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9例手部掌、指骨及皮肤复合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3.5 cm×5.5 cm~4.5 cm×8.5 cm,骨缺损长度3~6 cm。皮瓣切取面积4.0 cm×6.0 cm~5.0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趾或第2足趾末节急诊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末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我院诊治拇、手指末节缺损患者11例11指, 根据患者拇、手指末节缺损部位、面积设计趾或第2足趾末节游离移植修饰性末节再造。患者均采用趾固有动脉-指固有动脉、趾背静脉-指背静脉、趾腹静脉-指腹静脉吻合重建血液循环, 趾固有神经-指固有神经缝合修复感觉。结果末节再造11指均存活。其中1指术后12 h出现静脉危象, 予伤口拆线、局部应用罂粟碱后好转。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 再造末节外观美观, 指腹两点分辨觉为4~6mm, 再造指末节功能满意。足趾供区对行走功能无影响。结论采用趾或第2足趾趾尖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末节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骨折复位克氏针导向钳在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新鲜猪跖骨制作斜形、螺旋形、横形、纵形劈裂骨折,粉碎性骨折,掌骨头颈部骨折等6种常见掌骨骨折模型,应用自行设计骨折复位克氏针导向钳进行复位和克氏针固定,行X线检查各骨折端复位情况.自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们共收治58例掌骨骨折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腕掌侧双通道入路治疗桡尺骨远端骨折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10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于腕掌侧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做纵行切口,进入皮下后向桡侧、尺侧绕过腕管内结构,通过双通道入路来观测桡骨、尺骨远端的暴露情况。 结果 在腕横纹上方3.0 cm水平,桡侧通路牵拉最大横向暴露距离为(3.0±0.29) cm,尺侧通路牵拉最大横向暴露距离为(2.3±0.26) cm,桡侧通路暴露桡骨远端尺侧半效果欠佳,而尺侧通路可以有效暴露桡骨远端尺侧半及尺骨远端。 结论 腕掌侧双通道改良手术入路治疗桡尺骨远端骨折具有可行性,暴露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踇)趾背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手指指腹缺损创面,应用(踇)趾背动脉游离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1.5 cra~3.5 cm×2.5 cm.结果 术后10例皮瓣顺利存活,1例皮瓣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血管探查重新吻合后存活.11例获得随访时间1个月至2年,10例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分辨觉5~8mm,患指捏持正常,供足行走自如;1例皮瓣臃肿,质地偏硬,整形术后外形良好.结论 (踇)趾背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四面解剖法切取桡动脉掌浅支(SPBRA)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18~61岁,平均38.6岁;机器挤压伤23例,机器切割伤8例,电锯伤5例;受伤指别:拇指5例,示指13例,中指11例,环指5例,小指2例.均采用逆行四面解剖法(沿穿支血管的前、后、左、右四面逆向解剖血管至源动脉并切取皮瓣)切取SPBRA游离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0 cm×1.0 cm ~2.5 cm×3.0 cm,平均2.0 cm×2.5 cm.术后门诊定期随访观察皮瓣的色泽、质地、感觉恢复情况及患指和腕关节的屈伸功能.结果 本组36例皮瓣全部成活,无坏死及感染,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观良好,无明显萎缩,患指屈、伸功能正常,腕关节功能正常,皮瓣静态TPD为8~12 mm.结论 逆行四面解剖法操作简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能更好指导初学者顺利切取皮瓣,SPBRA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趾骨背侧骨质的第2趾甲皮瓣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对收治的10例手指甲床全部缺损的患者采用带趾骨背侧骨质的第2趾甲皮瓣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门诊随访观察伤指的末节指骨愈合情况、指甲外形及指关节的屈、伸功能。结果:10例第2趾甲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12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关节移植修复外伤性掌指关节缺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收治的外伤性掌指关节缺损伤患者15例。术前患者完善各项常规检查,行患侧手及关节移植供足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检查,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围手术期严禁吸烟,术前进行床上大、小便训练;亚急诊期患者行创面分泌物培养排除创面感染;二期手术患者术前用延长支架将待移植的关节延长到合适的关节移植间隙。术中对受区清创,止血,探查骨关节、伸屈肌腱、指血管和指神经损伤情况及关节皮肤缺损情况,测量骨关节缺损长度。根据患者受伤情况选择应用自体第2跖趾关节游离移植、自体废弃指的掌指关节移植修复、自体腕掌关节半关节移植修复3种方法进行修复。术后绝对卧床1周,绝对禁烟,保温灯保温;予抗感染、抗血管痉挛、抗凝血、全身支持等治疗;术后2周拆线,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定期拍X线片检查骨愈合情况,骨愈合后拆除克氏针。术后1周对移植关节及携带的皮瓣和患指的血运情况进行观察,并观察是否出现血管危象;术后2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术后12周观察移植关节的骨愈合情况;术后门诊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本组15例外伤性掌指关节缺损伤全部修复良好,术后移植的关节及携带的皮瓣均成活良好,修复的患指血运良好,皮瓣及患指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全部创面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平均(14.5±4.6)个月,移植关节的骨接合端均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性愈合,局部无压痛、无纵行叩击痛、无异常活动。移植的掌指关节活动度:背伸0~10°,屈曲60°~90°(平均75°)。手功能恢复评价优10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 结论自体关节移植修复外伤性掌指关节缺损伤,可良好恢复患指的掌指关节功能,保留患指的完整性,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消毒时采用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辅助抬手,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医护人员协助抬高固定患肢,观察对比两组医护人员的协助时间、手术消毒时间、术后感染率、医源性损伤发生率及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医护人员协助时间(1.00±0.50)min短于对照组(5.00±0.80)min(P<0.05),两组手术消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术后感染的发生;两组医源性损伤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缩短医护人员协助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