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伐他汀不良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腾  王继春  张春燕 《首都医药》2004,11(14):36-36
患者,男,34岁,因进行性肢体力弱3月加重伴心悸、气短一周住院。患者于3月前感觉四肢无力,抬头困难,逐渐发展至手不能持重物,抬臂费力,行走时易摔倒,近一周出现站立行走困难,伴胸闷、心慌、气短住院。入院查体:体形偏胖,慢性病容,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叩诊心界左下扩大,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6收缩期杂音,呈高调音,并向左腋下传导,四肢肌肉无萎缩,上下肢肌力Ⅲ级,无肌肉压痛及握痛牡缤际荆菏倚孕亩伲衣剩保保按危郑恍脑喑际荆鹤笫以龃螅獍昵岫裙乇詹蝗患〉缤际境始≡葱运鸷Γ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探讨早期地塞米松-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蛛网膜下腔出血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救治的6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地塞米松-脑脊液置换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8.2%、对照组6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观察组8.8%、对照组20.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再出血发生率:观察组11.8%、对照组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地塞米松-脑脊液置换作为安全、有效的治疗SAH的方法,能明显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且无明显的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健康人群颊黏膜菌群组成在不同年龄及牙列阶段的动态演替过程。方法 25例健康受试者根据年龄及牙列情况分为5组:乳牙列组、混合牙列组、青少年组、青年组及老年组;分别提取各样本的细菌总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采用Quantity One软件对扩增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1)颊黏膜菌群的组成具有个体差异性。2)乳牙列组、混合牙列组、青少年组、青年组及老年组DGGE指纹图谱的平均条带数分别为21.2±4.0、17.8±3.9、15.8±4.3、16.8±3.7、22.2±6.5,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颊黏膜优势菌群的数量在各个年龄阶段保持相对稳定。3)5组的Shannon指数分别为1.73±0.2、1.43±0.1、1.05±0.2、1.45±0.2和1.63±0.3,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提示颊黏膜微生物的多样性在儿童至青少年阶段呈下降趋势,在青年至老年阶段呈上升趋势。4)群落结构相似性聚类分析发现:同组内大部分样本聚类位置相近,群落结构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不同组的大部分样本未聚类在一起,群落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颊黏膜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青少年期可能是颊黏膜微生物多样性改变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胃痛验方     
报道:药取白芨、枳实各45克,碳酸氢钠10克,痢特灵片3克,共研细末,饭前内服,每日三次,每次3克,小儿用量酌减。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症见胃脘胀痛,得食稍减,泛酸吐水,纳呆食差等。笔者治疗观察20例,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小鼠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制备动物模型,观察血管中血栓形成的病理变化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模型小鼠下腔静脉内形成稳定的血栓,且符合人体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特性。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静脉可见血栓并充满管腔,且与管壁无粘连,而假手术组静脉中无血栓形成。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深静脉血栓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SAP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拟构建ApoE^-/-;SAP—Tg小鼠模型。方法分别选取6~8周龄的雄性ApoE^-/-小鼠与血清淀粉样蛋白P转基因(SAP—Tg)6周龄的雌性小鼠杂交,得到的杂交后代以剪尾方式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法检测小鼠的基因型。结果雄性ApoE^-/-小鼠与雌性SAP-Tg小鼠杂交得F1代后自交,在F2代获得ApoE^-/-;SAP—Tg基因型小鼠,模型构建成功。结论将ApoE^-/-小鼠与SAP—Tg小鼠杂交2代后成功建立了ApoE^-/-;SAP—Tg小鼠模型,并可通过筛选出的F2代ApoE^-/-小鼠和ApoE^-/-;SAP—Tg小鼠交配进行繁育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SphK1-S1P)信号通路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激活情况。方法观察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中SphK1-S1P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分别检测大鼠肾脏功能及病理指标。采用液质联用分析SphK1活性及S1P含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了SphK1的表达。结果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肾重体质量比、24h尿蛋白显著升高,糖尿病大鼠肾脏系膜区肥大,细胞外基质扩展。同时,糖尿病大鼠肾脏中SphK1-S1P信号通路被激活,表现为SphK1表达和活性增加,以及S1P生成增加。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中存在SphK1-S1P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大鼠肾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K1)突变是否抑制了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中纤维连接蛋白(FN)的过度表达。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N的表达。结果系膜细胞转染了SphK1突变质粒后可消除高糖诱导的FN上调效应。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了SphK1在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FN表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5天为一个疗程,共用两个疗程,并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规培学员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并提出改善建议.方法 选取2021年某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即将参加规培结业考核的73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进行调查.分析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结果 被调查的规培学员整体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95.96±11.56分.性别、导师或带教老师的关心程度、在医院是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