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着NMDA受体,NMDA受体的兴奋与抑制不仅与神经元本身的牛长和突触的塑造有关,而且还与大脑的认知功能、大脑的发育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神经细胞的死亡或凋亡有关,研究发现在许多环节上可调控NMDA受体,现对NMDA受体的调控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清洁级Wiser大鼠6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和缺血再灌注组(B组),每组30只,采用改进的Zivin等的方法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的同时A组腹腔注射异丙酚100mg/kg,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分别于再灌注6h、1d、2d、3d、7d时处死6只大鼠。根据Tador评分评价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电镜下观察脊髓的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cyclinD1阳性细胞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结果A组脊髓损伤及后肢神经功能损伤均较B组轻,A组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cyclinD1表达均低于B组(P〈0.05或0.01)。结论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脊髓cyclinD1表达,抑制神经细胞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1只,3月龄,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0)、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组(D组,n=11)和p38MAPK抑制剂组(Ⅰ组,n=10)。D组、Ⅰ组单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后,Ⅰ组尾静脉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 0.5mg/kg,1次/周,连续4周;C组和D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左侧坐骨神经传导速率(NCV)、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组、Ⅰ组MWT下降,NCV减慢,伴有脱髓鞘现象,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升高;与D组比较,Ⅰ组MWT升高,NCV增快,脱髓鞘程度减轻,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下降。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异丙酚 (Propofol)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凋亡相关基因Bcl 2及Bax表达的影响 ,探讨异丙酚抑制凋亡的机理。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3~ 4代于融合状态 ,随机分为 7组 :对照组 (P0 ) ,2 5 μmol/L异丙酚组 (P2 5) ,TNF α组 (P0 +TNF α) ,12 .5 μmol/L异丙酚和TNF α组 (P12 .5+TNF α) ,2 5 μmol/L异丙酚和TNF α组 (P2 5+TNF α) ,5 0 μmol/L异丙酚和TNF α组 (P50 +TNF α) ,10 0 μmol/L异丙酚和TNF α组 (P10 0 +TNF α)。各组加入相应药物培养 2 4h后收获细胞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测定Bcl 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 (P0 )相比 ,异丙酚 2 5 μmol/L组 (P2 5)Bcl 2及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TNF α(P0 +TNF α)组Bcl 2蛋白表达降低 ,Bax蛋白表达升高 (P <0 .0 0 1) ;而不同浓度的异丙酚预处理后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的各组 (P12 .5+TNF α、P2 5+TNF α、P50 +TNF α、P10 0 +TNF α)Bcl 2蛋白表达增加 ,Bax蛋白表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临床相关浓度的异丙酚可通过调节Bcl 2及Bax蛋白表达抑制TNF 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对不完全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兔不完全性脑缺血后神经损害后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2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缺血对照组(组Ⅰ,只数=6),氯胺酮组(组Ⅱ,只数=6),组Ⅱ用氯胺酮25mg/kg静脉注射和50mg/kg肌肉注射作前处理。采不同时相动脉血分别测定血浆TNF、NA、A的水平。结果:缺血30分钟组Ⅱ血浆TNF、NA、A浓度显著低于组Ⅰ(P<0.05),神经损害的后果及与卒中有关的死亡率,组Ⅱ也较组Ⅰ明显改善。结论:用氯胺酮前处理可以明显改善不完全性兔脑缺血的神经学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氯胺酮拮抗缺血期中枢NMDA受体和抑制外周儿茶酚胺释放,降低TN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老年胸外伤患者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老年胸外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标准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rhGH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水平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血清转铁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A、IgG、Igm、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IgG、Igm、CD3及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对照组仅IgA、IgG、Igm显著增高,而CD3、CD4、CD4/CD8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观察组IgA、IgG、Igm、CD3、CD4及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rhGH用于老年胸外伤治疗能促进机体蛋白质含量增加,并能够提高CD3、CD4及CD4/CD8水平,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和5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结果肺炎组PCT、CRP、WBC、中性粒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肺炎组PCT诊断阳性率(77.8%)明显高于肺结核组(16.0%)(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对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对比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啶对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和胃黏膜pH值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 =20,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n=20,D组),用ELASE法检测TNF-α,IL-1β和IL-6水平,使用标准的pH值和血气分析仪同时分析和计算胃黏膜pH值.结果 D组与M组间血流动力学、生化指标和胃黏膜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4 h后D组较M组心率[(86±3.37)和(110 ±3.29) bpm],TNF-α[(19.3±5.6)和(14.5 ±4.1)pg/mL],IL-1β[(6.29±2)和(5±0.32) pg/mL],IL-6[(457.4±337.2)和(215.6±194.3) pg/mL]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脓毒症患者的镇静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脊髓NMDA受体在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月龄3月,体重180~220 g,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n=32):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组(D组)、p38MAPK抑制剂组(I组)和NMDA受体阻断剂组(M组),另取32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模型制备成功后每周一上午,I组和M组分别腹腔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 1 mg/kg、NMDA受体阻断剂MK-8011 mg/kg,1次/周,直至处死大鼠.各组分别于模型制备成功后第1、3、5、7周(T1~4)末随机取8只大鼠,采用yon Frey纤维丝测定双后足机械缩足反应阚值(MWT),采用肌电图仪测定左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CV)后处死大鼠;取L3~6的背根神经节和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磷酸化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NMDA受体1(NR1)mRNA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D组、I组和M组T1~4时MWT降低,NCV减慢,p38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NR1 mRNA表达上调(P<0.05);与D组比较,I组和M组MWT升高,NCV加快,T2~4时I组和M组p38MAPK磷酸化水平降低,M组NR1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脊髓NMDA受体激活可能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