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按摩的方法治疗造模的软组织损伤家兔。观察了损伤和按摩前后脑脊液中Trp、5—HT和5—HIA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损伤后TrP和5—HIAA含量明显升高。说明损伤可以减少中枢5—HT的合成代谢和增强中枢5—HT的分解代谢。按摩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提示中枢5—HT可能是参与对抗损伤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大鼠胰岛素受体(INSR)后水平的作用。方法 ^3H、^14C双标记放免法和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观察针刺对NIDDM大鼠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以及脂肪细胞基础状态和低浓度胰岛素激活时葡萄糖摄取的影响。结果 NIDDM大鼠FBS、FINS、C.P水平显高于正常大鼠;而IAI、脂肪细胞基础状态和低浓度胰岛素激活时葡萄糖摄取明显低于正常大鼠水平。针刺后NIDDM大鼠FBS、FINS及C-P水平明显降低,而IAI、脂肪细胞基础状态和低浓度胰岛素激活时葡萄糖摄取明显回升。此外,脂肪细胞基础状态和低浓度胰岛素激活时葡萄糖摄取能力与FBS、FINS和C-P水平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结论 实验NIDDM大鼠胰岛素靶细胞葡萄糖摄取减少是其受体后缺陷而产生胰岛素抵抗(IR)的重要原因。针刺提高NIDDM大鼠靶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可能是针刺治疗NIDDM,改善IR,从而调节异常内分泌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电针对大鼠丘脑背内侧核痛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D是否参与电针和内脏痛信息的传递。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和内脏痛对大鼠MD诱发放电的影响;电针对内脏痛刺激诱发的大鼠MD确放电的影响,并均以外踝为非穴位对照。结果:电针和内脏痛均可在MD引导出诱发放电;电针可明显抑制内脏痛诱发的MD痛放电,并具明显的穴位特异性。结论:MD不仅接受针刺信息的传递,也接受痛信息的传递,并且在针刺镇痛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灸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采用针灸为主和针灸减肥仪辅助治疗的方法治疗11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112例经1疗程治疗,有效率为85%;845例经2疗程治疗,有效率为92%;43例经3疗程治疗,有效率为98%。针仪结合疗法的疗效是疗程长者优于短者,男性优于女性,年龄轻者优于工者,肥胖度轻者优于重者,病程短进优于长者,实证者优于虚证者,无并发症者优于有并发症者,无肥胖家族史者优于有肥胖家族史者。提示,早  相似文献   
5.
针刺影响单纯肥胖病患者血浆酪酪肽水平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斌  袁锦虹  刘志诚  陈梅  王欣君 《中国针灸》2005,25(12):837-840
目的:观察钎刺减肥过程中血浆酪酪肽(PYY)的变化,以了解其与减肥效应的关系.方法:临床针刺治疗34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3个疗程,治疗前后测量体质指数(BMI)、脂肪百分率(F%),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放免法测定血浆PYY,生化比色法测定血脂、血糖,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8.23%,针刺可提高患者降低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AI,t=-5.103,P=0.000)和PYY水平(t=-4.195,P=0.000),但变化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水平(r=0.058,P=0.745).结论:调节PYY可能是针刺减肥取得疗效的途径之一,但其与改善肥胖机体的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胰岛素抵抗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灸减肥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疗效确切而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方法多样.因此对其临床概况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学术思想分别进行了综述,并对针灸减肥临床现状作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肥胖临床方案制定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徐斌  刘志诚  张中成 《中国针灸》2004,24(2):130-133
笔者以课题组多年针刺治疗肥胖症的临床和机理研究资料为主,结合相关针灸临床报道和肥胖症临床及机理研究的进展,从针刺治疗肥胖的治疗对象选择、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进行穴位选择、刺激量的掌握及针刺减肥体重变化的特点4个方面,论述了制定针刺治疗肥胖临床方案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以期总结和探索针刺治疗肥胖的临床规律,推动针刺治疗肥胖规范化临床方案的早日建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即刻效应。方法选择2003-06/2004-03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减肥专家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35例,男3例,女32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辨证取穴,用6.7~10.0cm或10.0cm以上毫针,针后得气,间隔10min行针1次,实者以泻法为主,虚者多用补法,寒者可加温灸。隔日1次,每次留针或灸均30min,12次为1个疗程。测定针灸治疗前和治疗30min后患者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应用Biodynamics310人体体成分仪测定静息代谢率、体质量、体脂百分率、体脂重、瘦体质量、生物电阻及阻抗。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单纯性肥胖症患者3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针灸治疗30min后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收缩压、脉压差均明显上升,基础代谢率明显下降(P<0.01);体质量、体脂百分率、体脂质量、生物电阻及阻抗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舒张压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灸减肥的即刻效应是非常明显的,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5例肥胖T2DM患者,采用针灸疗法,辨证选穴,比较针灸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S)、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体质量、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肥胖度和体脂百分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BS、FINS、Homa-IR显著降低,ISI显著增加,总有效率为71%;体质量、BMI、肥胖度和体脂百分率也显著降低.结论:针灸对2型糖尿病早中期具有较显著的降糖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肥胖T2DM患者具有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肥胖大鼠下丘脑神经肽Y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对肥胖大鼠下丘脑和血浆食欲刺激因子神经肽Y含量及下丘脑神经肽Y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3/2002-08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实验室进行。①选用刚断乳SD雄性大鼠100只。将大鼠100只分2种饲料饲养:20只用普通饲料(实验鼠全价饲料,子卯牌,江苏省卫生厅药事干部培训中心、江浦实验动物饲料厂配制,江苏省药检所科协监制)喂养16周,另80只用自制高脂饲料(用改进后的高脂饲料,其配方质量分数为:普通饲料0.60,猪油0.12,蔗糖0.05,奶粉0.05,花生0.05,鸡蛋0.1,麻油0.01,食盐0.02)喂养16周。②选用以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中的12只作为正常组;选用24只肥胖大鼠,按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12只。针刺组:针刺治疗前每日将所有大鼠放入自制的大鼠固定器中适应10min,连续3d。3d后,进行针刺治疗。取穴:后三里,内庭,用32号长1cm的美容针刺入约0.5cm,后三里用平补平泻法捻转运针1min,内庭用泻法捻转运针1min,然后接通G6805型电针治疗仪,采用频率为10Hz、强度为1.5V的连续波,以大鼠下肢出现轻微节律的抽搐为度。针刺每次10min,1次/d,两侧穴位交替使用。连续治疗14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日同时放入固定器中适应10min,持续14d。③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计算Lee’s指数[3√体质量g/体长(cm)×103];称量各组大鼠附睾、肾、心包周围脂肪及肝、肾质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和下丘脑神经肽Y含量;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NA印迹试验测定下丘脑神经肽YmRNA表达水平。④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两两比较用方差分析。结果:根据实验需要,进入结果分析大鼠36只。①血浆神经肽Y:模型组和针刺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0.05),针刺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②下丘脑神经肽Y,脑与血神经肽Y之比: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5)。③下丘脑神经肽Y基因表达: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1.45±0.57,0.40±0.10,P<0.01),针刺组明显低于模型组(0.35±0.12,P<0.01),针刺组与正常组相近(P>0.05)。④RNA印迹试验与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的结果是一致的,下丘脑神经肽YmRNA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与正常组差异不明显(P>0.05)。⑤体质量和Lee’s指数: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针刺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⑥附睾周围、肾周、心包周围脂肪组织量、肝肾质量:肥胖组和针刺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0.01);针刺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结论:针刺可显著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及外周血和中枢神经肽Y的含量,抑制下丘脑神经肽Y的基因表达,这可能是针灸减肥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