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华南地区高血压前期的流行情况以及高血压前期不同血压亚组间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设计回顾性研究;应用逻辑回归模型以期发现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地点广东省顺德区域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体检人群资料作为分析内容。研究对象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体检者(年龄≥35岁)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压水...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四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29例高血压病(HT)患者(实验组)及31例非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比例及数量,评价组间差异,并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与血压(blood p...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四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29例高血压病(HT)患者(实验组)及31例非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比例及数量,评价组间差异,并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与血压(blood pressure,BP)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HT)患者与血压正常患者相比,外周血中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比例[(7.917±4.296)‰比(8.18±5.669)‰]及绝对数[(6.971±2.115)×107/L比(7.123±5.387)×107/L]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比例[(1.239±0.669)‰比(1.897±0.859)‰]及绝对数[(1.794±2.244)×107/L比(2.819±4.997)×107/L]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患者的外周pDC数量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成呈正相关关系(r=0.424及0.487,P〈0.05),pDC比例与SBP、DBP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着炎症反应和免疫活化,树突状细胞可能在该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联合监测多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 连续人选因胸闷、胸痛为主诉人院的患者264例(男180例,女84例),年龄64(55~69)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变化,决定是否24 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将所有患者分为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两组.每位患者在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粘附分子(slCAM-1),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7(IL-27)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①急诊CAG组和择期CAG组之间NT-proBNP,hs-CRP,MPO,sCD40L,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生化标记物为NT-proBNP,hs-CRP,MPO,IL-27和CK-MB,建立预测ACS患者危险分层模型,进一步刀切法进行效果预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98.1,提示该模型对ACS患者入院病情变化或发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有助于对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气体信号分子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类型的关系,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冠心病组40例,造影正常对照组17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再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采用硫敏感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2S含量,并用Greiss法测定血浆NO含量,分析不同亚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者血浆H2S、NO含量的差异及H2S、NO与不同冠脉病变类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2S、NO含量为(26.10±14.27)、(44.25±9.71)μmol/L,远低于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的(51.74±11.94)、(53.94±4.3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冠心病各常见亚型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2S含量分别为(23.60±14.41)μmol/L、(19.98±7.52)μmol/L,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38.41±14.53)μmol/L;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O含量为(39.71±6.03)μmol/L,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44.25±9.71)μmol/L(P<0.05)。冠脉双支和多支病变组血浆H2S含量分别为(16.91±7.98)、(18.39±7.78)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的(33.04±15.01)μmol/L(P<0.05);不同支数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血管有闭塞组其血浆H2S、NO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狭窄组(P<0.05)。结论 H2S与NO的代谢异常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中血浆H2S含量的高低与冠脉病变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炎性因子(hsCRP、IL-6以及TNFα)的表达情况,以探讨炎性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患者41例。其中实验组(缺血性脑血管病组,ICVD组)31例,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对照组10例,为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浆IL-6、hsCRP及TNF-α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ICVD组血浆hsCRP、IL-6以及TNFα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 hsCRP=-3.896、tIL-6=-5.081、t TNFα=-2.837,均P <0.001)。结论:ICVD患者体内存在着炎症反应和免疫活化,外周血血浆hsCRP、IL-6以及TNFα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可能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0岁.于2020年5月18日因"反复胸闷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 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身高155 cm,体质量 46 kg,体温 36.5℃,脉搏71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 110/70 mm 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 71 次/ min,律齐,心界向左扩大,第3~4 肋间可闻及 3/6 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及一氧化氮(NO)在冠心病患者和冠脉造影正常者血浆中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对其的影响,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及介入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冠心病组40例,造影正常组17例,采用硫敏感法测定术前血浆H2S含量并用Greiss法测定血浆中NO含量,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后、介入治疗后即刻、术后24h和72h血浆H2S、NO含量,分析冠心病组和造影正常组患者血浆H2S、NO含量的差异及介入治疗后血浆H2S和NO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2S、NO含量远低于造影正常组(P均〈0.01);冠脉双支和多支病变组血浆H2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和P〈0.01)。不同支数病变冠心病患者血浆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血管有闭塞组其血浆H2S、NO含量明显低于单纯狭窄组(P均〈0.05);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狭窄者NO含量明显低于无狭窄者(P〈0.05),H2S含量也低于无狭窄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术对血浆H2S、NO含量无影响,但PCI治疗术后即刻H2S、NO含量显著降低;H2S含量术后24h恢复至术前水平,NO含量术后24h降至最低水平,72h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H2S和NO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及介入治疗后急性血管闭塞及再狭窄的发生,血浆H2S含量的高低与冠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0岁.于2020年5月18日因"反复胸闷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 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身高155 cm,体质量 46 kg,体温 36.5℃,脉搏71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 110/70 mm 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 71 次/ min,律齐,心界向左扩大,第3~4 肋间可闻及 3/6 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33%)高于对照组(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5.7±8.2)mm Hg、(74.1±5.7)mm Hg低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136.3±9.2)mm Hg、(85.7±10.1)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疗效佳,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