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择驻东北三省部队营房,进行了住室微小气候和人员舒适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穿着棉衣(隔热值2.7clo),平均皮温28.7±1℃~27.3±1.2℃,胸额温差3.0~5.0℃,微小风速平均0.069m/s时,80%人员感到舒适的最佳采暖温度为16~18℃。经测定寒区部队营房冬季自然通风量为20.7~52.0m ̄3/h,换气次数为0.18~0.73次/h。在此基础上,加开一小气窗,每小时开窗10min,可使换气次数达到0.8次/h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测定表明,速滑运动员在冬季cAMP、cGMP的排出量均明显低于北方籍男学生对照组(P<0.01)。本文为开展冷空气暴露型的耐寒锻炼提供了生化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军人耐寒锻炼卫生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寒区部队的耐寒能力,保障部队战斗力,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耐寒锻炼方法的文献并广泛地收集了驻东北地区部队有关冬季训练和耐寒锻炼的经验及我军的《耐寒锻炼方案》(试行,1983)的基础上,制定了军人耐寒锻炼卫生规程,该规程提出了四种耐寒锻炼方法:(1)长跑锻炼;(2)冷水锻炼;(3)冷空气锻炼;(4)综合性锻炼。同时提出了耐寒锻炼环境、强度及开始时间,以及耐寒锻炼过程中的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4.
该包在我所72-2型检毒包基础上,学习国内外检毒试纸的长处,对各种检定方法进行筛选、改进和评价,研制成可供营连使用的全试纸型的检水检毒包。该包由氰化物侦检纸、汞侦检纸、有机磷侦检纸、砷化物侦检纸、亚硝酸盐侦检纸、余氯试纸和pH试纸组成;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便于携带,稳定性好的特点。其灵敏度除砷化物外均达到或接近已试装试用的67型检水检毒箱和饮水检毒盒试管操作的水平。各种侦检纸灵敏度如下(水样中):  相似文献   
5.
于气温-15~-20℃的野外条件下,对穿着部队制式寒区冬服(不着大衣)的战士、北方四个少数民族及冬泳运动员的受试者,进行静坐4h的全身冷暴 露试验。从体温变化、代谢产热率及热债等评价其寒冷适应情况。结论认为,由于野外试验条件不易控制,且由于人体冷适应类型的不同,反应各异,目前难于应用野外全身冷暴露的试验法得出统一的冷适应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兔足Ⅰ~Ⅳ度冻伤后SOD、MDA的变化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110031)杨成君,尹旭辉,吕薇,姜在福冻伤不仅对机体的一般状况有影响,而且对酶也有一定影响[1]。本文就兔足Ⅰ~Ⅳ度冻伤后12、24、48、72h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  相似文献   
7.
观察20外由安徽入伍至辽宁沈阳的男性青年士兵暴露在-20℃室温中的甲襞微循环变化,以了解其全身冷暴露时的肢端血管反应。结果发现:初入冷室,受试者肢端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变慢,但5min后可见其血流明显加快。这一结果可为评价冷习服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兔足冻伤后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冻伤后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为冻伤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大耳白家兔进行复制Ⅰ-Ⅳ度冻伤模型,在冻伤后12,24,48,72h时分别采取冻伤组织标本,常规电镜制样,CH10型透射电镜观察其冻伤后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轻度冻伤(Ⅰ-Ⅱ度)12-24h时上皮间质水肿,肌肉亦有水肿,48-72h时上皮细胞有退行性变,肌肉也有退行性变,个别肌束的Z线,H带不清偶见肌丝紊乱。(2)重度冻伤(Ⅲ-Ⅳ度)12-24h时上皮细胞有不规则的排列,线粒体分布不一,Z线,H粒带部分区域结构不清,线粒体偶见空化,48-72h时上皮细胞排列紊乱,仅见细胞轮廓, 细胞器极少,线粒体大片空化,肌束紊乱,断裂,X线,H带消失。(3)重度冻伤比轻度冻伤其超微结构改变明显。结论:随着冻伤程度的加重,其组织超微结构破坏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冷适应过程中小鼠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观察了冷适应过程中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脾细胞自然杀伤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冷暴露第1周,两项指标均降低,第3天自然杀伤活性达最低水平(P<0.01),第7天吞噬活性达最低水平(P<0.05),2周以后恢复且略高于正常水平。吞噬活性与自然杀伤活性 相关性统计有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经过实验研究,我们研制出外用冻伤治疗药新霉素霜剂,于1984年11月至1986条3月,在黑河和加格达奇进行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下。方剂和方法 (一)方剂本次观察的主要方剂是2%的硫酸新霉素霜剂(制备方法从略),标准对照方剂是1%呋喃西林霜剂(即741冻伤膏)。 (二)观察对象主要是青年战士、中小学生和汽车乘务员。在上述两地分别设门诊治疗点,就诊患者建治疗卡,逐日记录症状变化。治疗组与标准药物对照组采取门诊编号,随机用药,比例为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