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如何利用姿势反射出现的联合反应(AR)在早期诱导出瘫痪肌群的主动性收缩,转化为有效运动控制能力的康复训练技术.方法 通过对94例脑卒中患者健下肢做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最大阻力技术的内收、外展动作时.利用联合反应原理,诱发患下肢的Raimiste现象,通过动态表面肌电信号实时监测双下肢肌群电生理信号,进行健/患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在健下肢做PNF最大阻力技术的内收、外展动作时.BrunnstromⅢ-Ⅳ期时,患,健侧肌肉的相关性R的绝对值均大于0.5,具有相关性;患侧的协同收缩率CCR均大于健侧的协同收缩率CCR.随着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BrunnstromⅣ期时,患侧和健侧的协同收缩率CCR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脑卒中后早期,利用联合反应原理,对健下肢进行PNF最大阻力技术训练,能够诱发患下肢相应肌群早期产生主动收缩,增加姿势性张力;在脑卒中痉挛和共同运动期,增加患下肢瘫痪肌群的张力,交互抑制痉挛肌群的张力,能够放松痉挛的肌肉,从而抑制异常姿势模式,促进患侧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提高下肢的运动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低强度有氧训练对高龄老年人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住院老年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低强度有氧训练,对照组采用康复宣教的常规步行训练,持续干预3个月。用起立行走试验(TUG)和10 m步行测试(10MWT),对2组干预前后步行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的TUG和10 MW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UG和10MWT小于干预前(P<0.001),也均小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TUG和10 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低强度有氧训练可有效地提高高龄老年人的步行速度,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偏瘫常导致患者坐-站转移功能障碍。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综述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坐-站转移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表面肌电的研究进展,介绍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案。发现在自然、对称和健足置后等三种不同足位条件下站起,患者的稳定性、坐-站转移时间、下肢负重对称性、肌肉激活程度和时序都有所不同;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坐-站转移康复训练或配合其他康复可改善患侧下肢功能,预防跌倒和患侧肢体失用。  相似文献   
5.
正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占运动损伤的15%~20%[1]。一次踝关节急性扭伤之后20%~40%的人会发展成为慢性踝关节不稳(CAI)[2],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多伴有严重疼痛以及反复扭伤,其中50%的运动员会发生反复扭伤,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及日常生活。慢性踝关节不稳中32%~47%的患者会转变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医学上将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义为当踝关节发生创伤时,导致患者不能较好地控制踝关节的各种动作,表现为踝关节有失控感、不稳和多次扭伤。踝关节扭伤多发于直接冲撞或运动落地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痉挛型脑瘫患者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functional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FSPR)手术前后的步态特征,客观量化评估手术疗效。方法选取15名将要进行FSPR手术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者,应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结合AMTI三维测力台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步态采集,分析手术前后步态的时空、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结果手术后,左、右支撑时间均大于手术前,左侧步长明显大于手术前,步高、步速及冠状面重心偏移均小于手术前;着地时的膝关节矢状面角度(即屈伸角度)出现明显提高,髋、踝关节未见明显差异。手术后,步行过程中左右侧髋、膝、踝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在矢状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有统计学差异;右踝关节冠状面ROM也出现明显提高。手术后,右膝关节最小屈曲角度及左、右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出现显著减小;左、右侧支撑相最大垂直力较手术前明显提高,而下肢关节力矩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三维步态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痉挛型脑瘫患者FSPR手术的疗效。术后痉挛型脑瘫患者的痉挛得到缓解,对步态的时空参数及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改善比较明显,而对于动力学参数改善相对不明显,需进行进一步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社区康复治疗中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204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6),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NF。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分别采用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Berg 平衡量表(BBS)和静态平衡测定仪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及BBS 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睁眼与闭眼模式下,观察组轨迹长度、轨迹总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中应用PNF 可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联合反应程度对功能恢复的影响,为早期诱发患肢主动运动,寻求有效运动训练模式,合理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健下肢运动时引发患下肢的联合反应,进行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按BRUNNSTROM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健下肢加阻外展和内收运动情况下,患下肢表面肌电信号提示联合反应较明显。结论 脑卒中病人在早期,诱发联合反应有助主动运动出现,对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牛皓  姜斌  张杰  吉文彬  夏汶 《中国康复》2021,36(1):12-16
目的:观察下肢整体康复训练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5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进行踝关节关节活动度训练、踝关节周围肌群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下肢整体康复训练,2组均进行8周的治疗训练.于训练前、训练8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踝关节采用星形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认知功能与姿势控制联合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华东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姿势控制组(n=15)、认知组(n=15)和联合组(n=15).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姿势控制组给予姿势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