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D)13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承德市肿瘤医院和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的10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CD133蛋白表达,并用χ^2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CD13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不同程度地表达CD133.不同肿瘤直径组间CD13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6,P=0.024),其中肿瘤直径〉2~5 cm组CD13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组[56.72%(38/67)比26.09%(6/23),χ^26.429,P<0.012].不同组织学分级间相比,CD133阳性表达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43).并且,有淋巴结转移者CD133阳性表达率比无淋巴转移者高[64.71%(22/34)比39.71%(27/68),χ^25.675,P=0.017)].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133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4;χ^22.874,P=0.242).结论 CD133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侵袭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解剖学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22具(男13具,女9具)44侧成尸标本,解剖观测肩胛上切迹,冈盂切迹的形态特点以及肩胛上神经走行、分支及分布的解剖学特点,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 结果 肩胛上切迹类型:U型占40.91%(18侧),浅U型占22.73%(10侧),大弧型占27.27%(12侧),方形占9.01%(4侧)四种。肩胛上切迹的厚度为(1.55±0.36)mm。肩胛上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所成角为(86.04±1.28)°。冈下肌支的入肌点,有22.73%在该肌的起点处,77.27%在中或外1/3处。冈盂切迹的厚度在(6.82±1.21)mm 。肩胛上神经自肩胛上孔穿出点至肩胛冈基底部的高度为(11.13±0.21)mm;至冈盂切迹的水平距离为(14.03±0.64)mm 。肩胛上神经转折角为(49.65±1.63)°。 结论 肩胛上切迹的类型、肩胛上切迹和冈盂切迹的厚度,肩胛上神经转折角的大小、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的角度以及冈下肌支的入肌点等均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术后大肠癌组织标本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CD13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D13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增强( P=0.000)。 CD13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在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8,0.014)。结论:CD133在大肠癌组织中过表达,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以作为大肠癌的免疫学诊断候选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化抗原簇蛋白133(CDl33)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AC)化学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5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在NAC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l33表达,观察NAC治疗前后CDl33的差异性。结果CDl33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存在明显相关性(P=0.023)。NAC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cCR4-cPR)达到82.4%(42/51),病理反应2级+3级达到54.9%,pCR31.3%(16/51)。CDl33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2);CDl33(+)在pCR方面明显低于CDl33(-)(P=0.035);病理1级者较2级或3级更易出现CDl33(+)(P=0.002)。CDl33(+)在NAC治疗后57.1%(20/41)高于NAC治疗前47.1%(24/51),NAC治疗前后均为CDl33(-)与病理反应有效率(2级)呈正相关关系(P〈0.001)。同样,经NAC治疗后,8例CDl33(4-)转为CDl33(-),其与病理有效率亦呈正相关关系(P=0.019)。结论CDl33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标志物来预测NAC治疗乳腺癌的化学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跨膜蛋白CD133和细胞增生核抗原Ki-67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在105例乳腺癌病理标本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CD133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05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CD133阳性50例(47.62%)、KI-67阳性69例(65.71%);随着肿瘤分化降低、癌周浸润加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递增CD133和Ki-67表达逐渐增高(P0.05);CD133与Ki-67具有强关联性。结论 CD133和Ki-67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将它们作为乳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早期乳腺癌,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实验组(保乳手术)和对照组(改良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美容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病率及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美容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乳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及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 CD44V6的表达和外周血中 CD44V6的水平,分析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7例大肠癌手术组织和外周血血清标本,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 CD44V6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63.16%)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P =0.002)。患者血清中 CD44V6为14.62±3.344ng /mL,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为3.22±1.65ng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肠癌中的CD44V6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有关。通过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发现,CD44V6高表达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在大肠癌组织和血清中高表达,并可能成为预测大肠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CD133作为一种癌症干细胞标志物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D133在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33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CD133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37.6%,CD133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53.3%,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13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其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