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探讨肾黏液管状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例左肾黏液管状梭形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由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等症状住院就诊,进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肿瘤大小约100mm×70mm,临床分期为T2N0M0,其病理表现为排列成簇的狭长小管状上皮细胞,中间充满黏液间质和梭形细胞,免疫标记示Vimentin(++)、p504S(++)、CD10(-)、CK7(-)、Villin(-)、E-cad(-).结果术后1d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年随访出现胸12椎体转移,第3年死亡.结论肾黏液管状梭形细胞癌属于低度恶性肾上皮性肿瘤,免疫组化分析其可能来源于远端肾小管,可出现神经内分泌分化,早期采用手术切除可取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王华  徐淑敏  周腾  刘淑娇  杨乃龙 《护理研究》2013,27(19):1979-1981
[目的]尝试在老年糖尿病病人固定糖类摄入量的基础上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观察胰岛素最终剂量的可控性以及此种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入选57例此前接受两针预混人胰岛素注射且血糖控制不良的住院病人,分为多次胰岛素注射组(MDI组)和胰岛素泵组(CSII组)治疗,两组均给予固定糖类摄入量,男200g/d,女150g/d,治疗15d,规定胰岛素最终剂量<50U/d,靶目标空腹血糖(FBG)<7.8mmol/L,餐后2h血糖(PBG2h)<10.0mmol/L。[结果]两组治疗后FBG、PBG2h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SII组治疗后FBG较MDI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固定糖类摄入量的基础上,实现胰岛素剂量未增加而获得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30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肝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与肝癌干细胞的关系。方法在体外分别建立肝癌细胞株HCC97H、SMMC7721以及正常肝细胞L02三维培养,观察它们各自形成VM的能力。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出形成VM的肝癌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内皮相关分子VE-cadherin、CD31及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34表达水平。结果①HCC97H细胞在三维培养下形成VM;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L02不形成VM;②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成功捕获目的细胞;③各组中V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1在肝癌细胞中不表达。CD133 mRNA和CD34 mRNA在各组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和CD34蛋白在各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干细胞表达与肝癌细胞VM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时间铅暴露对PC12细胞活力及DMT1表达的影响。方法 PC12细胞生长至对数期, 将其暴露于不同梯度(0、0.01、0.1、1、10、100 μmol/L)醋酸铅, 分别继续培养24、48、72 h;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mRNA的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DM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铅暴露24 h时, 各剂量染铅组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P>0.05), 铅暴露48、72 h时, 细胞活力随染铅剂量增加而递减, 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在铅暴露24 h时, DMT1(+IRE)mRNA及蛋白表达量随染铅浓度增加而升高(P<0.05), 铅暴露48 h时, 细胞DMT1(+IRE)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 在铅暴露72 h时, 细胞DMT1(+IRE)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随染铅浓度增加呈递减趋势(P<0.05);各组DMT1(-IRE)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铅暴露可降低PC12细胞活力, 铅早期诱导PC12细胞DMT1(+IRE)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 晚期使其表达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肿瘤血供形式——血管生成拟态,其与经典的肿瘤血供模式完全不同.这一发现对完善肿瘤的血供机制,改善肿瘤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其结构、形成机制、对临床肿瘤治疗的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们共收治7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针对疼痛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60例,女18例;年龄36~68岁,平均51岁.主诉突发胸背部疼痛76例,突发胸腹部疼痛2例;有高血压病史76例.均经超声心动图、MRI或增强CT检查,确诊为急性夹层动脉瘤.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恶性肿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过程与肿瘤干细胞有密切联系. 目的:分析肝癌干细胞标志物 CD133和 CD34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建立肝癌细胞 HCC97H、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 L02三维培养体系,结合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分别利用 RT-PCR 和 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 CD133和 CD34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三维培养条件下,肝癌细胞 HCC97H 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肝癌细胞 SMMC7721以及正常肝细胞L02未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 HCC97H 中 CD133、CD34在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均高于未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 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 L02(P <0.05).表明高侵袭性肝癌细胞在三维培养下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而低侵袭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不能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肝癌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过程中与表达肝癌干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在恶性肿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过程与肿瘤干细胞有密切联系。目的:分析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34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肝癌细胞HCC97H、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L02三维培养体系,结合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分别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D133和CD34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三维培养条件下,肝癌细胞HCC97H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肝癌细胞SMMC7721以及正常肝细胞L02未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HCC97H中CD133、CD34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均高于未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L02(P<0.05)。表明高侵袭性肝癌细胞在三维培养下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而低侵袭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不能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肝癌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过程中与表达肝癌干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开放式磁共振(MRI)监视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 进行肝癌的冷冻消融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60例HCC的肝肿瘤进行了冷冻消融治疗.采用新奥博为0.3-T开放式MRI系统,冷冻探针通过实时监视被置于消融病灶中.评估其临床体征、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并对冷冻消融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MRI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冻消融治疗能精确到达肿瘤、彻底消融的目的 ,有血清肝酶水平临床上的改变,没有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MRI引导下经皮穿刺的肝脏肿瘤冷冻消融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MRI能够在手术期间引导冷冻消融治疗,以及用于评估冷冻消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