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探讨慢性肾病湿热蕴结病因病机的演变规律。湿热蕴结贯穿慢性肾病的始终,而湿热蕴结日久,会导致痰瘀互结、络脉阻滞,同时也易耗伤正气。因此,对于慢性肾病的治疗,必须同时从清热利湿、调畅气机、活血化痰通络、补益正气入手,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抗化疗呕吐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化学药物治疗癌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被公认为是治疗癌症的三大手段(手术、放疗、化疗)之一。然而,由于癌症患者体质较差以及对化疗之耐受性降低,加之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器官也受到损害,造成化疗患者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主要有:(1)炎症反应;(2)骨  相似文献   
3.
<正>李东垣是"补土派"的创始人,在他所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4部著作中,有40多处提到"阴火"。但他对阴火的概念交待得不够确切,有时指心火,有时指肾火,有时又指脾火、胃火、肝火、肺火、经脉之火、五志之火、实火、虚火、相火、下焦包络之火、七情之火等。上述这些繁杂不同的说法,造成了后世学者对其"阴火论"学术思想认识的不同。正确理解李东垣"阴火论"学术思想,对全面准确把握和深入研究李东垣整个  相似文献   
4.
正里热实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掌握治疗里热实证行之有效的方法非常必要。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主张用"清透滋"三法治疗温病,在其学术思想指导下,我们不仅应用清透滋三法治疗温病,更将清透滋三法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里热实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李士懋教授清透滋三法治疗里热实证的经验进行整理如下。1清法清法就是直折火热,将火热消于无形之中。李士懋教授说:"既有热邪,故当清之。此即热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α,HIF-1α)在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经病理组织确诊的78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病灶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VEGF、HIF-1α蛋白表达情况,记录患者临床特征.对比乳腺癌患者的病灶组织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VEGF、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对比不同临床特征的乳腺癌患者病灶组织中VEGF、HIF-1α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病灶组织中VEGF、HIF-1 α蛋白阳性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病灶组织中VEGF、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病灶组织中VEGF、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病灶组织中VEGF、HIF-1α蛋白对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评估价值的AUC分别为0.723、0.727,均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VEGF、HIF-1α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检测病灶组织中VEGF、HIF-1α蛋白阳性表达有助于评估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6.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医家们的医学行为和思想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如今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通过文献挖掘分析的形式,归纳和总结了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就宋明理学对宋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张从正及朱丹溪的影响,以及对明清时期著名医家张景岳、赵献可、孙一奎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存...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及其临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 ,惜多囿于驱蛔、下利 ,乃小视其用。乌梅丸对于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故探讨寒热并用之偶方乌梅丸及其所主病证 ,十分必要。1 历代医家对乌梅丸证病机的认识《伤寒论》厥阴一篇 ,病理深遂 ,最难疏解。乌梅丸为厥阴篇之总方 ,历代医家皆喜研习 ,其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1 .1 安蛔论 :蛔虫有“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的特性 ,而乌梅丸酸苦辛同用 ,治疗蛔厥确有良效 ,因而后世奉为治蛔良方。然而据此把乌梅丸作为治蛔的专剂 ,则失之局限。陈元犀曰 :“此为厥阴之总方 ,注家第谓蛔…  相似文献   
8.
冯瑞雪  张再康 《新中医》2002,34(12):57-58
1 凉血解毒治丹毒 王某,女,11岁,2002年1月2日初诊。患者1月前右下肢胫前部突发红肿,色如涂丹,直径约5cm,与正常皮肤界限分明,抗生素治疗无效。诊见:无发热,颜面潮红,舌红、  相似文献   
9.
析张锡纯论汗的学术思想冯瑞雪,张再康(050091)张锡纯对汗出的机理认识深刻,因而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1]揭示了“测汗”的重要性并确立了独特的发汗方法与原则,对汗证的治疗也独具手眼。1遵经旨,阐明汗出机理为“阴阳和”《内经》谓“阳加于阴谓之汗”...  相似文献   
10.
历代本草皆盛赞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有疮家圣药之称。然鲜有论其发汗及疏理气机功效者。近代临床大家张锡纯独具慧眼,提出连翘有发汗之功,且能疏肝理气。张氏谓:“连翘诸家皆未验其发汗,而以治外感风热,用至一两,必能出汗,且其出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绵长。曾治一少年风温初得,俾单用连翘一两煎汤,彻夜微汗,翌晨病若失。”又“连翘善理肝气,既能舒肝气之郁,又能平肝气之盛。曾治一妇,年过七旬,……每剂加连翘四钱……,自服此药后不但病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