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了减少唇裂修复术中出血,便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相对地减少手术的危险性。方法:利用压迫止血及滑杆的原理,自行设计制作了唇裂术止血减张固定器,经过动物实验证实,在2h以内不会对组织有任何不可逆损伤,并成功地应用于唇裂修复术中。结果:临床应用68例,与传统止血方法比较,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便于手术操作,而且安全可靠,在2h以内不会对上唇组织有任何不可逆损伤,手术的危险性相对地减少。结论:应用唇裂术止血减张固定器进行唇裂修复术,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的危险性相对地减少,对减轻术后切口瘢痕有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决临床离断手指失去再植条件的刨面修复难题。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指残端双“v”皮瓣来修复失去再植条件的手指离断伤创面,临床应用236例共258个离断手指。结果:经过3个月一3年随访,无一例皮瓣坏死,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利用双“v”皮瓣修复失去再植条件的离断伤手指创面,不仅设计科学,操作简单,而且外形美观,耐磨、耐寒,感觉好。具有邻指皮瓣及植皮等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在瘢痕微血管构筑研究中,目前尚无可靠的瘢痕新生血管标记物。CD34和CD105是目前常用来标记微血管密度的一种方法,但两者又有各自特点。 目的:比较CD34、CD105两种微血管标记物在病理性瘢痕微血管构筑方面的特征差异。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人正常皮肤、非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内CD34、CD105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阳性染色的微血管的内径、表达面积并分析以CD34、CD105标记的微血管的形态、分布特征。 结果与结论:在所有标本内,CD34标记的微血管较为成熟,多表现为分支状、肝窦状及芽孢状,微血管内径平均值为(73.14±13.81) μm;CD105标记的微血管较为幼稚,多表现为圆形或镶嵌状,部分无管腔,微血管内径平均值为(27.91±5.86) μm。作为微血管标记物,CD105在标记瘢痕新生血管方面优于CD34,CD105可视作瘢痕新生血管可靠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42岁。发现左手拇指肿物 2年余 ,呈渐进性无痛性增大。 1周前左拇指疼痛 ,前来就诊。检查 :左拇指指关节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结节状 ,局部皮肤颜色增深 ,压痛明显 ,左拇指各节屈伸功能受限 ,皮肤感觉未见异常。余全身体检未见异常发现。X线照片示左拇指第一节可见骨质环状受压、吸收 ,缺损区呈弧形 ,边缘光滑 ,残余骨密度不均 ,该区可见病理性骨折线。左拇指第二节基底部亦见两个低密度影 ,边缘略见硬化。第一、二节指关节面完整 ,间隙未见狭窄 ,相应区软组织可见巨大结节状肿块影 (图 1)。CT片示左拇指第一节及第二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服氨甲环酸片配合光子照射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8年8月1日~2012年8月1日收治的黄褐斑患者336例。给予氨甲环酸片配合光子照射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8.9%的患者在治疗2周后开始出现色斑减轻,12个月后,基本治愈率为48.5%,总有效率达98.5%,治疗后3、6、9个月的基本治愈率与治疗后12个月的基本治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6、9个月的总有效率与治疗后12个月的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甲环酸片配合光子照射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可靠,副作用少,安全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医学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具有人文学科和医学技术学科双重特征,即理论性和实用性双重特征;医学与美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结合是各自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是将美学原理和美学知识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科学;是一门维护、修复和塑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瘢痕微血管构筑研究中,目前尚无可靠的瘢痕新生衄管标记物。CD34和CDl05是目前常用来标记微血管密度的种方法,但两者又有各自特点。目的:比较CD34、CDl05两种微血管标记物在病理性瘢痕微血管构筑方面的特征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人正常皮肤、非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内,CD34、CDl05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阳性染色的微血管的内径、表达面积并分析以CD34、CDl05标记的微血管的形态、分布特征。结果与结论:在所有标本内,CD34标记的微血管较为成熟,多表现为分支状、肝窦状及芽孢状,微血管内径平均值为(73.14±13.81)μm:CDl05标记的微血管较为幼稚,多表现为圆形或镶嵌状,部分无管腔,微血管P,j径平均值为(27.91±5.86)μm;作为微血管标记物,CDl05在标记瘢痕新生血管方面优于CD34,CDl05可视作瘢痕新生血管可靠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瘢痕微血管构筑研究中,目前尚无可靠的瘢痕新生血管标记物。CD34和CD105是目前常用来标记微血管密度的一种方法,但两者又有各自特点。 目的:比较CD34、CD105两种微血管标记物在病理性瘢痕微血管构筑方面的特征差异。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人正常皮肤、非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内CD34、CD105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阳性染色的微血管的内径、表达面积并分析以CD34、CD105标记的微血管的形态、分布特征。 结果与结论:在所有标本内,CD34标记的微血管较为成熟,多表现为分支状、肝窦状及芽孢状,微血管内径平均值为(73.14±13.81) μm;CD105标记的微血管较为幼稚,多表现为圆形或镶嵌状,部分无管腔,微血管内径平均值为(27.91±5.86) μm。作为微血管标记物,CD105在标记瘢痕新生血管方面优于CD34,CD105可视作瘢痕新生血管可靠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和美学原则为 2 6例急诊颜面部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整形美容修复 ,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 ,我院共收治2 13例急诊创伤患者 ,其中 2 6例伤及颜面部。男 2 3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者 5 6岁 ,最小者 11岁。其中刀砍伤者 16例 ,车祸伤者 5例 ,摔伤者 3例 ,砂轮击伤者 2例 ;面部创伤者 12例 ,耳部创伤者 6例 ,眼睑部创伤者 5例 ;面部、耳部复合伤 2例 ,面部、颈部复合伤者 1例。2 .方法 :彻底清创 ,清除污染及失活组织 ,创面彻底止血 ,采用微创技术 ,尽量保留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激光透皮下氨甲环酸给药联合甘草酸苷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整形美容 科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A组、试验 B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给药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试验A组在 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Q开关Nd:YAG激光辅助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试验B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 予点阵激光辅助透皮下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ASI)评 分、治疗满意度、皮肤色斑变化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B 组(P <0.05);试验A组MASI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B组(P <0.05);试验A组皮肤色斑变化率高于对照 组、试验B组(P <0.05);试验A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试验B组(P <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 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辅助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给药联合甘草酸苷口服治疗黄褐斑 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小黄褐斑面积,减轻病情严重程度,色素沉着几率小,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 高,也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