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免疫系统中,白细胞介素发展很快,现已确定有白细胞介素1—11(IL—1~IL—11)。他们是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组免疫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IL—2是T细胞和B细胞的生长因子,能增天然杀伤细胞(NK)和单核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用于治疗感染、肿瘤和某些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制备阿昔洛韦-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毫微粒(ACV-PLGA-NP)的优化工艺。方法:单因素试验初选制备ACV-PLGA-NP的pH值范围、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浓度范围、PLGA分子量、药物及丙酮浓度范围。按均匀设计表设计实验,进行结果预测及验证。结果:优化工艺与PLGA分子量及丙酮浓度无关,pH值为1.5,PVA浓度为50mg/ml,ACV浓度为0.8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糖舒心颗粒防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机制是否包含着主动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和高热量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应用Southern杂交法定量分析大鼠主动脉LOX-1 Mrna的表达.结果:经降糖舒心颗粒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大鼠主动脉LOX-1 Mrna明显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降糖舒心颗粒抗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主动脉LOX-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糖舒心颗粒防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机理及对主动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OX-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和高热量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应用Southern杂交法定量分析大鼠主动脉LOX-1 mRNA的表达。结果给降糖舒心颗粒3个月后较其它用药组大鼠主动脉LOX-1 mRNA增加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降糖舒心颗粒抗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主动脉LOX-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乙酰半胱氨酸对小鼠酒精中毒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5 %N—乙酰—L—半胱氨酸 (NAC)口服液对小鼠醉酒后血清乙醇浓度和肝、胃组织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生理盐水或5 %NAC口服液灌服小鼠30min后 ,再灌服白酒 ,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 (醉酒 )至恢复 (醒酒 )所需时间及24h内小鼠的死亡只数 ;另对小鼠以相同灌服方法连续6d灌服后眼眶取血并处死小鼠 ,立即取出其肝脏和胃 ,分别用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乙醇浓度和肝、胃组织乙醇脱氢酶活性。结果 :在醉酒实验中 ,与对照组比较 ,服用5 %NAC口服液组小鼠从饮酒到醉酒的时间明显延长 (P<0 01) ,醒酒时间明显缩短 ,且小鼠的死亡率明显降低 (P<0 05) ;服用5 %NAC口服液组小鼠血清乙醇浓度明显低于单纯服用白酒的小鼠 (P<0 01)。结论 :5 %NAC口服液具有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交实验优化牛蒡子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牛蒡子乙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醇提工艺条件,用HPLC法测定牛蒡苷的含量.结果:牛蒡子的最佳醇提条件为:乙醇浓度70%,加8倍溶剂量,回流3次,回流时间1h.结论:采用本工艺牛蒡子的活性成分牛蒡苷提取率达95.43%,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理结构改变及CDK9和cyclin 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菌素(35 mg·kg~(-1))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6 wk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16 wk每天分别拌食给予低中高剂量小檗碱(75、150、300 mg·kg~(-1))、非诺贝特(100 mg·kg~(-1))和罗格列酮(4 mg·kg~(-1)),用HE染色检查骨骼肌结构病变和免疫组化检测CDK9和cyclin T1的表达。结果骨骼肌纤维在各组大鼠中仍正常分布,中高剂量小檗碱部分地改善糖尿病肌纤维的萎缩;中高剂量小檗碱和罗格列酮都能明显恢复糖尿病大鼠骨骼肌中表达降低的CDK9和cyclin T1至正常水平(P<0.01)。结论小檗碱调控骨骼肌CDK9和cyclin T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糖尿病骨骼肌纤维萎缩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正性转录延伸因子b(P-TEFb)蛋白的表达及小檗碱对其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35mg·kg~(-1),ip)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2 wk后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共14 wk。wk 17起,大鼠共分为7组,每组10只:A组(不予链脲佐菌素且用标准饲料喂养,不予药物治疗),B组(不予药物治疗),C、D、E组(分别予小檗碱75、150、300 mg·kg~(-1)·d~(-1)),F组(予非诺贝特100 mg·kg~(-1)·d~(-1))和G组(予罗格列酮4mg·kg~(-1)·d~(-1)),连续给药16 wk。处死大鼠,采用HE染色检查视网膜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TEFb的表达,P-TEFb由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9(CDK9)和细胞周期蛋白T1 (cyclin T1)组成。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视网膜厚度大于其他各组,经中、高剂量小檗碱(150、300 mg·kg~(-1))和罗格列酮治疗能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的厚度,但视网膜的结构在各组间无差别。中、高剂量小檗碱和罗格列酮都能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CDK9和cyclin T1蛋白表达(P<0.01),但低剂量小檗碱(75mg·kg~(-1))和非诺贝特对糖尿病视网膜中CDK9和cyclin T1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结论小檗碱调控视网膜P-TEFb(CDK9和cyclin T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优化提取黄连中小檗碱型生物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黄连中小檗碱型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和药根碱的总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4个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的5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h)。结论:本工艺重现性好,测定方法可行,为大批量黄连提取生物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徐颖  周世文  汤建林  黄永平  陈莎 《重庆医学》2007,36(6):526-527,531
目的 观察黄连总生物碱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一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组分别以高糖高脂饮食加单肾切除、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后其中3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黄连总生物碱,另一组为模型对照组.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4周,测1次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造模后12周,心脏取血,测肌酐、尿素、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 模型组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值升高.黄连总生物碱干预组大鼠血糖显著降低,肾功能显著改善,其中中剂量组降糖及肾功能改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黄连总生物碱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有保护其肾功能,并延缓肾功衰竭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