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话道尽了心理和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科学家们认为心理与性格特质是部分现代疾病的致病因素,并将这类疾病称为心身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等。心理和性格特质不单是疾病的起因,还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对慢性神经痛大鼠触诱发痛痛阈及其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Ⅰ组为空白对照;Ⅱ、Ⅲ、Ⅳ组结扎左侧坐骨神经。术后第7天,Ⅰ、Ⅱ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0 ml·kg-1,Ⅲ、Ⅳ组腹腔注射异丙酚50 ml·kg-1或75ml·kg-1,每天一次共6 d。在术后第6、10和12天,使用Von Frey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触诱发痛痛阈,比较不同剂量的异丙酚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术后第12天取L4-5和L5-6节段脊神经节和脊髓组织,采用半定量RT-PCR法,对各组大鼠脊髓组织iNOS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术后第10和12天,Ⅲ、Ⅳ组大鼠双侧的痛阈值高于Ⅱ组(P<0.05);术后第12天,Ⅲ、Ⅳ组大鼠脊髓组织iNOS mRNA表达低于Ⅱ组(P<0.05)。结论 异丙酚通过抑制脊髓组织iNOS mRNA转录,降低其表达,而起到一定的抗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分泌TNF-α及释放EAAs的影响.方法体外纯化培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C组),LPS终浓度为0.1 mg/L(L1组);LPS终浓度为1 mg/L(L2组);LPS终浓度为1 mg/L及氢化可的松终浓度为10-6mol/L(HC1组),LPS终浓度为1mg/L及氢化可的松终浓度为10-5mol/L(HC2组).分别孵育0,1和2h后取细胞培养液,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ASA)检测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培养细胞在0,1和2 h时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的释放量.结果在1,2 h时,与C组相比,L1、L2组TNF-α分泌量,Glu,Asp释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L2组比较,HC1,HC2组的TNF-α分泌量降低(P>0.05和P<0.05),HC1,HC2组的Glu,Asp释放量降低(P<0.05).结论氢化可的松在体外抑制脊髓灰质星形胶质细胞分泌TNF-α及释放EAAs,抑制程度与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对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Klotho及铜死亡相关蛋白FDX1及LIAS的影响。方法:将16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用0.4 ml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中药组用0.4 ml健脾补肾类中药颗粒灌胃。2组裸鼠培育14 d后,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Klotho及铜死亡相关蛋白FDX1、LIAS的表达情况。结果:2组造模后致瘤率均达100%,中药组裸鼠精神及活跃程度较好;2组灌胃14 d后各死亡1只。2组裸鼠肿瘤的质量及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裸鼠肿瘤组织中Klotho蛋白、FDX1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裸鼠肿瘤组织中LIAS蛋白表达均呈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法可上调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抑癌基因Klotho蛋白及铜死亡相关蛋白FDX1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防治多发性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怡 《中医杂志》1997,38(2):113-115
多发性硬化(Multoiptt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脱髓鞘性疾病。病理特点为脑与脊髓的白质中散在多发性脱髓鞘和继发性胶质增生形成硬化斑块,故而得名多发性硬化。1868年Charcot首先描述了M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提出是一个独立的疾病。MS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国家都较高,我国尚无流行病学资料,但从各地临床报道看,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目前MS的病因尚不清楚,故无特效疗法,现将中医防治MS的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1989~1996年5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50例,现将其中30例期前收缩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和随诊结果作如下报告。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16例,发病年龄,<1岁2例,1~3岁6例,4~7岁16例,8~12岁6例,以学龄前儿童多见;发病季节3~5月13例,6~8月10例,  相似文献   
7.
利心胶囊治疗组对冠心病(CHD)各项主症改善总有效率达91.2%,对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达80.9%,对高血脂有明显降低作用。疗效优于双嘧哌胺醇。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p38 MAPK通路探究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大鼠皮肤创伤修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20只建立大鼠皮肤创伤模型,最终19只建模成功,随机分为创伤组9只,骨髓基质干细胞组10只。建模完成后骨髓基质干细胞组大鼠在创伤部位注射骨髓基质干细胞,正常组、创伤组大鼠不做处理,观察各组大鼠的变化。对比各组大鼠创口愈合率、再生上皮厚度、机械痛阈、热痛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8+、CD4+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创伤组、骨髓基质干细胞组大鼠再生上皮厚度较厚,机械痛阈、热痛阈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创伤组、骨髓基质干细胞组大鼠CD8+、CD4+水平较低,IL-6、TNF-α、hs-CRP水平较高(P<0...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域(TRADD)-Fas相关的死亡结构域(FADD)途径介导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西药组,每组12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备CD模型,造模成功后隔药灸组采用隔药饼灸"天枢""气海"穴,每日1次,每次每穴隔药灸2壮,共灸10d。西药组采用美沙拉嗪灌胃,每日2次,每次2mL,共灌胃10d。治疗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结肠上皮组织,分离、纯化和培养结肠上皮细胞建立体外肠上皮细胞屏障模型,将100ng/mL TNF-α分别与各组肠上皮细胞孵育培养24h,应用荧光黄透过率检测各组肠上皮细胞屏障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肠上皮细胞凋亡途径相关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TRADD、受体作用蛋白1(RIP1)、FADD、锌指蛋白A20(A20)表达以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荧光黄透过率显著升高(P0.001),结肠上皮细胞TNFR1、TRADD、RIP1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A20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和西药组的荧光黄透过率显著降低(P0.001),结肠上皮细胞TRADD、RIP1、FADD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A20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01)。结论:隔药灸可能是通过调控TNF-α介导CD肠上皮细胞凋亡途径的异常,达到保护或修复CD肠上皮屏障损伤之效应。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SchwindKeratomF准分子激光机对1995眼不同程度近视(-0.75~15.50D)行PRK治疗。按屈光度分三组:组Ⅰ≤-6.00D,873眼;组Ⅱ-6.25D—-10.00D,774眼;组Ⅲ>-10.00D,348眼。术后12个月,对三组术后的视力、屈光度及Haze进行随访比较。结果:术后12个月Ⅰ、Ⅱ、Ⅲ组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986%,94.2%和60.04%;≥1.0者分别为85.5%,71.3%和25.9%;屈光度在±1.00D以内分别为90.5%,68.8%和29.3%。角膜雾状混浊(Haze)≥2级者分别为0.8%,11.5%和13.7%。结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疗效较好,对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由于术后Haze和屈光度回退发生率增高,疗效受到明显影响,有待进一步完善手术方法和术后用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