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PH)的发生率及可能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在该院呼吸科住院的川西高原地区的COPD患者26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分级:GOLDⅠ级92例,GOLDⅡ级116例,GOLDⅢ级39例,GOLDⅣ级14例。患者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收缩压(PASP)≥40mm Hg(1mm Hg=0.133kPa)拟诊为PH。结果 PH发生率为29.88%。Ⅰ级PH发生率为19.57%,明显低于Ⅱ级的34.48%和Ⅲ~Ⅳ级的3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P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血氧饱和度、B型钠尿肽、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存在相关关系(r=-0.297、-0.303、0.255、0.302、-0.336、0.39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EV1%、MPV为PH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原地区COPD患者中PH发生率较高,FEV1%较低、MPV较高的患者更易发生PH。  相似文献   
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lymphadenitis,HNL)又称Kikuchi病[1]或Kikuchi-Fujimato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非肿瘤性淋巴结疾病,好发于青年人,伴高热、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多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临床上常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等,误诊率约40%[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1(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和肺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年龄、性别、吸烟史匹配的115例COPD患者和94例健康对照者的外显子7上rs1048943和内含子1上rs4646421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115例COPD患者外显子7rs1048943位点A/A、A/G、G/G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是39.1%,53.1%,7.8%,而对照组分别为56.4%,39.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含子1上rs4646421位点C/C、C/T、T/T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7.0%,51.3%,21.7%;而对照组这三个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4.5%,53.2%,2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正常者即对照组与COPDⅠ级患者、COPDⅠ级与Ⅱ级患者、COPDⅡ级与Ⅲ级患者、COPDⅢ级与Ⅳ级患者之间基因型分布进行比较,rs1048943位点P值分别为0.294,0.718,0.052,0.405;rs4646421位点P值分别为0.808,0.366,0.301,0.356.结论:CYP1A1外显子7rs1048943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西南地区汉族COPD患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造血细胞激酶(Hck)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相互关系。方法 PCR法分析120例汉族COPD患者(COPD组)和100例汉族正常人(对照组)Hck 8,656-insertion(I)/deletion(D)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COPD组与对照组均存在Hck 8,656-I/D基因多态性,两组间的基因型频率分布为8,656-I/D(38.3%,34%),8,656-I/I(1.7%,5%),8,656-D/D(60%,6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8,656-D(79.2%,78%),8,656-I(20.8%,22%),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汉族人群中存在Hck 8,656-I/D基因多态性,但这种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我国汉族COPD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全球范围来看,结核至今为止仍然是传染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我国是全球结核的高负担国家之一,2010年我国最新结核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59/10万.2010年新发结核病例100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大约5%发生结核性胸腔积液(, T PE),T PE易于形成结核性脓胸、胸膜肥厚、支气管胸膜瘘等,使肺功能明显减退,对患者危害极大,但其诊断却很困难。  相似文献   
6.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 alveolar carcinoma,BAC)是一类少见的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占全部肺癌的2%~4%[1]。根据WHO 1999年的定义,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 alveola carcinoma,BAC)是腺癌中的一个亚型,具有沿肺泡结构鳞片状扩散的特点,而没有基质、血管、胸膜的侵犯,  相似文献   
7.
目的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是引起多种气道急性炎症损伤的主要因素,但其在气道急性炎症中的损伤进程仍缺乏相关研究。方法本实验利用革兰阴性杆菌类致病的抗原物质脂多糖(LPS),经大鼠气管内滴注模拟气道急性炎症损伤,分析测试LPS滴注后2、4、6d主要炎症指标的变化(包括形态学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炎性因子水平测定)。结果LPS刺激后,气道炎症细胞浸润显著,BALF细胞总数以及分类计数均明显增加,BALF中TNF-alpha、IL-1beta、IL-8含量明显升高,以上变化均在LPS刺激后第2天达到高峰。结论LPS诱导的急性气道炎症的早期损伤可能主要由TNF-alpha介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造血细胞激酶(Hck)基因多态性与COPD相关性。方法 PCR法分析120例汉族COPD患者(COPD组)和100例汉族正常人(对照组)Hck-627 G/T、8,522 C/T、17,562 A/G、21,528 T/G、33,367 C/T基因多态性。结果 COPD及对照组均未发现21,528 T/G、33,367 C/T多态性,两组均存在-627 G/T、8,522 C/T、17,562 A/G多态性。其中,-627 G/T基因型在两组间频率分布为G/G(60.8%,80.0%)、G/T(37.5%,19.0%)、T/T(1.70%,1.00%);等位基因为G(80.0%、89.5%)、T(20.0%,10.5%)。两组间基因型(G/T)及等位基因(T)频率分布差异显著(P<0.05)。结论我国汉族人群Hck-627 G/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OP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TB)和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在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两者在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诊或待排结核的68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采用T SPOT.TB和TST试验,比较二者对结核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似然比(LR+)和阴性似然比(LR-).结果 68例疑患结核患者确诊结核48例.T SPOT.TB实验在敏感性、特异性、PPV、NPV等方面显著优于TST(P<0.05);T SPOT.TB的LR+值明显高于TST,LR-值明显低于TST.结论 T SPOT.TB检测是诊断结核的快速敏感方法,显著优于结核菌素试验(TST),更适于作为结核筛检试验,在结核疾病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