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背景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眼科的常见致病菌,研究最佳杀菌方法对眼科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观察紫外线-核黄素光动力疗法(PDT)对眼科常见致病细菌的体外杀菌作用. 方法 分别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冻存菌各10株接种于血培养皿中,复活2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刮取菌落,置于细菌稀释液中,制备0.5麦氏浓度的细菌悬液原液,原液稀释10倍用于PDT实验.分别用1、2、3 mW/cm2紫外线A(UVA)对不同质量分数核黄素作用后的细菌照射10、20、30 min,测量不同条件下抑菌圈直径的大小,确定最佳抑菌条件.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独核黄素作用组、单独紫外线照射组和PDT组,比较不同组间各种细菌菌落数的差异. 结果 当UVA强度为3 mW/cm2、作用30 min、核黄素质量分数为0.1%时,MH固体培养皿上抑菌圈直径接近6 mm,故上述参数为PDT法抑菌的最佳条件.正常对照组、单独核黄素作用组、单独紫外线照射组和PDT组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菌落数依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990、190.841、118.197,均P=0.000),单独紫外线照射组各种细菌的菌落数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40、7.550、5.320,P<0.05),PDT组各种细菌的菌落数亦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的菌落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80、14.750、12.920,P<0.05).单独紫外线照射组细菌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46.4%~50.2%,PDT组的细菌量降低91.6% ~96.7%,而单独核黄素作用组的细菌菌落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60、0.470、0.510,P>0.05).结论 在紫外线-核黄素PDT灭活微生物的最佳体外实验条件下,PDT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电针血清与丹参注射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扩增培养,MSCs用含10%健康大鼠电针血清、10%脑梗塞大鼠血清、10%脑梗塞大鼠电针血清和含10%丹参注射液的L-DMEM诱导MSCs,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健康大鼠电针血清、脑梗塞大鼠血清、脑梗塞大鼠电针血清诱导48小时之后未见神经元样细胞出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Nestin阴性。丹参诱导4小时后,大部分MSCs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Nestin染色呈阳性。结论:健康大鼠电针血清、脑梗塞大鼠血清、脑梗塞大鼠电针血清不能诱导MSCs体外分化;丹参注射液可以在体外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7只健康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低(20mg/kg)、高剂量(40mg/kg)ACR染毒组,每组9只.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2 ml/kg,每周染毒3次,连续染毒8周.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产期低剂量氯化三丁基锡(TBTCl)暴露对子代雄性小鼠青春期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只妊娠6 d的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100、10、1μg/kg TBTCl染毒组和对照(玉米油)组,每组5只。从妊娠第6天开始,于每天同一时间经口灌胃染毒,染毒容量为1 ml/kg,至哺乳期结束(出生后21 d)。于出生后28 d开始观察包皮分离的日龄。出生后第49天,取附睾做精子计数,并统计精子畸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0μg/kgTBTCl染毒组小鼠的精子计数显著下降(P<0.01),各剂量TBTCl染毒组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P<0.01);且随着TBTCl染毒剂量的升高,小鼠精子计数呈下降趋势,精子畸形率呈升高趋势。而各剂量TBTCl染毒组小鼠包皮分离时间仅略有延迟。结论围产期低剂量TBTCl暴露可导致青春期雄性小鼠精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经S2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腰骶椎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因腰骶椎感染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经S2骶髂关节(second sacral alar-iliac,S2AI)螺钉内固定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50~75岁,平均61.8±7.7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骨折进行分型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了解骨折状况、判断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法。目前较多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分型方法分别是1935年由Pauwels提出的分型方法和1961年由Garden提出的分型方法。随着临床检查方法的进步,如CT、DSA、MRI的应用,现有的分型方法在指导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方面尚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需求。本文通过回顾股骨颈骨折分型的研究历史,针对目前临床实践需求,对股骨颈骨折分型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枢性高热常发生于下丘脑、第四脑室和上颈髓等部位的手术及外伤者,其特点是:①切口或其他部位无感染征象,脑脊液细胞数正常,周围血象正常;②体温可骤然升高至40℃以上。持续不降,热型呈稽留热,但无寒战;③四肢皮肤温度不高,头部及躯干部温度极高;④皮肤干燥无汗;⑤单纯用药物降温效果不好。现将我们对100例开颅术后出现中枢性高热患者所采取的降温措施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394例麻痹性痴呆病例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痹性痴呆的首发症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汇总分析了1990~2010年期间83篇国内文献报道的394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首发症状较常见的是记忆下降239例(60.7%);情感障碍195例(49.5%);人格改变171例(43.4%)。200例(50.8%)初期被误诊。394例中接受驱梅治疗346例,其中319例(92.2%)精神症状改善或好转。结论麻痹性痴呆应及早正确诊断,并接受系统驱梅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naging,HR-MRI)评价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稳定性的价值以及不稳定斑块和血管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通过HR-MRI评价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斑块成分判断斑块的稳定性.收集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的颈动脉斑块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术前HR-MRI与术后病 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血管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219例狭窄程度>50%的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HR-MRI检查.其中102例(46.6%)存在稳定斑块,117例(53.4%)患者存在不稳定斑块;118例(53.9%)中度狭窄,101例(46.1%)重度狭窄.35例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其中19例(54.3%) HR-MRI显示斑块不稳定,20例(57.1%)病理学检查显示斑块不稳定,二者高度一致(κ =0.942,P<0.001).不稳定斑块组男性(P=0.007)、高脂血症(P=0.013)、吸烟(P<0.001)的患者构成比以及总胆固醇(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1)和空腹血糖(P=0.00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多变量logistw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优势比(odds ratio,OR)2.3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1.08 ~ 5.04;P=0.032]、吸烟(OR 3.45,95% CI 1.67~7.14;P=0.001)和空腹血糖水平较高(OR 1.26,95% CI 1.07~1.48;P =0.006)是斑块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患者的所有资料均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结论 HR-MRI能准确评估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斑块稳定性.性别、吸烟和空腹血糖增高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