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7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应用鱼腥草注射液超声雾化吸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经治上呼吸道感染病人2684例,大部分病例来自门诊,少部分系急诊和住院病人.男1556例,女1128例,年龄9~81岁,平均49岁.  相似文献   
2.
2种不同颌间固定方法对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颌间固定是一种在颌骨骨折治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重建和调整咬合关系,以恢复口腔咀嚼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往常采用牙弓夹板行颌间固定,但存在着口腔卫生差的缺点,近几年来,临床引入了植入式钛钉颌问固定方法。本研究就以上2种不同颌间固定方法对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比较FastRead10法与计数板法检查尿沉渣的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比较FastRead_(10)法与计数板法检查尿沉渣的结果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0233)叶美珍,曹芝如,樊雪伟目前在实验室内检查尿沉渣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1.离心沉淀法,2.自然沉淀法,3.不沉淀的混匀尿液直接镜检。我科从六十年代开始,鉴于上述方?..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率,对2005年10月-2006年10月405例肿瘤患者导管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05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其中男性222例,女性183例,年龄14~82岁,平均56.7岁。采用颈内静脉置管278例,颈外静脉置管66例,股静脉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现场评审中癌痛护理环节实施情况,为更好地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2-2013年浙江省30家医院的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现场评审隋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围绕评审标准,重点从组织管理、疼痛评估、按时给药、患者教育、癌痛患者出院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0家医院的护理环节现场评审情况基本合格,但在不同方面各自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规范。结论:掌握评审内容及评审标准,落实组织管理,规范疼痛评估,按时给药,切实做好癌痛患者教育及出院随访是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主要内容,也是顺利通过现场评审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颌间固定是一种在颌骨骨折治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重建和调整咬合关系,以恢复口腔咀嚼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往常采用牙弓夹板行颌间固定,但存在着口腔卫生差的缺点,近几年来,临床引入了植入式钛钉颌间固定方法.本研究就以上2种不同颌间固定方法对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放疗的33例肺癌、32例食管癌患者应用潞党参膏作为辅助治疗,并以单纯放疗的36例肺癌、7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潞党参对放疗患者免疫功能及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潞党参对放疗患者的血红蛋白无明显作用,也未能减少放疗对白细胞的杀伤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放疗对多种细胞免疫功能(OT、PHA皮肤迟发超敏反应,淋巴细胞转化,IL-2诱导反应)及IgM的损伤,对其他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及C_3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我科以往大多采用颈内静脉途径置管,为了不同患者的治疗需要,自2005年10月以来,我们分别采用了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和股静脉途径置管,现就3种不同途径穿刺过程并发症及置管期间并发症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置管进行比较,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途径。方法对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共172例进行分析,分别比较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种不同途径穿刺结果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置管期间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分割法比较,颈内静脉组与颈外静脉组无显著性差异,股静脉组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静脉穿刺置管虽穿刺成功率高,但穿刺过程中容易误入动脉,且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途径,因此尽可能不选择股静脉途径穿刺;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都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均可作为常用的穿刺途径,但颈外静脉穿刺具有操作简便易学、穿刺体位要求低等优点,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