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无论任何复杂的病情,都可依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从阴阳生长、五行生克的规律中,运用四诊八纲方法归纳分析,提出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在宏观、定性、动态方面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但缺点是对疾病产生的具体原因、确切机制及疾病的预后转归等缺少直观的、可量化的客观指标。从某种程度上说,辨证论治是中医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辨病”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情况下的被动之选。笔者认为,现代中医在坚持传统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有必要结合辨病进行治疗,认为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大部分患者面对的是长期与艰难的肿瘤对抗性治疗,患者与家人往往遭受着疾病与治疗带来的双重打击。现代姑息医学在肿瘤临床逐渐演化并走向成熟,医务人员重新审视肿瘤治疗标准与评估系统,尤其是"早期姑息"模式的树立,人们越发认识到姑息的重要性。中医拥有独特的医学体系包涵深刻的人文内涵,强调机体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针对肿瘤则更多注重癌瘤与机体相对稳定。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其临床精髓,在肿瘤对症处理上有显著优势。现代肿瘤早期姑息的理念与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优势可有机整合,使得学科之间形成有效的交叉与支撑,有助于肿瘤患者获得更佳的临床决策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药源性肝损害是临床常见问题,在我国发生率为0.46%~1.08%,其中由中药引起的占30%左右。作者检索了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梳理了中药相关性肝损害的基本情况,以期为中药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易引发肝损害的单味中药主要有黄药子、雷公藤、铅丹等,复方中药主要有青黛丸、克银丸、消核片等,以及中药汤剂小柴胡汤等;造成肝损害的中药有毒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萜类、内酯类及毒性植物蛋白类等;肝损害的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大、黄疸、转氨酶升高,损害程度与剂量及疗程密切相关。中药引起的肝损害多为可逆性,但严重者亦可致死。因此,中医临床医生应与时俱进,及时了解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慎用、少用肝毒性中药,必要时定期监测患者肝功能的变化,以提高中药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GPC5基因在肺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 (RT-PCR)、实时定量PCR (qRT-PCR)以及Western blot分析肺腺癌细胞系中GPC5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构建GPC5过表达载体及干扰载体,通过转染构建GPC5过表达细胞系及GPC5沉默细胞系;利用CCK-8法分析肺腺癌细胞系生长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肺腺癌细胞系的周期及凋亡变化.结果 检测了GPC5基因在4株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H358和H1975)和1株肺正常上皮细胞系(HBE)中的mRNA表达情况,发现与HBE细胞系相比,GPC5基因在A549细胞系中呈低表达,在H1299细胞系中高表达,同时蛋白检测结果与mRNA水平一致;A549细胞中过表达GPC5基因可抑制细胞生长,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在H1299细胞中干扰GPC5基因表达促进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周期;在过表达和干扰细胞模型中均未发现GPC5基因对细胞凋亡的显著影响.结论 GPC5基因可以对肺腺癌细胞系的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可能是肺腺癌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5.
五运六气自宋代以来一直受到诸多医家的重视,刘完素称之为"医教之大道",其对中医药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经梳理五运六气对中医药学九个方面的影响,认为五运六气理论在中医药学中既有"高高山顶立"的俯瞰全局、提纲挈领的作用,又有"深深海底行"的深植各方、支撑大厦的基石作用,其重要意义是通上彻下的。正确认识其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性,更有助于提升我们研究五运六气理论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医学界有关"治未病"的文章大体可以分为3类:一是"治未病"思想内涵的探究;二是"治未病"在各病种中的具体应用,即外延的丰富;三是有关"治未病"如何在医院、社区等医疗单位实施,即管理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郑寿全《医理真传》,认为郑氏虽为"火神派"的代表,虽然擅用姜、附、桂,但是其更加重视中土脾胃,即贵"中"。贵"中"思想更能代表郑氏的学术思想。提出贵"中"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继承郑氏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女,81岁。因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双腿酸痛无力,逐渐加重直至不能自行站立就诊。一诊:双脉沉微,若有若无,苔薄润、质淡白,手足凉,气短懒言。疏方四逆汤:制附子(先煎)15g,干姜20g,炙甘草10g,煎制,2剂连服。服药后家人发现  相似文献   
9.
该项目以一个65岁以上老人康复病房的多学科病人移交系统进行评价为目的。想法是将医护人员,包括所有多学科的项目小组成员参与到这个决定的制定过程中来,同时探究病人对巡视报告的意见。该单位设在爱尔兰共和国西里穆瑞克一个有142个床位的老人社区医院中,有12个床位,其中有两  相似文献   
10.
向颖  李军  贾茜  阳宏  李孝生 《中国临床康复》2012,(40):7533-7538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发现川芎嗪可以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阻抑p38MARK信号通路、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等多途径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一般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促进纤维化发生最重要的细胞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下游效应介质,siRNA靶向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方法。目的:观察川芎嗪及化学合成的siRNA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从3条siRNA转化生长因子β1中筛选一条有效的基因沉默片段,然后利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共同转染培养24h的细胞作为转染组,并设计空白对照组、转染试剂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川芎嗪组、联合治疗组Ⅰ、Ⅲ型胶原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均下调(P〈0.05)。在转染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均降低(P〈0.05)。结果表明,siRNA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能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减少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川芎嗪也能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但对Ⅰ、Ⅲ型胶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提示川芎嗪抗肝纤维化可能是多种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