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多巴胺能性MN9D细胞中是否存在μ、κ、δ 3种阿片类受体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为建立吗啡依赖MN9D细胞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培养MN9D细胞后,采用免疫荧光标记观察μ、κ、δ3种受体蛋白表达状态;RT-PCR检测μ、κ、δ3种阿片类受体的mRNA表达;TH免疫荧光标记,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达数量.结果:免疫荧光及PCR结果均显示MN9D细胞中存在μ、κ、δ 3种受体,并且TH阳性细胞的数目明显多于多巴胺能SH-SY5Y细胞系.结论:MN9D细胞中同时存在μ、κ、δ3种阿片受体,可作为吗啡依赖细胞模型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对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建立吗啡慢性依赖大鼠模型,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变化。结果:TH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吗啡依赖时间的延长VTA区内TH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吗啡依赖6周组阳性细胞减少明显。结论:较长时程吗啡依赖大鼠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孤儿核受体神经生长诱导基因B-β(nerve growth factor-induced gene B-β,NGFIB-β)在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相关关系,探讨NGFIB-β在神经细胞迁移分化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结果:NGFIB-β阳性表达在脊髓的发育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动态变化,NGFIB-β阳性细胞显示已经分化的形态。NGFIB-β首先在胚胎13天(E13)脊髓组织的背侧出现阳性细胞,E15可清楚观察到阳性细胞呈"扶梯"样迁移方式从背侧向腹侧迁移,随着发育和细胞的成熟,阳性表达明显减少,成熟脊髓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与PCNA的对比观察表明,两种蛋白分别表达在不同的细胞中,NGFIB-β表达在迁移分化的幼稚神经细胞中,而在有增殖能力的细胞中不表达。结论:NGFIB-β可能在大鼠脊髓神经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迁移分化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核受体相关因子1(nuclear receptor-related factor 1,Nurr1)与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特异性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H)在生后大鼠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明Nurr1与视网膜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关关系。方法: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结果:Nurr1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出现了显著的动态变化,Nurr1阳性产物主要表达在内核层细胞,生后3~7 d达到高峰,之后随着细胞的成熟阳性表达又逐渐减少,成熟的视网膜组织内仅见少量Nurr1阳性细胞,在视网膜神经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分化过程中仅见个别TH阳性细胞。Nurr1与TH的免疫组化双标结果显示两蛋白可以共表达在同一细胞中,但众多的Nurr1阳性细胞不表达TH。结论:Nurr1在大鼠视网膜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及非多巴胺能神经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分化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孤儿核受体神经生长诱导基因B-β(nerve growth factor-induced gene B-β,NGFIB-β)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分化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NGFIB-β在神经细胞分化成熟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成熟大鼠5只,孕12~19d妊娠大鼠(每天5只)、生后1~15d幼鼠(每天5只),处死后取大脑皮层组织,采用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NGFIB-β表达变化。结果 NGFIB-β从孕16天开始在大鼠大脑皮层第Ⅴ、Ⅵ层出现少量阳性细胞,随着发育的进行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生后天阳性表达达到高峰,在Ⅱ-Ⅵ均见阳性细胞,之后随着细胞的分化成熟阳性细胞数目又明显减少,成熟的大脑皮层仅在Ⅴ-Ⅵ层见少量阳性细胞。结论提示NGFIB-β可能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分化过程中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OBE理念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以及效果评价。方法:以OBE教学理念为宗旨对法医病理学课程从教育目标、提升教学设计、改进授课方式、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结果:信息化教学改革后的2016级学生的法医病理学技能整体成绩、综合笔试的整体成绩均明显优于2015级(P<0.01)。结论:以OBE理念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程应激过程中,下丘脑神经细胞是否启动内质网应激,并通过影响HPA轴,引发神经细胞病理性改变,为应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机制提供依据。建立每日束缚固定8 h加冰水游泳5 min的应激大鼠模型,分为1、3、7、14、21 d组及各时间点正常对照组,ELISA检测血清中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硫堇染色观察下丘脑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下丘脑神经细胞中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ATF4和CHOP的表达变化以及采用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系统(MMTC),进行蛋白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糖皮质激素从应激第3天开始显著升高,7 d达到高峰,21 d时又显著性降低;硫堇染色显示随应激时间的延长,下丘脑神经细胞发生水肿,尼氏体消失,细胞固缩浓染的病理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及MMTC法分析显示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的表达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趋势,ATF4和CHOP的表达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显著性增加。应激导致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改变,同时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呈现出显著的动态变化,提示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下丘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神经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easso ciated protein-2,MAP2)、孤儿核受体1(nuclear receptor-related factor 1,NURR1)、拓扑异构酶Ⅱβ(DNA topoisomereⅡβ,TopoⅡβ)在乙醇毒性作用下的表达变化,探讨MAP2、NURR1、TopoⅡβ与乙醇导致的神经细胞分化异常的相关关系。方法:取新生鼠(出生24 h内),75%酒精消毒,断头取脑,分离皮层神经细胞接种于培养板,给予剂量75 mmol/L的乙醇培养3 d、5 d、7 d后,采用免疫荧光观察MAP2、NURR1、TopoⅡβ的表达变化;Fluoro-Jade B荧光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情况。结果:随乙醇染毒时间的延长,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分布较正常对照组稀疏,MAP2的表达发生了变化,以7 d组变化最明显,突起变细变短,阳性表达减弱;NURR1及TopoⅡβ的表达也随乙醇染毒时间的延长,阳性细胞数目及阳性信号表达的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以7 d最为显著。NURR1阳性细胞计数为(9.6±3.5)与正常对照组的(45.2±3.96)有显著差异(P0.05)。TopoⅡβ(55.8±3.77)与正常对照组的(86.2±4.82)有明显差异(P0.05);Fluoro-Jade B荧光标记显示在乙醇染毒5 d组及7 d组均可见阳性细胞。结论:MAP2、NURR1、TopoⅡβ可能参与了乙醇导致的神经细胞分化异常,改变了细胞骨架稳定,最终导致了部分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视网膜发育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凋亡状态。方法:14~20 d胎鼠(E14-20 d)、生后0~15 d幼鼠(P0-15)及成年鼠(P36),取出眼球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观察PCNA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发育早期E14~P7,可观察到有较强PCNA阳性表达,P9时PCNA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15开始未见明显PCNA阳性表达。E18可观察到凋亡细胞,随着发育的进行,凋亡细胞逐渐增多,P7时凋亡细胞数目最多,之后又逐渐减少,成熟的视网膜组织内未见明显凋亡细胞。结论:在视网膜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呈现了有序的动态变化,正是这种有序的增殖和凋亡的平衡才使视网膜最终发育成了正常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应激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和室周核神经细胞的影响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变化,为应激性损伤的机制研究提供病理形态学依据。方法:建立每日束缚固定8 h加冰水游泳5 min的应激大鼠模型,分为1、3、7、14、21d组及各时间点正常对照组,采用硫堇染色观察弓状核、室周核内神经细胞尼氏体变化及细胞形态学改变;TH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和室周核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阳性表达变化,采用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较长时程反复的应激刺激导致了大鼠弓状核和室周核神经细胞细胞质内尼氏体消失及部分细胞固缩。TH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随着应激时程的延长,下丘脑弓状核和室周核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阳性表达数目减少。结论:较长时程的反复应激刺激可导致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和室周核神经细胞损伤及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