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5-02采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进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及影像学指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75~110 min,平均93 min;术中出血量80~200 ml,平均110 ml。24例均获得随访10~29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例出现暂时性吞咽困难,Bazaz分级均为轻度吞咽困难,对症处理1周后缓解。术后7 d、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Cobb角、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较术后7 d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维持良好,与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具有零切迹及自稳定的特性,在融合节段获得骨性融合的同时,减少了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相关并发症,其应用于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 评估术后即刻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是否重建至正常范围与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远期随访中矢状位矫正丢失、内固定失败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退变性脊柱侧凸矫形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57±10)岁,随访时间均>2年(平均4.2年).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矢状位参数并计算PI-LL.根据术后即刻PI-LL是否重建至-9°~9°将患者分为两组,并收集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矢状位矫正丢失、生活质量以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在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间各影像学参数矫正丢失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患者6.7%(2/30)出现内固定失败,非正常组患者15.6%(5/32)出现断棒,两组间内同定失败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5,P=0.012).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非正常组患者(F=0.089,P=0.024).结论 PI-LL重建不佳与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降低、内固定失败风险增加有关,而与远期矫正丢失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术前Bending位X线片对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术后矫形效果的预测能力,并比较Bending位X线片对预测单纯后路矫形与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效果的差异。[方法]65例接受脊柱矫形手术的DS患者纳入研究,选取每位患者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Bending位X线片,术后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分别在以上三种X线片上测量侧凸主弯的Cobb角,分析术前Bending位片Cobb角与术后立位片Cobb角及弯曲柔韧性(BF)与矫形率(CR)的相关性;根据是否行截骨术,将65例患者分为37例单纯后路矫形组与28例伴截骨矫形组,分别分析两组术前Bending位X线片Cobb角与术后立位片Cobb角以及BF与CR相关性。[结果](1)65例患者术前Bending位X线片Cobb角与术后立位X线片Cobb角具有明显相关性(r=0.652,P<0.001),BF与CR具有明显相关性(r=0.451,P<0.001),平均CR为(62.22±14.50)%;(2)37例单纯后路矫形患者术前Bending位片Cobb角与术后立位片Cobb角具有明显相关性(r=0.772,P<0.001),BF与CR具有明显相关性(r=0.729,P<0.001),平均CR为(60.36±14.98)%;28例伴有截骨矫形患者术前Bending位X线片Cobb角与术后立位X线片Cobb角具有相关性(r=0.596,P=0.001),BF与CR相关性差(r=0.237,P=0.225),平均CR为(64.66±13.73)%。[结论]术前Bending位X线片可以预测退变性脊柱侧凸术后矫形效果,其预测单纯后路矫形效果的能力明显优于后路截骨矫形效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椎间盘退变程度对退变性腰椎侧凸(DLS)脊柱柔韧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4年2月66例诊断为DLS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8.4岁(45 ~ 70岁),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Bending位X线片、MRI等.分别测量术前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主弯Cobb角和椎间角,Bending位X线片主弯Cobb角和椎间角,根据椎间盘Pfirrmann分级评估记录主弯区问各个椎间盘退变等级,计算脊柱整体柔韧性与各节段柔韧性,分析椎间盘退变等级与脊柱整体柔韧性以及节段柔韧性的相关性.结果 66例DLS患者术前立位片平均主弯Cobb角为36°±13°,Bending位片平均Cobb角为(21°±11)°,平均柔韧性为45%±15%;共评估记录268个椎间盘的退变等级,其中Ⅰ级8个,Ⅱ级68个,Ⅲ级83个,Ⅳ级91个,Ⅴ级18个.主弯跨度内椎间盘平均退变等级与脊柱整体的柔韧性具有显著相关性(r=-0.727,P <0.01).各节段椎间盘退变等级与相应节段柔韧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顶椎区椎间盘相对于其他椎间盘退变程度严重(P<0.01),其节段柔韧性也最差(P<0.01).结论 椎间盘退变程度与DLS脊柱柔韧性密切相关,椎间盘退变越严重,脊柱的柔韧性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DS并接受后路融合手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长节段固定66例(70.2%),男11例,女55例,平均年龄(59.1±9.9)岁,术前侧凸Cobb’s角平均(39.3±9.1)°;短节段固定28例(29.8%),男5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7±12.3)岁,术前侧凸Cobb’s角平均(18.5±6.4)°。评估指标:年龄、性别、减压节段、融合节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冠状面Cobb’s角及整体平衡状态,早期(<术后3个月)和晚期(≥术后3个月)并发症所占比例。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减压节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0.412和0.067)。长节段融合固定组平均融合固定节段(11.1±5.5)个,术后侧凸Cobb’s角平均(13.3±6.5)°;短节段融合固定组平均融合固定节段(3.8±3.2)个,术后侧凸Cobb’s角平均(8.8±6.7)°。长节段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60.8±35.6)min,(2788.0±63.8)ml,(6.7±5.5)天]明显大于短节段固定组[分别为(188.3±20.7)min,(1642.0±49.9)ml,(4.9±3.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节段固定组早期、晚期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28.8%和37.9%;短节段固定组早期、晚期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25.0%和28.6%。长节段固定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内固定断裂(8例,12.1%)与冠状面整体失平衡(6例,9.1%);短节段固定组则易出现侧凸进展(2例,7.1%)与近端临近节段病变(2例,7.1%)。结论虽然短节段融合内固定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易出现侧凸进展、临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长节段融合内固定虽然能够显著改善畸形,但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远期随访过程中出现躯干倾斜及断棒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退变性胸腰椎后凸(DTK)与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PTK)患者矢状面代偿模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2月在我科门诊或在院接受诊疗的32例DTK患者和28例PTK患者的一般资料,并纳入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9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42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47.2岁(30~70岁),DTK组、PTK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别为56.0±7.3岁、39.0±8.5岁和45.5±5.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拍摄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三组研究对象脊柱矢状位后凸角(K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及矢状位平衡(SVA),比较三组之间以上脊柱骨盆参数的差异。结果:(1)DTK组和对照组的TK明显大于PTK组(分别为26.5°±5.8°、26.0°±6.3°和23.3°±7.8°,P0.05),而DTK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DTK组的LL、SS(分别为23.1°±12.4°、20.4°±7.7°)均明显小于PTK组(分别为43.4°±7.8°、30.4°±6.6°)和对照组(分别为42.1°±8.5°、31.1°±5.5°)(P0.001),而PTK组的LL、SS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TK组的SVA、PT(分别为62.7±17.5mm、26.1°±11.9°)均明显大于PTK组(分别为16.7±7.1mm、16.7°±8.6°)和对照组(分别为15.8±7.4mm、15.4°±6.6°)(P0.001),而PTK组与对照组的SVA、P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DTK组与PTK组的KA(分别为46.7°±12.8°、46.0°±13.8°)无显著性差异(P0.05);DTK组、PTK组和对照组的PI(分别为45.5°±9.7°、46.1°±8.8°、45.1°±8.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退变性胸腰椎后凸患者表现为腰椎前凸减小,骨盆后旋转,并最终出现躯干前倾的矢状面失代偿;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患者仅表现为TK减小、以骨折椎体为中心的局部后凸,而未发生整体脊柱骨盆参数的代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路单侧、双侧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术后假关节的发生及其对腰椎活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9年1月—2015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121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76例,年龄40~70(50.8±6.8)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腰椎后路单侧固定联合TLIF术组(单侧固定组)48例,腰椎后路双侧固定联合TLIF术组(双侧固定组)73例。根据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腰椎融合节段(L4/5)、融合节段上邻近节段(L3/4)和下邻近节段(L5/S1)以及全腰段的腰椎运动范围(ROM)。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腰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采用腰椎CT评估两组患者椎间融合情况。(1)比较单侧组与双侧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2)比较两组术后假关节发生率、假关节翻修率;(3)比较单侧组与双侧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4)比较两组无假关节者间,以及单侧组内假关节者与无假关节者间,术前与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参数及腰痛VAS评分和ODI。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2~8年。术后单侧内固定组假关节发生率18.6%(9/48),假关节翻修率12.5%(6/48)均高于双侧内固定组的5.5%(4/73)、1.4%(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24、4.698, P值均<0.05)。单侧组与双侧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术后腰痛VAS评分、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侧固定组、双侧固定组无假关节者间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L4/5、L3/4和L5S1以及全腰段的腰椎ROM以及腰痛VAS评分、OD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侧固定组内:末次随访时假关节者VAS评分、ODI均大于无假关节者,L3/4 ROM小于无假关节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L4/5 ROM假关节者为5.67°±1.12°,无假关节者为0°。而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全腰椎ROM、L5/S1 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单侧、双侧内固定融合联合TLIF术可以获得相同的中期临床疗效,但单侧内固定术式融合节段稳定性相对低,假关节发生率高,影响腰椎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