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5年9月收治74例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椎体后凸成形术组,24例)和B组(椎弓根螺钉固定组,50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对椎体高度的恢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VAS评分A组较B组低(P<0.01).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相似效果,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微创优点.  相似文献   
2.
背景:椎体切除后的重建依然是脊柱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理想的重建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可靠的支持性能、低廉的价格和简单的操作步骤。目的:观察兔颈椎缺损模型填充自体松质骨的异体骨笼重建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切除兔第四颈椎体建立颈椎缺损模型,利用免肱骨皮质环经冷冻干燥等处理制备同种异体皮质骨笼,并以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自体髂骨和单纯皮质骨笼3种材料分别重建兔第四颈椎椎体缺损。结果与结论:X射线、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观察均表明,填充有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的成骨作用最明显,骨笼与上下椎体实现了骨性融合。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表明,在重建后2,4周时,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和自体髂骨移植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两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单纯异体皮质骨笼组(P〈0.01)。生物力学实验表明,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在重建后1个月时的稳定性高于自体髂骨移植组(P〈0.01)。结果证实,兔颈椎缺损模型填充松质骨的异体骨笼重建后效果满意,强于单纯皮质骨笼和自体髂骨的移植效果,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同种异体复合骨重建椎体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椎体材料的研制与临床上选择重建材料提供生物力学的指导。方法:选择25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A组:正常对照组(NG)5只;B组:髂骨组(IBG)10只;C组:同种异体复合骨组(ACVG)10只,实验组B和C切除C4椎体后,分别植入自体三面皮质髂骨、同种异体皮质骨笼+自体松质骨,于术后1、2月随机抽取B、C组兔各5只进行离体轴向屈曲、伸展、侧弯、扭转状态下的载荷-应变?扭矩-扭角关系变化测试,各组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组的生物力学强度较好,手术后1月和2月的各项指标均和A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1月的力学稳定性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力学强度逐渐加强,到术后2月的时候,已和它们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月时,C组的力学稳定性优于B组(P<0.05),到术后2月的时候,它们的力学稳定性已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笼和自体松质骨组成的复合骨,即时和永久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均较好,是一种理想的椎体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在体生物力学长期在体测量一直是骨科和医学生物工程学者们关心的课题,应变计在此项测量中的应用被研究多年,但并未解决长期和连续测量问题。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安装方法测量及分析骨在体生物力学。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时轴向加压骨折端髓内、髓外的在体生物力学变化。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外科实验室。 材料:健康大耳白兔18只,雌雄不限,体质量3.6-4.2kg。 方法:2004-11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该课胚研究。取健康大耳白兔18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9只。髓外测量组:采用髓腔外骨皮质粘贴应变计法,根据轴向加压0.5倍和1倍体质量分为髓外测量0.5倍组和髓外测量1倍组;髓内测量组:髓腔内骨水泥包裹应变计法,根据轴向加压05和1倍体质量分为髓内测量0.5倍组和髓内测量1倍组。通过定标测得应变电压变化及加压后压力衰减值,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定标曲线数据。②两组不同加压后力衰减数据。 结果:④髓外测量组加压定标曲线早期变化大,达到稳态后与髓腔内趋势相同,但髓腔外应变值明显大于髓腔内。髓内测量组加压达到稳态时间短,应变绝对值较髓外测量组小。②加压后达到稳态前,髓外测量0.5倍组与髓外测量1倍组相比,衰减速度低,髓内测量0.5倍组与髓内测量1倍组相比同样结果,髓外测量组与髓内测量组相比,髓外测量组下降后有上升趋势,髓内测量组无上升趋势。达到稳态后,髓外测量0.5倍组、髓外测量1倍组均有下降趋势,髓外测量1倍组下降速度快,髓内测量0.5倍组维持一定水平。髓内测量1倍组出现波动。 结论:轴向加压时骨折端髓外应变值均显大于髓内,髓内较髓外易达到稳定状态,外固定器治疗骨折时初期加压量以0.5倍体质量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例腰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月~5年,12例近期疗效满意,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改善。结论:根据肿瘤侵犯的部位、性质,选择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瘤体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维持或改善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对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β(rrIL-β)诱导体外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酶(MMP)及其抑制因子(TIMP)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软骨细胞成功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透明质酸(10、20、40 μg/m1),1 h后,以10 ng/ml IL-1β刺激,培养24 h后,以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MP-3,9,13及TIMP-1 mRNA的表达,通过Griess反应测定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 透明质酸可明显下调IL-1β诱导下软骨细胞MMP-3,9,13 mRNA的表达,但对TIMP-1 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不同浓度透明质酸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高表达NO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透明质酸能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MMP-3,9,13 mRNA的表达,上调TIMP-1/MMPs的比值,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软骨细胞NO产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的原因与对策。方法1999年4月至2006年9月期间,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287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其中T10 12例,T11 24例,T12 40例,L1 125例,L2 48例,L3 26例,L4 12例。结果17例患者发内固定物断裂,其中12例椎弓根螺钉断裂,2例螺钉松动,2例固定棒断裂,1例连接杆断裂。结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材,术中充分植骨,尽早取出内固定材料以及术后常规进行外固定能有效的防止椎弓根内固定物的断裂。一旦发生内固定物的断裂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全髋关节置换(THA)被认为是近年来治疗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它能让病人髋关节功能得到恢复,减轻疼痛。虽然THA的优点已经得到公认,但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因为这将影响到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及病人的体验。双下肢不等长(LLI)是THA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术后病人对医生提起诉讼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报道降低LLI发生的方法,但仍然没有定论。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测量并尽量降低LLI的发生概率,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行为。方法对环扣式传感器进行改良;选用45只家兔均分三组,A组(正常左侧跟腱),B组(正常右侧跟腱),C组(失胫神经支配的左侧跟腱),以改良环式传感器对A、B、C三组的跟腱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家兔跑跳时的张力曲线主要有4种,即I、II、III、IV;失胫神经支配状态下的一侧跟腱的生物力学参数明显低于常态(P<0.05)。结论改良环扣式传感器用于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测试具有可行、稳定、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兔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其测试方法。方法:选择45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正常左侧跟腱),B组(正常右侧跟腱),C组(失胫神经支配的左侧跟腱),以改良Salmons传感器对A、B、C三组的在体跟腱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失胫神经支配状态下的一侧跟腱的生物力学参数明显低于常态(P〈0.05)。结论:改良Salmons传感器用于家兔在体跟腱的生物力学测试具有可行、稳定、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