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7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酸对肝细胞脂质代谢、法尼醇X受体(FXR)及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部分肝切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3组:G1组(正常喂养),G2组(给予0.2%胆酸喂养),G3组(正常饮食中加入50%葡萄糖),每组10只,喂养后7 d切除大鼠70%肝组织,于术后72 h取出肝组织及血液标本,检测相关指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HP、CYP7A1、BSEP的表达;试剂盒检测肝细胞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水平。结果与G1相比,G2组小异二聚体伴侣(SHP)、胆盐输出泵(BSEP)表达显著升高(P0.05),胆固醇7α-羟化醇(CYP7A1)表达显著降低(P0.05);G3组SHP、BSEP表达略增高(P0.05),CYP7A1显著升高(P0.05)。G2组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降低,胆固醇(TC)含量显著升高,而G3组TG略升高,TC含量降低(均P0.05)。结论胆酸可促进肝细胞再生,FXR在调控肝细胞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法尼醇X受体(FXR)对肝细胞脂质代谢以及小窝蛋白(Caveolin-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培养肝细胞,分别以10 μmol/L的FXR激动剂 GW4064和100 μmol/L的FXR拮抗剂Guggulsterones干预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异二聚体伴侣(SHP)、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胆盐输出泵(BSEP)的表达;试剂盒检测肝细胞中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veolin-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XR激动剂组SHP、BSEP、Caveolin-1表达显著升高(P<0.05),CYP7A1表达显著降低(P<0.05),FXR拮抗剂组SHP、BSEP、Caveolin-1表达显著降低(P<0.05),CYP7A1显著升高(P<0.05).FXR激动剂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而FXR拮抗剂组甘油三酯显著升高,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XR在调控肝细胞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可能通过对胆固醇代谢的调控影响Caveolin-1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雌二醇(β-E2)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中CydinD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荻得PTC细胞,以10-8mol/Lβ-E2作用,分别应用RT-PCR法及Western-bolt法测定CyclinD1的表达.结果:β-E2可使PTC细胞中Cy-clinD1表达增高(P<0.05).结论:β-E2可促使PTC细胞中CyclinD1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大黄复方综合免疫疗法对ASP继发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肠道菌群检测和免疫组化,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了ANP模型肠道菌群变化和肠道局部免疫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严格按标准选入的ASP病人,采用中药大黄复方及微生态制剂综合疗法分别在临床表现,生化及血清内毒素,肠道局部免疫与细菌易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NP肠道膜菌群生物屏障受到破坏,G^-肠杆菌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内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菌,综合免疫疗法治疗后1周及2周的生化指标及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均优于常规组,结论:初步表明综合疗法能减轻或消除ANP继发感染临床表现,缩短感染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结肠腺瘤病是一种家族性遗传疾病。本病肯定为癌前病变,一经确诊应行外科治疗。既往多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或结肠、直肠切除,回肠永久性造瘘术。本院普外科自1984年以来,改进术式施行全大肠切除,回肠经肛管拖出术治疗家族性多发性结肠腺瘤病。随访1a(年)以上,肛门功能得到了较满意的保留,本文就有关外科治疗问题予以探讨。 1 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30~56岁。病程3mo~15a。6例均有排  相似文献   
6.
Woolsey 于1905年提出了胰腺坏死和腹腔冲洗引流问题。1952年 Moynihan 明确地阐述了腹腔引流及胆囊造瘘术作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措施。六十年代 walls、Colin等,采用外科切除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国内外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不断地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槲寄生生物碱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槲寄生生物碱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槲寄生生物碱在剂量小于40μmol/L时,随着剂量的增加,对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长,几乎成直线增长;剂量在40~120μmol/L时,细胞抑制率虽然也随剂量的增加而增长,但速度较慢,曲线趋势较平缓,MTT法得到的细胞抑制率的最高值为79.2%。结论槲寄生生物碱对胃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腹部外科中,急腹症及腹部外伤较为常见,往往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患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治过程中虽然采用了各种检查手段,耗费了许多宝贵时间仍不能明确诊断,鉴于可能遗漏隐匿性损伤带来巨大的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实施脾切除术治疗22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其中采用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治疗10例,常规开腹行脾切除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 mL,住院时间平均6 d,出院时血红蛋白均高于120 g/L,术后均未出现胰瘘,贫血及黄疸消失。结论腹腔镜下原位脾切除和常规开腹行脾切除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术后出血少、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难治性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LC(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等优点,已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出现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一种较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2002-05~2008-05我院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40例,其中有5例术后出现胆漏,经治疗后痊愈。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