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数据挖掘法分析周珉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用药规律,探讨相关病机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5月周珉教授门诊期间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周珉教授临床经验,进行原发性肝癌病机探讨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收集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176首,涉及中药235种,列出方剂中的高频药物及组合规律。[结论]总结原发性肝癌以"湿热痰毒、气阴两伤"为基础病机,"清热化湿、健脾养阴"治则贯穿原发性肝癌治疗始末,同时,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及治疗措施,权衡"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分配,斟酌应用"攻毒散结""行气化瘀"等治法,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化痰方、肝脾方抗大鼠脂肪肝模型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和比较化痰方、肝脾方抗大鼠脂肪肝模型作用机制。方法 :用高脂饮食联合四环素腹腔注射致大鼠脂肪肝模型 ,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 ,检测肝功能 (ALT、AST)、血甘油三酯 (TG)、肝匀浆TG、游离脂肪酸 (FFA)、丙二醛 (MDA)的含量。并与正常组、东宝肝泰组对照。结果 :三个用药组的血清ALT、AST及肝匀浆FFA、TG、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1 ) ,并显示抗脂肪肝的作用强弱依次为 :肝脾组优于化痰组优于东宝组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促进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化痰祛浊、疏肝健脾法治疗脂肪肝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周仲瑛教授临证用药属类丰富,并擅长运用全草类中药,此类药物多质地轻脆,气味甘香淡雅。收集整理周老常用全草类中药22味,以功效为经,分为清热药、活血药、止血药、祛风湿药、化痰止咳药及补益药;以临证应用为纬,汇总归纳周老对全草类中药的使用特色及配伍经验,彰显周老临证用药“药随法取、法应病机、机中症情”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小柴胡汤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理论基础与研究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放 《江苏中医药》2004,25(7):9-11
小柴胡汤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现从其主症、组方配伍特点及肝病的病理机制3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肝病选用小柴胡汤的理论及临床基础。并对小柴胡汤治疗肝病的现代研究依据及长期应用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以期今后在临床更合理有效的应用本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紫七软肝片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湿热瘀毒证模型作用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CCl4+高脂饮食+酒精)干预大鼠,分正常组、模型组、紫七软肝片治疗组和秋水仙碱对照组,分别观察第4周和8周大鼠肝纤维化相关指征的变化,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P)以及采用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从4周和8周末HA、LN、PⅢP以及TGF-β1和TIMP-1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呈现动态加重的过程,而紫七软肝片和秋水仙碱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紫七软肝片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或P〈0.0l)。结论: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拮抗TGF-β1和TIMP-1表达等是紫七软肝片有效防治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肝硬化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与临床应用,认为湿热瘀毒复合病机是肝硬化进程演化中的核心病机,瘀热是肝硬化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中的关键环节。并对肝硬化湿热瘀毒郁结复合病机的现代医学病理生物学基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清化湿热瘀毒法辨治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临床思路,揭示了清化湿热瘀毒法对肝硬化形成和加重过程中免疫及炎症反应网络的多环节调控作用机理,为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研究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7.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非酒精性脂肪肝 ( NAFL)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表现不一 ,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 ( 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变 4个病理类型。自 1 962年 Leevy从病理学角度提出脂肪肝 ,尤其自 1 980年 Ludwig及其同事提出 NASH的概念以来 ,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国内已制定了 NAFL的诊断标准。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NAFL在一般人群占 1 0 %~ 2 4 % ,在肥胖者中占 5 7.5 %~ 74% ,平均每年有 1 2 % NASH的患者发生肝硬变 ,8%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0只刚出生5~7 d清洁级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试验组3组,每组20例.分别对3组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传导速率、腓肠肌湿重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空白组、试验组和模型组的存活数量依次为1...  相似文献   
9.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力倡中医病机辨证论治的新体系, 提出疑难病证的基本病机特征是复合病机, 并指出复法组方是治疗肿瘤等疑难病证的基本策略。紧紧围绕病机辨证, 从复法组方的理论基础、基本思路、不同肿瘤复法组方的异同三个方面, 总结周仲瑛辨治恶性肿瘤的立法遣方经验, 以期进一步拓展肿瘤等疑难病证的临床辨治及组方思路。   相似文献   
10.
瘀热病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瘀热属中医学病机概念范畴.其致病范围较广,可见于临床各科病证.近20年来已由一些医家关注"瘀热"的致病作用,从瘀热辨治临床各科疾病,但大多仅为零星、初步的临床报道.迄今为止,以周仲瑛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报道最早、最多,对"瘀热"理论的阐发较为系统、深入.今后拟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从文献、临床、实验等方面开展研究,以冀形成系统的"瘀热"病机学说,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