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改良保护性肠造口术对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及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梗阻性乙状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盲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保护性肠造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炎性因子水平、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Ⅰ期、Ⅱ期手术后,观察组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期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AS、H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个月的累积复发率、累积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保护性肠造口术应用于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对新生儿免疫的理解取决于对其机制的阐明,半个世纪以来Burnet的克隆选择学说主宰着对新生儿免疫机制的认识。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新生儿接受抗原刺激后,其T、B细胞并没有被克隆清除,其机制复杂多样,从而掀起了对新生儿免疫机制重新探讨的热潮。本文综述了T细胞、B细胞、解剖微环境、细胞因子等在新生儿免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我院自1984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的416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现将其观察体会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416例.其中陈旧性宫外孕58例,腹腔妊娠9例(1例腹腔妊娠达5个月)。手术治疗384例,非手术治疗31例;有人工流产手术史者259例;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5个月。发病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2.96岁。临床症状:休克者63例;贫血外观者96例;腹痛者325例;恶心呕吐157例;本组误认为它内妊娠而行人流术者18例,带器妊娠76例。观察与护理1.对生育年龄的妇女无论是否有停经史,患者如果主诉突然发生腹痛并逐渐加重,同时伴有恶心…  相似文献   
4.
宋雯  吴丹  丛慧芳  吕顺 《环球中医药》2021,14(4):610-612
从《金匮要略》"血不利则为水"观点出发,探讨活血利水法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运用。肾虚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之本,本病病机本虚标实,多兼肝脾等脏,湿、瘀为标。有形实邪阻滞冲任胞宫,血行不畅,气化不行,进而导致气、血、水相互为病,缠绵难愈。所以活血利水是根本大法,应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在活血的同时不忘利水,血水同治。在活血利水的同时,补肾、疏肝、健脾等治法辨证选用,结合患者临证特点,取得更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证实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操作及研究提供借鉴。 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5月1日有关桡动脉压迫止血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8篇RCT文献共2 39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首次减压开始时间为术后1 h,其术后疼痛发生率、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2 h开始减压(P<0.05,P<0.01),桡动脉闭塞率统计学差异为临界状态(P=0.05),出血、肿胀、麻木、淤斑、水疱及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从术后1 h开始减压能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及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桡动脉闭塞有待更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对新生儿免疫的理解取决于对其机制的阐明 ,半个世纪以来Burnet的克隆选择学说主宰着对新生儿免疫机制的认识。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 ,在新生儿接受抗原刺激后 ,其T、B细胞并没有被克隆清除 ,其机制复杂多样 ,从而掀起了对新生儿免疫机制重新探讨的热潮。本文综述了T细胞、B细胞、解剖微环境、细胞因子等在新生儿免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7.
蚤类为重要的医学动物昆虫,在鼠疫流行病中起着传播鼠疫的媒介作用。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其某些生物学特征,对揭示其传播和保存鼠疫机制及提出合理的防制措施有重要意义。现将国外近10几年来关于温湿度对蚤类生殖、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概述如下,以便为了解蚤类一些生物学特征提供资料。1 温湿度对蚤类繁殖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蚤类的繁殖是与周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只有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很好地进行繁殖,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蚤类吸血  相似文献   
8.
对新生儿免疫的理解取决于对其机制的阐明,半个世纪以来Burnet的克隆选择学说主宰着对新生儿免疫机制的认识.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新生儿接受抗原刺激后,其T、B细胞并没有被克隆清除,其机制复杂多样,从而掀起了对新生儿免疫机制重新探讨的热潮.本文综述了T细胞、B细胞、解剖微环境、细胞因子等在新生儿免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
溴杀灵对小白鼠的毒力吕顺,刘和平,张万生,刘云霞,刘献铭(内蒙古自治区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溴杀灵是急性杀鼠剂。化学名为2,4,6─三溴─N─甲基─2,4─二硝基─6─三氟甲基二苯基胺。国外已有生产,国内80年代辽宁省化工研究院合成并提供试样。毒力试验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灭活肿瘤细胞免疫诱导机体产生抗dsDNA自身抗体及该自身抗体与抗肿瘤效应的关联性。方法以灭活SP2/0肿瘤细胞3次免疫Balb/c小鼠,末次免疫2周后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dsDNA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用自身或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攻击经灭活SP2/0免疫的Balb/c小鼠,观察免疫保护效应;或以免疫血清与肿瘤细胞共孵育后接种小鼠,观察肿瘤生长和生存。结果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抗dsDNA自身抗体。体内攻击实验表明:抗dsDNA自身抗体滴度的降低与肿瘤细胞攻击后小鼠肿瘤生长呈负相关,免疫血清与肿瘤细胞孵育后接种小鼠可明显延缓小鼠的成瘤时间,延长生存期。结论灭活肿瘤细胞免疫小鼠诱生的抗dsDNA自身抗体与体内抗肿瘤效应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