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癌旁粘膜细胞的PCNA和AgNORs表达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对35例大肠癌旁粘膜进行细胞增殖表达与观察。结果表明:癌旁粘膜的PCNA标记指数增多,标记增强,排列紊乱。AgNORs在癌旁粘膜中,颗粒增多、增大,形态多样,0 ̄1cm和2 ̄3cm组的标记指数与4 ̄5cm组的标记指数相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或P〈0.01)。在DukeA、B期中,细胞标记指数增高增强,与癌的发生和患者  相似文献   
2.
对16例直肠癌旁0~5cm粘膜采用粘蛋白组织化学与电镜的方法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移行区细胞有早期亚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杯状细胞及未分化细胞增多,有轻度异形性,并出现“双重特征”细胞。证明癌旁移行粘膜细胞成熟迟缓,应视为潜在癌前期改变。  相似文献   
3.
移植肾慢性排斥纤维化中巨噬细胞和NO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移植肾慢性排斥中纤维化过程扣形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化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移植肾慢性斥形成过程中巨噬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NO含量的变化。结果:移植肾慢必排斥早、中期,损害的肾小球、肾小管处巨噬细胞增多、聚集,NO表达率增加,Ⅲ、Ⅳ型胶原的表达增强;后期,已硬化的肾小班干部、肾小管处的巨噬细胞无NO表达,Ⅲ、Ⅳ型胶原的表达减弱,CD68阳性细胞计数,NO以及Ⅲ、Ⅳ型胶原的含量在移植性肾小球病型的肾小球以及肾间质硬化型的肾小管中最高。结论:移植肾慢性排斥形成过程中巨噬细胞增多且NO表达增加,可能与肾纤维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EUS-FNA获得的细胞量及细胞学诊断结果,比较3种不同型号穿刺针在胰腺实性占位诊断中的差异.方法 纳入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期间两家医院胰腺实质性占位病灶长轴直径大于2 cm并进行EUS-FNA的病例.根据穿刺途径将患者分为经胃壁穿刺组(19 G或22 G或25 G)和经十二指肠壁穿刺组(22 G或25 G),分别按事先设置的随机表随机选择穿刺针型号进行EUS-FNA.穿刺过程中,固定穿刺次数、吸引负压、穿刺针在病灶内移动次数和移动距离,穿刺内容物送液基细胞学检查,由同一位细胞学医生制片及诊断对EUS-FNA获得的细胞量及细胞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共纳入病例52例,经胃壁穿刺组42例,经十二指肠壁穿刺组10例.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穿刺操作并未出现与EUS-FNA操作相关的并发症.两个穿刺组中不同型号穿刺针所获得的细胞总量、细胞学诊断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两组中25 G穿刺针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稍高.结论 EUS-FNA在胰腺实质性占位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尽管25 G穿刺针对胰腺病灶的诊断略显优势,但3种不同型号的穿刺针获得的细胞量及细胞学诊断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2受体(IL-2R)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关系。方法:将86例HT患者分为初诊、复诊2组,并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夹心法检测受检者外周血中的IL-2及IL-2R,并采用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TPoAb浓度水平,观察IL-2及IL-2R与TPoAb的关系。结果:IL-2在初诊HT组、复诊HT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含量分别为(25.01±3.31)ng/L、(23.17±5.89)ng/L和(24.05±3.92)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R在初诊HT组、复诊HT组和正常组水平分别为(1125.94±743.87)ng/L、(722.93±640.06)ng/L和(293.48±113.35)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诊HT组的TPoAb含量为(169.75±44.36)IU/L,高于正常组的(8.30±1.70)IU/L,低于初诊HT组的(460.96±299.05)IU/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T患者外周血中的IL-2R含量与TPoAb水平呈正相关(r=0.696,P〈0.01)。结论:HT患者外周血IL-2R含量升高,且与TPoAb水平呈正相关,检测IL-2R含量有助于观测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US-FNA)诊断胰腺实质性肿块的准确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因胰腺实质性肿块于本院消化科行EUS-FNA的患者,对其病灶、大小、穿刺负压、穿刺次数、细胞学诊断及临床最终诊断进行分析。结果:44例患者均成功施行EUS-FNA,共行65次穿刺,其中50%的病变位于胰头/钩突部,病灶大小平均为35mm×29mm。EUS-FNA对44例胰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为81.8%(36/44),其中28例患者获得明确细胞学恶性肿瘤依据。长径>3cm的胰腺肿块恶性比例显著上升(P=0.019),而肿瘤短径、部位、穿刺负压与恶性肿瘤诊断率无关。实时细胞病理诊断可有效提高FNA对胰腺肿块的诊断准确度(P=0.010),并显著减少穿刺次数(P=0.02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EUS-FNA可有效诊断胰腺实质性肿块的良恶性,是一项安全性好、特异度高的诊断手段,在胰腺肿瘤的细胞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探讨急性排异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发生机理,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44例急性排异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内皮素(ET)在移植肾组织中的分布和相对含量。结果:1.急性排异反应的病理变化为:①间质水肿、充血、出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②动脉内膜炎、全层炎及血管壁纤维样坏死;③肾小管上皮浊肿、变性、坏死。2.急性间质型排异反应移植肾内ET的分布以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为主,ET的相对含量均较血管型组升高,而其它部位无明显升高。急性血管型排异反应移植肾内ET的分布以肾小球入球动脉为主,呈节段性和局灶性,测定其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ET表达较强的病例中,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缩小,管腔不易分辨,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扩大。结论:①急性排异反应病变的程度和肾移植的时间并不成正相关,作者根据病变程度和临床工作的需要,将其病理学改变分为轻、中、重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案。②从形态上证实了ET升高对移植肾功能损害的状况,说明ET的产生与升高是排异发生的原因之一。推测应用ET受体拮抗剂对延缓急性排异反应损伤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内皮素在急性排异反应移植肾内的分布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生排异反应移植肾内分布和特征;方法病理、免疫组化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48例急性排异才8例正常进行病理 皮素分布及相对含量测定。结果;内皮素分布与病理改变基本一致,急性管型坏死组是以肾小管为主,间质排异组是以血管内皮损害为主,而血管排异组则是以肾小球的损害为特征性分布。内皮素的相对含量表明,病变组与正常组相比较为显著差异(P〈0.05或P〈0.01)。管型坏死组与血管排异组的含量相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EUS-FNA)在消化系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5月-2008年12月对68例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对比细胞学和(或)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 EUS-FNA细胞取材成功率91.18%(62/68).其中病灶位于食管4例(6.45%,4/62),胃19例(30.65%,19/62),直肠19例(30.65%,19/62),肝脏3例(4.84%,3/62),纵隔4例(6.45%,4/62),淋巴结13例(20.97%,13/62).40例患者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阳性率为64.52%(40/62).22例患者获得组织碎片或细条行病理学检查,组织获得率为35.48%(22/62),其中10例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阳性率为45.45%(10/22).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长期随访结果对照,EUS-FNA对消化系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为85.48%.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57.14%,阳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 在消化系占位性病变诊断中,EUS-FNA是一项安全、有效、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在细胞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