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Rouviere沟引导胆囊后隧道解剖用于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1 081例,依据Gupta的术前评分系统,将评分≥6分的困难胆囊病人125例,分为Rouviere沟引导胆囊切除组(研究组)65例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61±23) min比(88±24) min (P<0.05),术中出血量(46±16) mL比(62±23) mL (P<0.05),住院时间(3.5±1.5) d比(5.8±2.2) d(P<0.05),人均住院费(12 236±316)元比(14 199±552)元(P<0.05),术后12 h和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7±1.1)分和(3.0±1.1)分比(5.9±1.0)分和(6.4±1.5)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转开腹研究组1例,对照组6例。研究组无胆漏,对照组胆漏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自拟马兰根方、西药及二者联合运用治疗肝硬化代偿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西药组50例、中药组50例和中西药结合组50例。西药组口服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及护肝降酶等西药,中药组口服自拟马兰根方,中西药结合组联合服用西药和自拟马兰根方。结果西药组基本痊愈率20%,中药组基本痊愈率22%,中西药结合组基本痊愈率40%,表明中西药结合组中医症候疗效优于其他两组。三组治疗前主要症状、体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与中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治疗前ALT、AST、TBIL、ALB、A/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ALT、AST均有改善,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A/G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TBIL值与中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TBIL值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组TBIL值与西药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马兰根方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有显著疗效,无不良反应;自拟马兰根方与西药联合运用治疗肝硬化代偿期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吴清松 《海南医学》2013,24(6):871-872
目的评价经气囊导管引流大便法对预防ICU重症腹泻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ICU科住院的患者13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经气囊导管引流大便法,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肛周皮肤损伤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37.9%)低于对照组(100%),治疗组患者合并尿路感染、会阴感染、反复静脉穿刺、肛周脓肿的比例分别为16.7%、31.4%、37.4%、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3.4%、86.1%、65.4%、68.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气囊导管引流大便法在预防ICU重症腹泻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金属蛋白酶解离素9(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9,ADAM9)是ADAM家族中的一员,研究表明ADAM9能提高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和肿瘤发生、侵袭、转移有关.本研究旨在明确ADAM9在胰腺癌细胞中的作用,以期为胰腺癌治疗寻找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B7H1是近年来发现的B7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它与活化T细胞表面表达的PD-1受体结合后,具有抑制T细胞增生和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研究发现B7H1在外周耐受、自身免疫病、慢性感染等疾病中具有负性调节作用.近期发现许多肿瘤细胞表面亦可大量B7H1分子表达,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阻断B7H1/PD-1通路可能有助于自身免疫病及恶性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激酶1(ROCK1)、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信号分子在脓毒症患者急性肺损伤(ALI)中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122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1例并发ALI(ALI组),81例无ALI(非ALI组),并纳入3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均于入院24 h内收集外周静脉血标本,对照组则收集体检当日外周静脉血。比较3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NF-κB、NLRP3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并记录NF-κB/NLRP3信号通路上游基因(RhoA、ROCK1)、下游基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下游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根据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将41例并发ALI的脓毒症患者分为LIPS≥7分组,LIPS<7分组,比较两组上述基因mRNA、炎症因子水平,并评估脓毒症并发ALI患者LIPS评分与上述基因mRNA、...  相似文献   
7.
吴清松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072-3073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8例,将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仅进行鼻导管吸氧的64例作为对照组,将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64例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pH 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生命体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心室射血分数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行支架置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CR)的临床特点,并构建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海南本地ACS患者23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8例术后发生CR(CR组),180例患者纳入非CR组,收集其临床资料,筛选相关风险因素,通过logstic回归模型确定高危因素,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ACS患者支架置入后发生CR的预测效能。结果 CR组女性、糖尿病、吸烟、TG、血小板平均体积显著高于非CR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显著低于非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女性、糖尿病、TG均是影响ACS患者支架置入后发生C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CS患者支架置入后发生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02~0.956),敏感性为85.72%,特异性为74.18%,约登指数为0.619。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ACS患...  相似文献   
9.
约50%以上恶性肿瘤晚期可发生骨转移,疼痛、病理性骨折和活动障碍是骨转移患者的主要症状。影像学引导物理消融治疗骨转移可明显减轻疼痛;影像学引导经皮骨水泥成形术可增强骨稳定性,对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疗效较好。本文对影像学引导物理消融、经皮骨水泥成形术及二者联合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B7同源物1(B7H1)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增殖活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7H1在γ-干扰素(IFN-γ)处理或B7H1小干扰RNA(siRNA)转染前后panc-1细胞中的表达。采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体外增殖,加入IFN-γ处理或B7H1-siRNA转染前后panc-1细胞混合培养72 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中的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结果:panc-1细胞组成性表达B7H1。IFN-γ处理可以显著上调B7H1表达,抑制共培养T细胞的增殖和IFN-γ、IL-2分泌,但是促进IL-10的分泌。相反,应用B7H1-siRNA阻断B7H1表达后则显著促进T细胞增殖和IFN-γ、IL-2的分泌,但下调IL-10的分泌。结论:B7H1分子在体外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和Th1类细胞因子分泌来下调T细胞功能。应用siRNA技术阻断B7H1有望成为治疗胰腺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