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潜在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术(D1或D2)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2010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33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P=0.010)、年龄(P=0.013)、肿瘤部位(P=0.042)、有无合并溃疡(P=0.001)、浸润深度(P<0.0001)、有无脉管癌栓(P<0.0001)有关,合并有溃疡(P=0.012)、浸润至黏膜下层(P=0.008)及有脉管癌栓(P=0.001)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P=0.007)及大小(P=0.010)有关,肿瘤直径>20mm(P=0.041)是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有溃疡、浸润至黏膜下层及有脉管癌栓的早期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时,建议行淋巴结清扫(D2)术;肿瘤直径>20mm黏膜内癌也要考虑行淋巴结清扫(D2)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收治的1例,中年男性,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0年;CT示:胃小弯外侧囊性占位,性质待定;剖腹探查下完整手术切除肿块。结果: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肠源性囊肿,患者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腹腔内肠源性囊肿临床罕见,症状体征不典型,影像学及试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需临床病理诊断,手术切除为最佳治疗法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台州市立医院胃肠肛肠外科收治的14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其中68例采用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保留左结肠动脉组),72例采用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回肠造口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保留左结肠动脉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左结肠动脉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不保留LC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扫总淋巴结数、第三站淋巴结数、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行回肠预防性造口率分别为7.35%(5/68)和19.44%(1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行回肠造口)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4.76%(3/63)和15.52%(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2.70%(8/63)和24.14%(1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直肠癌根治手术对淋巴结清扫不会产生影响,可减少回肠预防性造口率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n=40)及实验组(腹腔镜手术,n=40),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手术情况等。结果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禁食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手术前,两组患者SPO2、Pa CO2水平及p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对比,两组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放气后p H、SPO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对血气指标影响较小,改善预后效果,安全性高,术后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NDRG-1基因在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与胃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分析,检测NDRG-1基因在胃正常组织、癌旁组织、胃腺癌组织、胃腺癌周围淋巴结中有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组织和无癌细胞的淋巴结组织中NDRG-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DRG-1基因在胃腺癌患者的正常胃组织与胃腺癌组织比较和在有无癌细胞的淋巴结组织之间比较,该蛋白表达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癌旁组织与胃腺癌组织比较和在胃腺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该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中,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的部位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其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浸润深度、直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DRG-1基因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的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MTT法检测40份大肠癌标本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伊立替康(CPT)单药、两药及三药(全量或半量)应用的敏感性。结果:单药最有效的药物依次为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敏感率分别为35.0%、27.5%和20.0%;三药联合应用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两药联合(P<0.05),三药全量及半量联合应用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癌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对3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r=0.969)。结论:MTT可用于为大肠癌患者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由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的联合应用具有高效协同抑制大肠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结肠癌切除标本中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型受体(FGFR2)蛋白表达情况,探讨FGFR2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FGFR2蛋白在结肠癌中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2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术前CEA有关(P〈O.05)。而与性别、年龄、肿块大小、肿块部位、肿块类型、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脉管有无癌栓无关。结论FGFR2在结肠癌中高表达。FGFR2在淋巴结转移组、临床分期变晚组及术前CEA值升高组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方法选取2015-12/2017-12间在本院因直肠或者胃恶性肿瘤而准备进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手术患者15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79例)患者行腹腔镜相关手术,对照组(79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并发症状况,患者术前与术后1、3、5 d凝血酶凝固时间(thromboplastin time,TT)、D-二聚体(D-Dimer,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指标改变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发生DVT例数为209.47分±30.17分、26例,高于对照组的174.33分±30.29分、15例,术后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人数为300.18 mL±50.29 m L、6例,低于低于对照组的379.45 m L±50.49 m L、1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 PT为12.94 s±0.88 s较术前11.19 s±0.86 s及对照组11.75 s±0.90 s延长、术后1 d APTT26.28 s±2.54 s较术前30.23 s±2.68 s及对照组30.99 s±2.51 s缩短、术后1、3、5 d DD含量1.77 s±0.23 s、2.30 s±0.45 s、2.28 s±0.46 s较术前1.29 s±0.25 s及对照组1.49 s±0.26 s、1.68 s±0.42 s、1.70 s±0.41 s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5 d MA值分别为69.68 mm±6.48 mm、70.51 mm±6.41 mm、72.03 mm±6.89 mm较术前63.80 mm±6.52 mm和对照组65.97 mm±6.15 mm、67.02 mm±6.31 mm、69.60 mm±6.47 mm,术后1、3、5 dα值分别为70.02±4.33、70.71±4.47、73.08±4.25较术前60.20±4.29和对照组65.69±4.22、67.48±4.36、68.98±4.51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和非DVT患者在年龄、是否吸烟、ASA分级、肿瘤分期、是否有高血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DVT发生率要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结肠癌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组(常规化疗,n=43)和结合组(常规化疗+艾迪注射液,n=43),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生活质量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结合组与化疗组CR、PR、SD和PD分布比较差异显著(P0.05),前者临床获益率为72.09%,后者为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改变(P0.05),化疗组CD3~+、CD4~+、CD4~+/CD8~+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P0.05),CD8~+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结合组与化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化疗组(P0.05),且两组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化疗患者应用艾迪注射液能够改善近期疗效,避免免疫功能损害和生活质量下降,还可减少并减轻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科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用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平均住院日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输液天数短,术后尿潴留、切口感染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增强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及切口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