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NA结合蛋白(RBPs)参与RNA转录后调控和翻译,它在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等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基于其在肿瘤和神经保护方面的相关研究显示,它是目前研究细胞内RNA调节方式的热点,但对其的机制研究尚不清楚,本文以RNA结合基序蛋白3(RBM3)分子为代表就RNA结合蛋白的基本结构、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与内毒素和C反应蛋白( 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9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受者临床资料。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标准将受者分为细菌组(48例)和非细菌组(50例),比较PCT、内毒素和CRP检测3种方法诊断肾移植术后细菌性肺部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3种方法对确诊肾移植术后并发细菌性肺部感染受者的阳性诊断结果。结果 PCT 检测灵敏度为95.8%,特异度为94.0%;内毒素检测灵敏度为77.1%,特异度为72.0%;CRP检测灵敏度为52.1%,特异度为58.0%。血清PCT检测细菌组受者阳性结果高于内毒素和CRP检测(χ2=7.36,10.04, P均<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对于肾移植术后细菌性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高于内毒素和CRP,可作为肾移植受者是否并发细菌性肺部感染的优选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背驮式肝移植同步脾切除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十年实施背驮式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处理经验进行分析.结果 (1)在手术临床探索期行背驮式肝移植同步脾切除28例,患者术后1个月重度和极重度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5.7%和10.7%;(2)3例极重度感染患者同时并发肝脓肿、脑脓肿和脾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3)在手术临床探索期行背驮式肝移植同步脾切除患者术后1个月和1年的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17.9%比3.4%,P=0.022;35.7%比8.6%,P=O.002).结论 背驮式肝移植同步脾切除可增加患者术后感染率并导致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死亡率.肝移植时应严格控制脾切除指征,延迟免疫抑制剂应用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机械灌注保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发生及对早期移植物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期间44例DCD供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供肾保存方式不同,分为机械灌注组(n=10)和静态冷储组(n=34例),比较两组受者DGF发生情况和早期移植物功能。结果两组供、受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机械灌注组无受者发生功能性DGF,而静态冷储组功能性DGF发生率为32.4%(1/3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68,P<0.05);机械灌注组DGF发生率为10%(1/10),静态冷储组DGF发生率为29.4%(1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P>0.05)。机械灌注过程中肾动脉流量小于60mL/min和阻力系数大于0.5mmHg.mL-1.min-1时,受者发生DGF的概率明显增高。结论机械灌注能有效降低DCD供肾移植受者功能性DGF发生率,是临床维持和修复DCD供肾的重要方法;机械灌注阻力系数和流量可以作为临床评估DCD供肾质量的重要参数,也是判断预后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颅内高压法建立大鼠脑死亡模型,并将爆发式和渐进式颅内高压脑死亡模型进行比较.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0只、爆发式脑死亡组(B组)20只和渐进式脑死亡组(C组)20只,在呼吸机维持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监测大鼠脑死亡状态6 h,实验过程中监测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并比较手术成功率.结果:脑死亡组诱导成功32只,诱导后期动脉压及心率骤然升高后,又逐渐下降,其中B组急剧下降,幅度明显,有5只因动脉压过低剔除研究,而C组下降幅度缓慢;与A组比较,脑死亡组谷值和峰值时动脉压及心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B组70%(14/20)小于C组90%(18/20).结论:应用颅内高压法能成功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脑死亡模型,其中渐进式颅内高压脑死亡模型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些年来,医学和组织工程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制作神经导管材料提供了更多选择。目的:综述神经导管在外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10至2016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神经导管,外周神经",英文检索词为"nerve conduit,peripheral nerve"。结果与结论:制作神经导管的材料,主要分生物型和非生物型2大类,其中生物型主要包括肌肉、羊膜、静脉、小肠黏膜下层等;非生物型材料包括壳聚糖、胶原蛋白、丝素蛋白、聚乳酸、聚己内酯、聚苯胺及硅胶管等。目前,部分材料已被批准进入临床阶段。神经导管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应用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修复缺损的长度受限,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与神经再生不完全匹配,降解速度与神经再生速度不一致,神经导管的生物相容性欠佳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脑死亡状态下大鼠的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采用渐进式颅内加压法建大鼠脑死亡模型;葛根素组,建脑死亡模型后给予葛根素;假手术组,仅做假手术,不建脑死亡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 h和4 h取材,检测血清中ALT,AST,TNF-α和IL-6水平,并做肝脏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葛根素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同组不同时间点比较显示,模型组与葛根素组大鼠上述指标且均呈进行性升高(均P<0.05),在相同时间点上,葛根素组大鼠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与葛根素组肝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葛根素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葛根素对脑死亡状态下大鼠肝脏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