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异体输血对病人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1]。因此避免或减少肿瘤病人术中异体输血,对降低术中肿瘤转移率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观察术中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应用止血药、全麻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行控制性降压与扩容性血液稀释等)对上消化道肿瘤手术病人血液成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以评价其应用于肿瘤病人血液保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道管理结合直肠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118例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采用肠道管理结合直肠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肠道管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功能训练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肠道功能[采用中文版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心理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干预后腹胀、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Hb、ALB、PA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AC-QOL中躯体不适、担忧与焦虑、心理社会不适得分均低于干预后(P<0.05),且研究组PAC-QOL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干预后腹胀、腹泻...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0年3~11月参加国际慈善总会“微笑列车”活动中 ,共收治腭裂患者57例 ,现将该类病例的麻醉处理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7例中男32例 ,女25例。年龄16个月~30岁。<12岁45例 (78.95 %) ,>15岁12例 (21.05%)。体重10~74kg。以单纯腭裂修补为主 ,其中软腭裂8例 ,不完全性腭裂6例 ,单侧完全性腭裂28例 ,双侧完全性腭裂4例 ,腭裂伴唇裂11例 ;手术时间为2~4.5h。术前检查除个别患儿营养、发育较差外均无其他严重疾患 ,全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出院。1.2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跟骨骨折的X线平片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6足)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及CT影像资料。结果 X线平片诊断距下关节内骨折16足,其中跟骨外侧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10足、跟骨全距下关节面塌陷骨折6足,距下关节外骨折10足,其中跟骨结节内侧突骨折4足、跟骨结节水平骨折3足、载距突骨折2足、前突骨折1足;距下关节内骨折者行螺旋CT检查,其中Sanders氏分型Ⅱ型3足,Ⅲ型4足,Ⅳ型9足。结论根据X线平片及CT表现,结合跟骨结节关节角(Boher氏角)测量等方法,可对跟骨骨折准确诊断并分型。  相似文献   
5.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综合性疗法在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08例糖尿病患者按心理检查时单双序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口服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照组仅口服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每位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末和6个月末检测临床指标:空服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TC,TG,DHL-C),体重指数(BMI);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末测查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同期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末和6个月末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末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综合性心理疗法能有效提高Ⅱ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益母草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柳燕 《新中医》2022,54(16):129-132
目的:观察益母草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50例采用益母草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前列腺素F2α (PGF2α)、β-内啡肽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治疗后1个月,2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1个月降低(P<0.05),研究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3个月经周期,2组PAF、PGF2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β-内啡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PAF、PGF2α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β-内啡肽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率2.08%,低于对照组14.63%(P<0.05)。结论:益母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