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是对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安全、易操作、价格便宜、可重复性强,与临床疾病相关性好的优点,是目前国际上推行的标准化检测变应原的皮试方法.1,2 本文对我科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所做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136例病例进行分析,以了解本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情况,为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并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抗白念珠菌芽管胞壁外膜抗原单抗Mab03.2C1-C2靶抗原的性质,探讨该抗原用于实验室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该单抗所识别的抗原的分子量.体外诱导形成不同长度的芽管,分析其表面靶抗原的形成情况.不同的生化方法处理芽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单抗靶抗原表位性质进行分析.取口腔念珠菌病患者的真菌涂片标本,用IIF方法观察体外诱导培养之芽管与体内白念芽管表面抗原分布异同.结果体外诱导30 min后白念珠菌芽管表面方可检测到靶抗原.体内白念菌丝与体外诱导菌丝表面靶抗原分布不同.靶抗原表位可能位于N-糖链上.结论Mab03.2C1-C2靶抗原为白念菌丝形成过程中生成的新成分,可能参与白念致病过程.靶抗原为糖蛋白,抗原性显著,对临床应用于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检测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抗白念珠菌芽管的单克隆抗体mAb03.2C1-C2,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应用于实验室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分泌抗白念珠菌芽管胞壁外膜抗原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对mAb的Ig亚类进行鉴定。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对mAb的抗体活性及特异性进行测定。在白念珠菌芽管形成条件下,加入mAb,观察其对白念珠菌芽管诱导的抑制及白念珠菌对上皮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的抑制。复苏冻存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析其持续分泌mAb的能力。结果获得1株mAb03.2C1-C2,其Ig亚类为IgG1。该mAb仅与白念珠菌芽管特异性结合,并能显著降低白念珠菌芽管的生成率以及在芽管形成条件下对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的黏附,其抑制作用与该mAb的浓度呈正比。结论制备的mAb03.2C1-C2抗体效价高,在体外能抑制白念珠菌芽管的形成,降低白念珠菌的侵袭力。而且其对白念珠菌芽管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用于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红蓝光联合倒模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红蓝光照射联合倒模治疗;对照组仅用倒模治疗,每周2次,4周后采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00%和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蓝光联合倒模治疗轻中度痤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白念珠菌芽管胞壁外膜抗原单克隆抗体MAb03.2C1-C2的特异性及其应用于实验室检测的可行性。方法用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致病非白念的念珠菌的孢子、菌丝及常见的酵母菌、细菌做抗原包被,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方法,对单抗特异性进行分析。取临床口腔念珠菌病患者的真菌涂片菌丝阳性的标本,用IIF方法检测。结果MAb03.2C1-C2仅与白念珠菌芽管或菌丝特异性地结合,与白念珠菌的孢子不发生结合。13种非白念的念珠菌孢子和菌丝、新型隐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均不能与该单抗相结合。59例口腔念珠菌病真菌涂片IIF试验阳性的标本最终鉴定为白念珠菌(100%)。结论MAb03.2C1-C2对白念珠菌芽管有高度的特异性,并可用于口腔念珠菌病真菌涂片中白念珠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8例轻、中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本院自制的痤疮灵洗剂治疗;对照组仅用痤疮灵洗剂治疗。采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治疗前后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05%和44.07%,两组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476,P=0.000);治疗结束时两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痤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作为肿瘤生物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肿瘤的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增强剂和免疫调节剂治疗肿瘤的一种疗法,如利用免疫细胞、抗体或免疫细胞因子进行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CTCL)是以皮肤损害为原发或主要表现的一组极为复杂的异质性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对于CTCL,目前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放疗或化疗等方法,但这些治疗措施抗肿瘤能力低,使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并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可导致许多严重后果[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补骨脂对SCF/Kit/MITF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加入终浓度为2mg/mL的补骨脂醇提物,每24h更换新鲜培养基和补骨脂素1次,连续3d后收集细胞,RT-PCR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补骨脂组SCF,c-kit,MITF和酪氨酸酶mRNA的表达。用终浓度2mg/mL的补骨脂处理角质形成细胞爬片,连续3d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补骨脂组SCF蛋白的表达。黑素细胞爬片,加入经补骨脂处理后的角质形成细胞上清,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补骨脂组MITF蛋白的表达。结果补骨脂组SCF,c-kit,MITF和酪氨酸酶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00)。经补骨脂处理后的角质形成细胞SC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胞浆呈深棕黄色着色,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加入经补骨脂处理的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上清后的黑素细胞MIT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胞核呈深棕黄色着色,与正常培养黑素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中药单体补骨脂能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泌SCF,进而促进MITF的表达,使酪氨酸酶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9.
成人水痘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18岁。因发热14d,全身起疱疹5d,于2004年12月至我科就诊。患者14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高达41.5℃。采用抗生素治疗无好转。5d前患者胸、背部散在紫红色绿豆大丘疹,并迅速蔓延至全身,皮损由丘疹转变为厚壁水疱,水疱间杂有出血点。因全身皮损增多,高热不退而入住我科。既往体健,未患过水痘,否认近期与水痘患者有接触。体格检查:体温37.7℃,急性病容,双眼结膜充血,口腔上颚黏膜可见数个绿豆大的血疱,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及腹部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头面部、躯干、四肢散在分布绿豆大紫红色丘疹和厚壁水疱(图1),少数皮损破溃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并鉴定抗白念珠菌芽管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观察该单抗对白念珠菌菌相转换的影响。方法白念珠菌ATCC-90028标准株带芽管孢子做抗原,运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白念珠菌芽管胞壁外膜抗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鉴定。将该单抗参与白念珠菌芽管血清诱导,对比其芽管诱导率与血清芽管诱导率。结果建立1株持续分泌抗白念珠菌芽管胞壁外膜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M cAb03.2C1-C2。其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效价达1∶25 600;抗体重链属IgG1亚类,轻链属λ型;证实M cAb03.2C1-C2的靶位是位于白念珠菌芽管胞壁外膜上分子量为156kD的抗原成分。间接免疫荧光(IIF)可见单抗能与白念珠菌芽管特异性地结合,与白念珠菌的孢子相不发生反应。单抗能明显降低芽管诱导诱导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M cAb03.2C1-C2对白念珠菌致病相-芽管有高度的特异性,为早期、快速地诊断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提供了新的前景。M cAb03.2C1-C2对菌相转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在抗白念珠菌系统性感染中起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