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柱外科教学的特点是专业性强、涵盖面广、新理论、新技术发展更新较快,学生常因对所学内容感到繁多、难记、难掌握,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将"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引入教学,评价利用其实现翻转课堂在八年制医学生脊柱外科教学中的效果。共66人参与本研究,翻转课堂组学生笔试、线上作业、总结汇报平均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同样的结果可以在学生主观评价问卷分数中观察到。利用"互联网+"实现的翻转课堂可以有效的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的效果最大程度上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相关肌肉的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确诊为单侧足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在双侧腘窝上缘用磁刺激坐骨神经,同心圆针电极插入双侧足部各筋膜间隙内相应的肌肉中,记录各自MEP的潜伏期及波幅变化,并计算其比值,分析该比值与足筋膜间隙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足部各筋膜间隙内相应的肌肉磁刺激MEP先正后负,潜伏期相对恒定,但波幅不够稳定;当间隙内压大于30mmHg时,间隙内相应肌肉MEP潜伏期明显延长,为健侧的(1.9l±0.23)倍.统计学分析显示,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与磁刺激MEP波幅比值降低之间无相关性(P>0.05),而与相应肌肉MEP潜伏期比值的变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磁刺激MEP作为诊断足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4.
作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病的研究热点,遗传机制探索经过候选基因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时代后,初步鉴定一些相关基因.综述AIS相关基因研究现状,并初步构建AIS基因关系网络图.在NCBI-Pubmed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和“gene”,分类归纳基因.用String-db构建基因关系图.共识别35个AIS相关基因,将其按病因学假设可分为结缔组织、神经系统活性物质、褪黑素合成与代谢、青春期与生长及功能未知.大部分基因呈现网络关系,其中IL6、ESR1、ESR2、VDR、TGFB1、IGF1可能是AIS遗传机制的重要基因.3个GWAS位点有两个在网络之外,提示新通路.AIS易感基因研究尚初步,需要深入研究,解析机制,鉴定新网络.  相似文献   
5.
颈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颈髓损伤,由于在普通X线片、CT和MRI未见明显骨折脱位,易被漏诊或误诊,从而延误治疗。自1999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此类损伤98例,其中采用颈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3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脊髓损伤患者高血糖的发生率及导致高血糖的因素。方法检测53例颈椎外伤伤后7 d内空腹血糖浓度。结果53例颈椎外伤患者空腹血糖值(7.82±2.84)mmol/L。36例出现高血糖(血糖值大于6.4 mmol/L)。患者颈椎外伤后高血糖的发生率与脊髓损伤程度和年龄有关,与外伤原因和损伤病程长短无关。结论颈椎脊髓损伤后7 d内约有68%患者出现高血糖反应。脊髓损伤程度越重,患者血糖浓度越高。年龄大、完全性瘫痪的患者发生高血糖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0岁以上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3例患者,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为跌倒和低处坠落,占47.6%,是老年颈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引起老年人颈脊髓损伤的暴力相对较轻,脊髓损伤相对较重,完全性脊髓损伤11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52例.损伤类型中颈椎过伸性损伤和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31例,占全部颈脊髓损伤的49.2%,占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59.6%.11例患者在受伤后3个月内死亡,9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仅10例患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跌倒和低处坠落伤是老年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多为颈椎过伸性损伤和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预后相对较差,早期手术结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总结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分度、分期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15例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男34例,女81例;年龄12.4~18.4岁,平均15.1岁.先依治疗前的后凸Cobb角分度标准,将患者分为Ⅰ~Ⅳ度组:Ⅰ度组为12.7°±1.8°,共47例;Ⅱ度组为25.4°±6.4°,共31例;Ⅲ度组为47.2°±-4.1°,共22例;Ⅳ度组为62.6°±5.7°,共15例.对Ⅰ度组患者予以颈托保护下活动4~8周;对Ⅱ度组者予以颅骨牵引7~14d,达生理曲度后头颈胸石膏固定8~12周.以在伸展侧位片上测量的椎体后缘切线夹角作为依据,决定Ⅲ度组患者前路融合范围和Ⅳ度组后部截骨高度及角度;对Ⅳ度组患者采取分期治疗,先行后路截骨及前路松解术,术后行颅骨牵引7~10d、使颈椎后凸达到最大的矫正后,二期行颈前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Ⅰ度组患者佩戴颈托4~8周后X线片显示:Cobb角为-5.2°±3.1°;Ⅱ度组颅骨牵引后X线片显示:Cobb角为-8.2°±6.8°.术后3天X线片显示,Cobb角Ⅲ度组为-4.5°±7.2°,Ⅳ度组为-2.9°±7.9°.患者外观畸形明显矫正,颈痛及神经症状改善明显.Ⅲ度、Ⅳ度组患者治疗后颈椎MRI显示:颈椎生理曲度重建,后凸畸形区域脑脊液线清晰,脊髓未见压迫.结论 对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应进行全面评估,采取分度、分期治疗,形成合理的治疗策略.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grading system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cervical kyphosi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115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cervical kyphosi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agnitude of kyphosis.The initial Cobb angle of 4 groups were 12.7°±1.4° 25.4°±4.8°,47.2°±4.4° and 62.6°±5.7° respectively.The patients in group I were treated with the collar support for 4-8 weeks.The patients in group Ⅱ were treated with skull traction (3-5 kg) and then fixed by cranio-cervical-thoracic plaster.According to the angles between the tangents of posterior vertebral body at each level on lateral cervical radiograph in extension,the anterior fusion levels of the group Ⅲ and angles and range of osteotomy in the group Ⅳ were decided.In group Ⅳ,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wo steps.The anterior release and posterior osteotomy were performed firstly.Then skull traction (1/10 body weight) was maintained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deformity for 7-10 days,fusion and anterior fusion with autologous bone graft and internal fixation was completed.Results Post-operative radiograph showed that Cobb angle were -5.5°±2.0°,-8.2°±6.1°,-4.5°±6.6° and -2.9°±7.9° in Ⅰ-Ⅳ group after treatment.The deformed appearance of the patients improved significantly.A improvement neck pain and neurologic function were found in all patients.Post-operative MRI showed that physiological curve of the cervical spine was restored,and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line was clear in the previous kyphosis area.Conclusion Adolescent idiopathic cervical kyphosis ha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Surgical strategy is determined by the severity of deformity.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调节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椎旁肌改变的关键微RNA(miRNA)。方法对3例女性AIS患者凹侧与凸侧椎旁肌组织进行RNA高通量测序,获得差异表达miRNA。使用27例AIS手术患者的椎旁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测序的质量和差异,并将miRNA的相对差异表达量与患者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IS患者凹侧与凸侧椎旁肌组织存在18个差异表达m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显示,miR-516、miR-517、mi R-495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侧椎旁肌miR-516相对表达量差值与患者发病年龄呈负相关(r=-0.452),miR-517相对表达量差值与侧凸Cobb角呈负相关(r=-0.378)。结论 AIS患者两侧椎旁肌miR-516、miR-517、miR-495存在不对称表达,其中miR-516、miR-517的不对称表达与发病年龄和侧凸角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度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2例重度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后凸Cobb角55°~73°(平均61°).先以在过伸侧位X线片上测量的椎体后缘切线夹角为依据,决定颈椎后部的椎板及小关节等的截骨角度及范围,行颈后路截骨及前路松解术.术后行颅骨牵引使松解后颈椎后凸达到最大可能的矫正,7~10 d后二期行颈前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分别于术后第3天、3及6个月、1及2年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MRI,观察矫形效果,植骨融合情况及内固定位置并对比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患者畸形外观明显改善,颈部疼痛症状全部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术后MRI显示:颈椎生理曲度重建,后凸畸形区域脑脊液线清晰,脊髓未见压迫.术后第3天X线片显示:后凸Cobb角为-12.3°~11.2°(平均-2.0°).除1例AISA神经功能评分为D级外其他11例AISA神经功能评分均为E级.结论 重度青少年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有其特有的临床特征,对该类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分期手术及手术间期持续牵引是较为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