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型、危重型(以下简称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省某定点医院2020年1—4月重症隔离病区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病例组,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62例危重症COVID-19患者。其中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0例,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2例。62例患者中14例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2.6%;10例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16.1%,分别为耐碳氢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4例,耐碳氢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6例;合并非多重耐药菌或真菌感染共9例(11株)。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例组中心静脉置管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使用抗菌药物种类≥4种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抗菌药物使用种类≥4种(OR=17.104,95%CI:1.805~162.033),清蛋白为保护因素(OR=0.834,95%CI:0.709~0.982)。结论 危重症COVID-19患者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清蛋白水平,有利于预防与控制危重症COVID-19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管理模式在瘢痕子宫妊娠后阴道分娩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9月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后阴道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分段式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给予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及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10.3h±2.3h)、产时出血量(151.6mL±30.7mL)、产后焦虑(4.4分±2.3分)低于对照组的(13.5h±3.2h)、(296.6mL±74.3mL)、(6.2分±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和床褥感染率分别为84.44%、17.78%、4.44%,对照组分别为68.89%、35.5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8.65分±0.66分)低于对照组(9.35分±0.68分,P0.05)。[结论]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瘢痕子宫妊娠后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改善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探究外伤性白内障最佳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例。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治疗的80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基于病床单双号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而言,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脱盲率较高,并发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置入+压脉带暂时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法应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中采用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置入+压脉带暂时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法。结果本组病例均能有效止血、血压上升,生命体征逐渐平衡,无肠粘连、肠嵌顿、子宫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疗效可靠,避免切除子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防治的意义。方法 120例为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患者,术中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60例,未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60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结果结扎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均比未结扎组明显减少。结论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对防治前置胎盘剖宫产大出血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药物分析是我国规定药学相关专业设置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建立的,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药物分析实验课是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平台,是运用各种分析技术检验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实践过程。文章概述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药物分析实验课存在的问题,以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含量为例,从课前理论知识和实验的预习、课中仪器的讲解、课后实验报告撰写及相关实验设计、实验考评四个方面阐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的应用,为药物分析实验课及其他实践型实验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灵敏的能同时分离测定防己及其制剂中防己诺林碱和防己碱的非水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采用非水毛细管电泳法,缓冲体系50 mmol·L-1醋酸铵-1.0%醋酸-20%乙腈的甲醇溶液,熔融石英毛细管(75 μm×50.0 cm),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214 nm,阳极进样。结果:防己诺林碱和防己碱在1.00~500 mg·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迁移时间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9%和0.59%,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3%和1.9%;峰面积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5%和4.9%,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和5.6%。防己中防己诺林碱和防己碱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和105%,风痛安胶囊中防己诺林碱和防己碱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6%和98.7%。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防己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盐酸酸性条件下,美洛昔康与高锰酸钾发生化学发光反应,甲醛对此发光体系有强烈的增敏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美洛昔康胶囊含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得的线性范围为1.0-20.0μg/mL,检测限为25.6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1%。常见药物赋形剂对本法没有干扰,方法用于美洛昔康胶囊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黄芪赤芍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赤芍对大鼠肝纤维化纤维形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以40%四氯化碳和5%乙醇制备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后,黄芪组、赤芍组、黄芪赤芍组分别给予黄芪提取物、赤芍提取物和黄芪赤芍合剂干预后,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醇(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醇(AST)、透明质酸醇(HA)、层黏蛋白(LN)水平;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中LN的表达情况。结果黄芪赤芍组与其他组相比较:血清AST、ALT、HA、LN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的LN表达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结论黄芪赤芍合剂可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减少LN的产生南美。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本课题组对2001届~2004届毕业生的有关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良好。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道德品质、专业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及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反馈,进一步完善了经常性的反馈渠道和评价体系,为今后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