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MEK1/2抑制剂PD98059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ox-LDL诱导HUVEC损伤模型并进行PD98059处理,分阴性对照组、ox-LDL组、阳性对照组和PD98059+OX-LDL组;检测抑制MEK1/2对ox-LDL诱导HUVEC损伤的影响.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ox-LDL组LOX-1、pMEK1/2、RhoA、ROCK1、ROCK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增多,细胞增殖能力及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P<0.05);与ox-LDL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PD98059+ox-LDL组LOX-1、pMEK1/2、RhoA、ROCK1、ROCK2、TNF-α和IL-6的释放减少,细胞增殖能力及NO水平增高(P<0.05).结论 PD98059抑制MEK1/2信号通路可降低HUVEC中LOX-1的表达以减轻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
3.
卜晓芬  李骏  朱虹 《重庆医学》2018,(4):436-438,445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对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AFL)肝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诱导的AFL肝细胞分为对照组、脱离乙醇组、甘草甜素组和继续诱导组,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泄漏量、细胞周期变化,以及核受体超家族转录因子γ(PPARγ)、含有“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结构的核转录因子1 (SREBP-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 甘草甜素可以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甘草甜素组细胞内TG水平及ALT、AST的泄漏量、PPAR-γ、SREBP-1和SCAP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甘草甜素可能通过下调PPAR-γ、SREBP-1、SCAP的表达从而减轻体外诱导AFL肝细胞脂肪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颗粒对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模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结合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制备CRS模型,根据实验需要分为6组:2周假手术(2w sham)组、2周模型(2w CRS)组、2周药物(2w CRS-Q)组、4周假手术(4w sham)组、4周模型(4w CRS)组和4周药物(4w CRS-Q)组,2周和4周药物组分别给予芪苈强心颗粒(4 g·kg~(-1)·d~(-1))灌胃治疗2周和4周。ELISA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尿微量白蛋白(UMA)含量;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Cre)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中Ang Ⅱ、Bcl-2和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结果:与sham组比较,2w CRS和4w CRS组大鼠血清Cys-C、血清Cre、血浆Ang Ⅱ、UMA和尿NGAL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中Bax和Ang 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肾组织损伤均严重,肾组织细胞凋亡均明显;与CRS组比较,2w CRS-Q和4w CRS-Q组大鼠血清Cys-C、血清Cre、血浆Ang Ⅱ、尿NGAL和UM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Bax和Ang 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肾组织损伤均有所改善,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苈强心颗粒可抑制CRS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 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病人进行营养筛查,为进一步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70岁的老年病人119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和微型营养评定(MNA)分别评定病人的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同时记录入院时病人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消化功能、有无感染等基本信息,以及前清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肌酐、尿素氮、血清铁等实验室检验指标. 结果:①NRS 2002评估结果为“营养风险”的老年病人有21例,占17.6%;MNA评估结果为“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的老年病人共有42例,占35.3%.②在上述调查中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病人入院时BMI、前清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组.③在上述检测指标中,清蛋白与NRS 2002或MNA的相关性均优于其他指标,且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结论:NRS 2002和MNA均可用于评定老年病人的营养状况,BMI、前清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也可用于辅助评定老年病人的营养状况.在无条件行营养工具筛查时,清蛋白是最佳的营养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骏  喻莉  杨军辉  龙鼎  张远超  卜晓芬 《重庆医学》2015,(4):495-497,501
目的:了解ICU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病原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分析疾病危险因素对CRBSI预后的影响,为早期判断及干预创造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ICU内CRBSI病例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本次调查患者共987例,发生CRBSI者共67例(6.8%),住院期间共死亡24例(35.8%)。67例CRBSI患者共检出8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51.9%),革兰阴性菌36株(44.4%),真菌3株(3.7%)。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APACHEⅡ评分、复数菌性CRBSI是ICU内CRBS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近年来ICU内CRBSI患者病死率仍然较高,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老年、发病时病情程度、复数菌感染是ICU内CRBS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