膜细胞合成及分泌ColⅠ、Col Ⅳ和FN,EPO亦有一定程度类似作用,但两者同时存在时,EPO可拮抗AngⅡ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ColⅠ、Col Ⅳ和FN的合成及分泌,提示EPO除可纠正肾性贫血外,可能对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硬化具有抑制作用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TH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不少见,其发病率一般为1%~14%[1],但大多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常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且伴随衰老和其他老年人常见病,若不注意极易与冠心病、贫血、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混淆[2~5]。治疗不及时,病情进展,在应激状态下可引起水、电酸碱平衡紊乱、昏迷、甚至死亡[6]。现将我院3例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BV的S基因序列多态性、基因型/血清型在北京地区的分布特征以及基因型/血清型与临床症状的可能相关性方法:对69例样品进行S区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测序,通过标准序列使用MEGA3.1和DnaSP软件分析核苷酸差异度,比较基因型、血清亚型的核酸及蛋白质差异.结果:在69例北京地区样品中检测出C基因型55例(79.7%),B基因型14例(20.3%);adrq~ 和adw2分别为52和14例,2例血清亚型未见报道.S基因核苷酸差异度分布不均匀,在C型中较高.非同义突变类型多分布在疏水区中,亲水区多为同义突变.临床症状在B,C基因型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基因的序列差异在C型中高于B型;DNA序列突变在S基因中呈非随机分布,疏水区突变率高而两个亲水区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初次抗感染治疗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5天内腹透液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4年5月1日~2017年4月30日南京市鼓楼医院腹透中心84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史、化验室、病原菌等一般资料及抗感染治疗后腹透液中白细胞变化及预后.结果:根据腹透液白细胞计数下降及疗效分为3组,早期应答、延迟应答、治疗失败;其中早期应答48例(57.1%),延迟应答27例(32.1%),失败9例(10.7%).3种不同反应表现对应白细胞平均下降比率分别为62.2%、37.0%、14.7%.结论:临床医师在抗生素治疗5天后白细胞数仍>100×106/L或中性粒细胞比率>50%时,可根据白细胞数下降率评估继续治疗还是拔管.  相似文献   
8.
吡哌酸治疗消化性溃疡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吡哌酸治疗慢性腹泻的病人时,通过内镜发现该药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愈合作用。1988年元月至1989年元月用吡哌酸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设对照组观察对比。一般资料1.病例选择:经胃镜确诊无合并症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53例,病史均>1.5年。溃疡面直径>0.5厘米。随机分2组。吡哌酸治疗组28例,男20例,女8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急性肾衰竭(ARF)的发病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败血症和药物可能是主要原因,也是导致ARF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为了解老年人(≥65岁)ARF的病因、临床特点、预后及相关因素,本文对我院近七年来住院的老年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将11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高血压伴高尿酸组29例;高血压伴血尿酸正常组83例。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对比两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情况。结果高血压伴高尿酸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48%,与高血压伴血尿酸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1),高血压伴高尿酸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血压伴血尿酸正常组的患者(P<0.105)。结论老年人高血压伴高尿酸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