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中如何获得安全穿刺道.方法 将近4年108例梗阻型黄疸病例纳入研究,其中恶性梗阻患者95例,良性梗阻1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两步法诊治.第1步穿刺肝门区较粗大胆管造影,显示外周胆管较满意;第2步退出穿刺针,寻找1支较合适外围胆管作为目标胆管穿刺置管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造影、治疗成功,手术成功率100%;肝功能、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或消失.术后新发胆系感染6例(5.6%);胆道出血5例(4.6%);症状性胆汁漏2例(1.9%),腹腔及肝包膜下少量出血2例(1.9%),胰腺炎1例(0.9%),未出现致死病例.结论 熟练的手术技巧,正确的穿刺方法所获得的安全穿刺道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联合腔内隔绝术、联合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Ⅲ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12月腔内隔绝术联合血管旁路移植术2例。全组均为男性。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60.5岁。术前CTA发现1例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15mm,另1例破口在左锁骨下动脉根部。夹层均不同程度逆向剥离延及主动脉弓。手术分期进行先行颈部动脉重建,12h内再行腔内隔绝手术。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2周出院。出院前CTA无内漏发生和支架移位。随访2例,随访时间1个月,无特殊不适。结论腔内隔绝术联合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Ⅲ型复杂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双侧顺行脑灌注在主动脉病变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的脑保护效果.方法 60例主动脉病变行深低温停循环手术病人随机分成顺行脑灌注单侧组和舣侧组,每组30例.于体外循环开始时(T_1)、停循环时(T_2)、脑灌注25 min时(T_3)、脑灌注结束时(T_4)、体外循环结束时(T_5)以及术后1 h(T_6)、6 h(T_7)、24 h(T_8)时抽取右侧颈静脉球鄙血液,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比较两组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T_1~T_3时间点曲组间S-100β和NS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4~T_8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组中楸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较舣侧组高(33.33%对10.00%,P=0.028),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对6.66%,P=1.000).结论 在主动脉病变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停循环25 min内单、舣侧顺行脑灌注效果相当,但超过25 min,双侧顺行腑灌注脑保护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安定镇痛术在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2例择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局麻镇痛组和神经安定镇痛组,各组16例.局麻镇痛组采用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神经安定镇痛组采用眯达唑仑0.04 mg/kg、芬太尼1μg/kg、氟比洛芬醑1 mg/kg静脉给药.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氧的变化,记录疼痛程度和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结果 局麻组恶心、呕吐7例,心率、血压变化>20%12例,SPO2下降12例,术中疼痛剧烈而不能耐受手术者2例.神经安定镇痛组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SPO2下降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心率变化>20%1例,术后呕吐眩晕1例.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患者,与局麻镇痛比较,神经安定镇痛能提供更好的手术麻醉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评价纤维素-大豆蛋白混合膜与内皮细胞的生物相容性,为其作为人工生物支架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内皮细胞株ECV304与不同组分、碱处理前后的纤维素-大豆蛋白混合膜共培养,分别以四氮甲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以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单纯纤维素组相比,ECV304在纤维素-大豆蛋白混合膜上生长良好,大豆蛋白加入到纤维素膜中显著提高了ECV304的细胞活力;在碱处理后的混合膜表面,细胞长出许多足突伸入膜孔隙,明显促进细胞在膜表面粘附。结论:初步表明纤维素-大豆蛋白混合膜与内皮细胞ECV304生物相容性良好,在血管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6.
严格控制血糖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格控制术后血糖对心瓣膜置换术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行二尖瓣或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患者240例,男150例,女90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53.33岁。根据胰岛素给药时间和血糖控制的程度不同,将24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21例,术后给予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对照组:119例,当血糖超过11.1mmol/L时,给予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6.1~11.1mmol/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情况、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无住院死亡。术后实验组伤口并发症发生率(3.31%vs.10.08%,χ2=4.430,P=0.035)、机械辅助通气时间(9.02±2.73hvs.10.01±3.58h,t=2.280,P=0.024)、白细胞计数下降至正常时间(11.04±3.16dvs.12.05±3.76d,t=2.168,P=0.031)、住院时间(13.49±3.81dvs.14.51±4.02d,t=2.017,P=0.045)和术后第3d中性粒细胞计数(0.82±0.04vs.0.84±0.05,t=2.644,P=0.009)较对照组均减少或缩短;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住ICU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控制术后血糖能降低心瓣膜置换术患者伤口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使用,从而提高疗效、降低总体医疗费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55岁,因"乏力纳差2月"在外院就诊,当地医院查肾功能指标尿素氮29.8mmol/L、血肌酐816μmol/L,血红蛋白71g/L;双侧肾脏彩超示:左肾大小7.7cm×3.9cm、右肾大小7.5cm×3.5cm;血压162/100mmHg;否认既往糖尿病、高血压、乙肝、结核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49岁,2017年3月14因"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3个月,呼吸困难半月"入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患者3个月前因血液透析长期置管流量差改为腹膜透析,起初行1. 5%腹透液2 000 m L,每日4次,留腹4 h,每次超滤约800 m L。随后超滤量逐渐减少,在当地医院改为2. 5%腹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