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前后判断疗效中的应用价值,并用体视觉分区分析法追踪观察鼻咽癌分期是否对放疗具有敏感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5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其中9例侵犯咽旁间隙或/和口咽(T2),29例侵犯颅底或/和翼内肌(T3),12例侵犯颅神经或/和海绵窦或/和鼻窦或/和翼外肌(T4),均行近期放射治疗(1疗程30次,66~70 Gy/次,5次/周,共6周),前后均行T1WI、T2WI和MRI增强扫描,利用体视觉分区分析法对病灶形态、范围及周围组织侵犯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对比。上述数据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放疗前对比,MRI增强扫描,9例侵犯咽旁间隙或/和口咽,29例侵犯颅底或/和翼内肌,7例侵犯颅神经或/和海绵窦或/和鼻窦或/和翼外肌的肿瘤病灶明显缩小及颈部淋巴结退小,并强化不明显或无强化趋势(P<0.05)。但5例病理分期为T4肿瘤中4例大小变化不明显及1例增大(P<0.05),并且病灶标准化强化强度变化也不明显。结论 MRI增强扫描灵敏显示鼻咽癌放疗前后的变化,对鼻咽癌的疗效评价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鼻咽癌放疗疗效与病理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 CT 灌注成像参数值与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64层螺旋 CT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胃癌患者术前行灌注成像检查,获得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根据肿瘤细胞不同分化程度分成高、中、低分化3组,然后应用 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分化胃癌组10例(20%),灌注参数:BF 值(mL·min-1·100 g-1)75.28±6.81,BV 值(mL/100 g)9.01±0.94,MTT 值(s)9.89±1.65,PS 值(mL·min-1·100 g-1)10.05±0.71;中分化胃癌组24例(48%),灌注参数:BF 值110.01±31.90,BV 值18.18±5.62,MTT 值9.81±3.69,PS 值40.08±15.82;低分化胃癌组16例(32%),灌注参数:BF 值138.59±38.09,BV 值21.08±4.11,MTT 值9.47±1.80,PS 值57.50±13.28。3组比较,BF、BV、PS 值在高分化与中分化组以及高分化与低分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TT 值在胃癌不同分化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 灌注参数 BF、BV、PS 值可以作为胃癌恶性程度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癌X线表现诊断分析,以增强对早期导管癌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癌18例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5例肿块有密集针尖样钙化,3例肿块见明显毛刺,7例有分叶,2例见乳头回缩凹陷。3例肿块轮廓光滑。结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时,应注意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结合,典型病例容易诊断,不典型病例应注重两侧对比观察,对病人进行详细的问诊、触诊,对细微病灶应放大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肺癌患者放疗前的CT影像组学特征,综合临床信息与放疗剂量学特征,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症状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放疗的10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与剂量学资料。获取这些患者放疗前胸部CT影像,勾画双侧正常肺组织结构,提取250种影像组学特征。用单...  相似文献   
5.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fibrous tumor,SFT)是由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在组织的浆膜层,如多见于胸膜,而发生在肺部的非常少见.笔者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部SFT的CT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该病的影像学、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贲门癌伴邻近小弯侧胃憩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增强对消化道憩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作少见病例报道。方法:采用GE公司800mA数字胃肠机,口服稀钡和产气粉对上消化道作气钡双重造影。结果:见贲门处狭窄,黏膜破坏,充盈缺损;贲门附近小弯侧见一囊带状影,其内见黏膜通入。结论:消化道憩室中胃憩室少见,贲门癌伴胃憩室更少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MRI与CT在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患者63例,A期、B期患者23例,C期、D期患者40例。分别实施MRI与CT检查,并以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对于前列腺癌A期、B期患者,MRI与CT检查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MRI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于前列腺癌C期、D期患者,MRI与CT检查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MRI与CT在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对早期前列腺癌患者,MRI检查体现出明显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动脉自旋标记(ASL)MRI灌注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的列线图对中晚期鼻咽癌(ANPC,Ⅲ和Ⅳ期)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70例ANPC患者,在放化疗前行鼻咽MR平扫、ASL和增强扫描,放化疗疗程结束后1周内行常规MR复查。记录放化疗前的ASL灌注参数肿瘤血流量(TBF)和临床病理特征,并在T1WI图像上测量肿瘤最大径(MD)。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放化疗有效组(48例)和无效组(22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间TBF、年龄、MD的差异,以χ2检验比较两组间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差异;使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构建临床病理模型和TBF、临床病理联合模型,并建立联合模型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法比较模型间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建立列线图的校准曲线,并获得一致性指数(C指数)。结果放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的TBF分别为(113±9)、(97±14)ml·100 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P<0.001),放化疗有效组的MD值小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28)。2组间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21、12.95,P均<0.001)。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纳入3个独立预测因子,包括TBF(OR值7.749)、临床分期(OR值0.129)及病理类型(OR值5.228)。TBF模型预测放化疗疗效的AUC为0.843,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2.7%;临床病理模型的AUC为0.822,灵敏度为80.2%,特异度为59.1%;联合模型列线图的AUC为0.893,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90.9%。联合模型列线图与TBF模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3,P=0.215),但高于临床病理模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P=0.031)。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列线图预测值与临床实际观察值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指数为0.892。结论TBF、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是ANPC患者放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此3项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放化疗疗效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影像表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宗琼  岳建国  吴捷  贺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27-2728
目的:提高巨淋巴结增生症(GLNH)的认识水平,探讨GLNH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GLNH的病例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GLNH是一种异源性的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良性疾病,其组织形态上可分为透明血管型和浆细胞型两类,前者相对多见,常表现为纵隔病变,后者好发于肠系膜和腹膜后淋巴结。增强后有不同程度增强,透明血管型呈中等或明显强化,浆细胞型为轻度强化。结论:GLNH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在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提示Castleman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CT表现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CT资料,并与病理所见相对照。CT检查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缘至脐上或膈下水平。扫描时间为注射对比剂后70s行静脉期扫描。分析病变位置、大小、生长方式、密度、边缘及增强特征CT表现。结果:18例患者中均单侧发病,多房囊性7个,囊实性10个,实性1个。肿瘤指标检查:CA199增高5例,CA125增高5例。实性病灶均明显强化11例;脂肪病灶3例,钙化3例;少量腹水9例。结论:CT检查有助于卵巢甲状腺肿的定位、定性以及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