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且检测EGFR突变状态的患者共286例,其中,EGFR突变126例,野生型160例。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从每个患者的感兴趣区内分别提取1468个组学特征,采用Wilcoxon检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评估其性能。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DeLong检验用于比较各模型AUC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个临床因素(性别和吸烟史)与EGFR突变独立相关(P<0.05),而年龄、CEA和肿瘤位置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个影像组学特征在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训练集中,临床模型、组学模型和综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692、0.762和0.814,而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712、0.779和0.827。训练集中,综合模型与临床模型、组学模型AUC的差异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64层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几种方法对正常上尿路显影的效果,探讨俯卧位及静脉注射呋塞米对显影的价值。方法:57例泌尿系统正常样本,随机采用以下延迟方法:大量饮水仰卧位,大量饮水俯卧位,注射呋塞米。上尿路分为5段(肾盏,肾盂,近、中、远段输尿管),对每段显影程度予以评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行方差分析。结果:①饮水俯卧位仅对中段输尿管的显影评分优于仰卧位,但无显著性;②呋塞米组各段几乎全部显影,对中段输尿管的显影显著优于饮水仰卧位,与俯卧位无显著性差异,对远段输尿管的显影显著优于饮水(仰卧、俯卧位)组。结论: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可以提高中段输尿管的显影,但价值有限。静脉注射小剂量呋塞米的显影效果最佳,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鸡胸的多层螺旋CT表现,对其进行分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并行 CT 检查的鸡胸患儿资料19例,对其表现进行总结及分型。结果胸骨斜行前凸型11例,最常见,其次是胸骨弧形前凸型6例,胸骨前凸成角型及鸽胸较少见,各1例。结论多层螺旋 CT 可以全面、准确显示患儿鸡胸的形态改变,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3岁反复吞咽困难6年,半年前胃镜诊断“贯门失弛缓症”,于我院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手术顺利术后约2h突发剧烈左上腹痛伴左侧背心痛,平躺加重。急诊食道造影示:食管上段扩张,造影剂于食管下端近贲门左侧缘漏出,后沿左侧膈肌向上形成不规则片状影。诊断: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术后食管下端穿孔。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对健康成人肾周间隙及肾筋膜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娜  刘荣波  孔维芳   《放射学实践》2011,26(8):861-865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对正常成人肾筋膜和肾周间隙的观察和测量,探讨多层螺旋CT显示肾筋膜的附着及通连情况。方法:搜集在我院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的健康成人资料97例,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肾周间隙行多平面三维重组,测定肾筋膜的厚度,并观察肾筋膜的显示率以及肾筋膜向上和向下的通连情况。结果:肾筋膜在肾脏上、下极之间的显示率为100%,且双侧肾筋膜在MPR图像上的显示率大于轴面图像。左、右侧肾筋膜厚度分别为(0.13±0.02)cm和(0.12±0.02)cm,不同性别及年龄组别间筋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发现肾筋膜的附着及肾周间隙的通连情况具有不同类型:①双侧肾前、后筋膜向下融合,融合点位于髂前上棘以上2 cm至髂前上棘以下2 cm之间,并且由外而内逐渐降低,本组有95例,占97.9%;②双侧肾前、后筋膜向下间断融合,本组有2例,占2.1%。结论:多层螺旋CT及图像三维重建能较好的显示肾筋膜及其附着和肾周间隙的通连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64层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几种方法对正常上尿路显影的效果,探讨最佳显影方法.方法:76例泌尿系统正常者,随机采用以下延迟扫描方法:5M(minute,M)延迟、腹带加压、8M延迟,大量饮水,上尿路分为5段(肾盏,肾盂,近、中、远段输尿管),对每段显影程度予以评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行方差分析.结果:①各组对肾盂显影评分无显著差异;②腹带加压对近段输尿管显影显著优于5M组.8M组对输尿管的显影显著优于5M,对中段输尿管的显影显著优于腹带加压.大量饮水对肾盏、输尿管的显影显著优于5M,对肾盏显著优于腹带加压.但8M组与大量饮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带加压对上尿路显影效果有限,且禁忌症较多不宜使用.8M及大量饮水显影效果较好、简单易行,尤其是增加延迟时间较为安全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临床疑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CTPA的检测资料,评价患者心室大小并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结果进行一致性和相关性分析,探讨CTPA在右心室功能评价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90例疑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其中50例患者于CTPA检查前后1d内行TTE检查。所有患者均使用128排螺旋CT行CTPA检查。采用二维测量方式评价心室大小:横断位心室内径(LVtrans、RVtrans);重建四腔心位心室内径(LV4ch、RVtrans)及计算得出的相应心室参数比值(RV/LVtrans、RV/LV4ch)。使用相应参数在TTE图像上评价心室大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TTE)、舒张末期右心室内径(RVTTE)以及计算得出的心室内径比值(RV/LVTTE)。利用上述数据评价CTPA与TTE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RVtrans与RVTTE无显著相关性(P>0.05),LVtrans与LVTTE正相关(r=0.56,P<0.01)。RV4ch与RVTTE正相关(r=0.37,P<0.01)。LV4ch与LVTTE正相关(r=0.48,P<0.01)。CTPA与TEE测得心室直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RV/LV4ch、RV/LVtrans与RV/LVTTE做相关分析,显示相关不密切(P>0.05),组间直径比值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CTPA是评价心室大小的简单方法,与TTE实际测量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二维内径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但二维比值间相关性不显著。CTPA容积比值与TTE二维比值无相关,但具有较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对成人肾筋膜和肾周间隙的观察,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筋膜的附着及通连情况的显示。方法 97例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正常者(正常组)及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炎组),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肾周间隙行多平面三维重建,观察肾筋膜的显示及向上和向下的通连情况。结果正常组:左侧有85例(87.6%)肾前、后筋膜在肾上方融合,12例(12.4%)肾前、后筋膜在肾脏上方未见融合,而右侧所有病例肾前、后筋膜在肾上方均未见融合;双侧分别有95例(97.9%)肾前、后筋膜向下连续融合,2例(2.1%)肾前、后筋膜向下断续融合。胰腺炎组:左侧肾前、后筋膜向上融合21例,未融合3例,肾筋膜向下融合23例,未融合1例;右侧肾前、后筋膜向上均未见融合,向下均融合。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较好地显示双侧肾筋膜及其附着和肾周间隙的通连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活体肾筋膜多层螺旋cT图像厚度、附着等相关指标及研究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6月在我院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的正常组97例,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和Leonardo后处理软件对肾筋膜行多平面重建(muhiplanar reformation,MPR)。结果①双侧肾筋膜厚度分别为(O.13&#177;0.02)cm(左)和(0.12&#177;0.02)cm(右);②双侧。肾筋膜在矢状位图像上的CT显示率大于轴位图像;③侧锥筋膜与肾筋膜在外侧的融合点位于A线前方180例,融和点位于A线后方1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图像三维重建能较好的显示肾筋膜的附着及肾周间隙的纵向通连情况,是肾周间隙影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病例 男,3岁2月,因“反复呕吐1+周”入院.1+周前患儿进食半小时后出现呕吐,伴腹痛、发热,呕吐后腹痛缓解.查体:右上腹深部扪及大小约6 cm×4 cm梭形囊性包块,表面光滑,可推动,无触痛及波动.彩超示腹主动脉右侧右肾前方囊性占位,大小约6.1 cm×3.7 cm×4.8 cm,壁较厚,厚薄较均匀,其内液体欠清亮,囊壁未探及血流信号.腹部CT(图1a~1d):下腔静脉右前方见一类圆形囊性低密度影,大小约5.7 cm×4 cm,向前推移胆囊及胰头钩突,向右推移肝右叶后下段,向后压迫右肾,向前内方推移肠系膜上静脉,与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关系密切,增强后,部分囊壁稍强化.关键词:十二指肠疾病;畸形;儿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分类号:R574.51;R656.64;R814.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062(2013)12-0853-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