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研究大白鼠视区胼胝神经元的分布及其形态特征,我们在12只成体动物上作了HRP逆行追踪实验:在一侧视皮层注射HRP(浓度为30~50%,DAB棕色反应),在另一侧视皮层观察标记的胼胝神经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3H-亮氨酸放射自显影技术及神经纤维顺行性溃变方法,对青蛙视纤维到中枢的投射做了比较研究。两种技术所得的结果,除了在对侧的侧膝体和前顶盖神经纤维网视神经末梢分布的状况大体相同外,发现下面几点不同: 1.在一定水平的间脑冠状切面上,放射自显影法显示的对侧Bellonci核轮廓近似圆形,内部充满了视神经末梢,同侧的Bellonci核和侧膝体的的轮廓及视神经末梢的分布都较清晰;而用溃变的追踪方法,在相应水平的间脑冠状切面上显示的对侧B氏核外形也近似圆形,但视神经末梢主要集中于该核团的外周,中央部分很少,同侧的B氏核和侧膝体只显示出极少的视神经末梢,因此核团轮廓模糊,很难辨认。 2.用放射自显影方法显示的对侧视顶盖表层上视纤维末梢似乎是随机分布的,而溃变的追踪方法显示的视纤维末梢呈层分布,其分层情况与正常材料分层相符。 3.放射自显影方法显示的对侧中脑被盖核较溃变的追踪方法更清晰。此外,还观察到用溃变的追踪方法显示的中枢投射,其溃变末梢的数量和分布随着动物术后存活时间的不同而有变化。分析了差别产生的原因及两种技术的优缺点,并与前人的工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将一组黑斑蛙(Rana nigromacizlata)一侧视顶盖的一部或大部切除,另一组青蛙从口腔内切断一侧视神经,手术后前者存活12~26天,后者存活11~22天。将两侧视网膜(连带一小段视神经)均做冰冻切片,厚25微米,用染溃变纤维和末梢的Ebbesson-Heimer方法染色,以正常动物的视网膜和视神经做为对照。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比较,未发现任何显示溃变的证据。据此推断青蛙视网膜不存在来自中枢的离心纤维。  相似文献   
4.
将HRP溶液(33%)注射到21只成体大白鼠的一侧上丘,存活1~2天后,脑切片作DAB或TMB反应,在另一侧上丘及其它脑区观察标记的神经元,结果如下: 1.当注射的深度达到上丘中间灰层或其以下各层时,无论注射点位于上丘的吻、尾端或其之间,标记神经元在另一侧上丘的区域分布与注射的HRP位置大体对应;当注射的深度较浅,即在视觉层及其以上各层时,在对侧上丘未观察到标记的神经元。 2.在上丘的带状层和表面灰层未发现标记的细胞。标记细胞在中间灰层(SGI)最多(53.6%),视觉层为16.5%,深部各层(SGI及其以下各层)标记细胞占标记细胞总数的83.5%。 3.根据标记神经元的形态分为:垂直的梭形神经元,水平的梭形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它们的分布无明显规律。 4.除在同侧的视皮层观察到大量的标记神经元外,在两侧的下丘、外侧丘系背核和丘系旁核、黑质及外侧被盖核、同侧的外膝体腹核、对侧的前顶盖区及网状结构中都发现了标记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大白鼠视区胼胝神经元的分布及其特点,我们用12只成年大白鼠作了 HRP逆行追踪实验。一侧视皮层注射 HRP(30~50%,DAB 棕色反应);另一侧观察标记的神经元,结果如下:1.当注射位置离大脑中缝3.6 mm 或更近时,在对侧视皮层未观察到或偶尔观察到极少的标记神经元;当注射位置距大脑中缝4~6 mm 时,在对侧视皮层观察到大量标记神经元。2.在17~18a 区交界附近标记神经元最多。18a 区有较多的标记神经元,呈片状分布。17区内部较少。3.标记的神经元与注射部位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注射部位外移,标记神经元的区域也随之外移。4.标记神经元分布于皮层的Ⅱ~Ⅵ层,17区以Ⅳ、Ⅴ层较多,18a 区以Ⅲ、Ⅳ、Ⅴ层较多。5.部分标记神经元标记较浅,在暗视野下只能看出细胞体的轮廓。胞体直径8~10μm,个别可达16μm。标记清晰的主要是锥状神经元。其顶树突较长,指向皮层表面。基树突的分支清晰,胞体直径为10~20μm。此外还观察到多极和双极的神经元,胞体直径为10~20μm;颗粒形神经元,胞体直径在10μm 以下。将本实验结果与以往诸研究者的工作做了比较,并就与电生理研究结果的对应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