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四岁。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不伴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尿急、尿频尿痛,无血尿。检查Th6℃,p8o次/分,H20次/分,BP13/10kPa。心肺无异常,右肾区轻叩痛,末们及肿块。B超:右肾囊肿。CT扫描:右肾上极见一巨大低密度病变,边缘清楚光滑,大小约为12cmxllcmxllcm,CT值约10Hu-17Hu,病变下部密度增高,CT值约4()H,右肾受压下移。增强扫描病变未见强化。CT诊断,右肾囊肿并囊肿内出血。入院后在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术,抽出陈旧性出血约1000Inl。穿刺后gd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前瞻性单盲临床研究,观察自创的"器械过伸运动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屈伸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11月在本院强直性脊柱炎专科门诊就诊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在服用同样维持药物的前提下,1组进行使用器械运动疗法的功能训练,1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以后观察2组患者脊柱功能活动度指标(指地距,枕墙距,脊柱长度,Schober指数)、Dougados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功能指数和腰背肌肌力,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个月后自身前后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器械过伸运动疗法"在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活动度方面有一定临床疗效;能够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Dougados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功能指数,明显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背肌的肌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脊柱畸形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济南市中老年人群饮水及膳食结构差异,研究水摄入和其他膳食因素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5个区50~75岁确诊的107例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异常组)和127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称量器具进行饮水量的调查,由研究对象记录连续4 d每天每次饮水量和饮水种类;食物水来源调查采用24 h膳食回顾和称量法收集食物种类、数量。结果研究对象总水摄入量约55.8%来源于饮水,44.2%来源于食物,男性、女性的饮水量和总水摄入量均低于成年人群适宜摄入量。血脂异常组的饮水、食物水分、总水摄入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能量摄入>2 000 kcal/d、总水摄入量<1 900 m L/d可使血脂异常患病的危险性增加,优势比分别为11.277、2.992,总水分摄入量>2 400 m L/d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OR=0.166)。结论性别、肥胖、膳食能量摄入水平、水摄入量与血脂异常症的发生有密切关联;总能量摄入过多和水摄入不足是血脂异常症的危险因素,高危人群和患者应控制能量并保证充足的水摄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临床检查过程中一次给药同时进行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形的可行性。方法整理我院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形检查患者36例,在患者检查的过程中同步进行两种检测,同时对患者进行两种方法的分别检测,观察患者在检查完成之后的临床差异性。结果患者使用分开检查及合并检查之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符合度较高,在临床结果的比较当中差异不大,从临床可行性方面来看,同步进行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形检查的操作性较强。结论在临床CT增强扫描及静脉肾盂造形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临床结果与分开检查的结果相同,在临床检查当中可以进行合并检查,提高患者的检查效率,减少患者的临床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兔肝动脉插管技术难度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固定于自制木质平板手术台上行CT增强扫描,获取动脉期腹腔干和腹主动脉信息,CT多曲面重建获取腹腔干及其下层面腹主动脉间夹角;采用改良固定方式固定30只实验兔并获取腹腔干和腹主动脉间夹角。比较两种固定方式下兔腹腔干和腹主动脉夹角的差异。将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改良固定方式固定兔,行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对照组兔固定于木质平板手术台行肝动脉插管,获取并比较两组实验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板固定方式下腹腔干和腹主动脉间夹角为117.93°±13.42°,改良固定方式下夹角为144.40°±14.76°(P<0.05);对照组肝动脉插管手术成功率为66.7%(10/15),实验组为100%(15/15)(P<0.05);对照组血管夹层发生率为26.7%(4/15),实验组为0%(P<0.05);对照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504.40±47.25) s,实验组为(88.87±14.99) s(P<0.05)。结论?改良固定方式可改变兔腹腔干和腹主动脉夹角,有效降低肝动脉插管的技术难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操作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党和政府已逐步形成了相关政策。条形码标签作为医疗耗材管理的一种手段在浙江省已经实行了数年,如何规范的使用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朱峰  冯建  杨慧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10):937-938
随着医疗单位国际交流的深入,互派留学生的增加,留学生带教师资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制约扩大留学生规模的主要因素。文章对留学生教学师资力量不足、语言沟通障碍等方面对医学留学生带教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全面采用一步制粒技术,提高中药工业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粒是多数固体制剂(如片剂、颗粒剂、散剂)必不可少的工序,常用制粒方法为湿法、干法、喷雾干燥法。在我国制药行业,尤其是中药制药行业,数十年来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弊端极多的湿法制粒工具“三件宝”———槽式混合机、摇摆制粒机、烘房或卧式沸腾干燥器。而在国外的固体制剂设备里就很难见到其踪迹了。国外先进的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喷雾干燥制粒(一步制粒)等工艺设备引进国内已有20多年,但在中药工业的推广普及极为缓慢艰难。本公司以固体制剂为主导剂型,年产销薄膜包衣片60多亿片,颗粒剂6 000多吨,每天颗粒制备量达30 t,也…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祖细胞的体外扩增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在体外扩增特性。方法:利用磁性活化细胞分选系统(MACS)系统富集CD34+细胞,在相同条件下与同批的单个核细胞(MNC)、CD34+和CD34-混和细胞进行对照培养,比较EPCs体外扩增效果。另外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传代培养对细胞分化、扩增动力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细胞免疫化学和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定性定量分析。结果:MNC培养、CD34+和CD34-细胞混和培养明显高于CD34+细胞单独培养EPCs扩增率(P<0.05),一旦细胞形成线索样结构行传代培养明显低于未传代的细胞凋亡(P<0.05)。VEGF对细胞凋亡(P>0.05)无明显影响,这些分化的EP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D34、vWF、KDR、CD31阳性,并且吞噬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培养7d流式细胞检查CD34+、AC133分别占贴壁(AT)细胞的68.2%±6.3%(n=6)、57.2%±9.8%(n=6)。结论:MNC培养、CD34+和CD34-细胞混和培养提高了EPCs扩增率,早传代使凋亡率明显降低。VEGF对EPCs体外扩增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R与CT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闭合性胸部创伤76例,所有病例均进行DR和CT检查,了解最终诊断与DR和CT检查阳性率。结果肺挫伤DR阳性率82.89%、CT阳性率96.05%;肋骨骨折DR阳性率93.42%,CT阳性率90.78%;肺撕裂伤DR阳性率27.27%,CT阳性率72.72%。结论闭合性胸部创伤中DR检查虽然敏感性、特异性差,但具有简单易行、费用低廉优点,仍是创伤早期筛查中主要方法,CT具有扫描敏感性高,对普通X检查不能明确应者应急早进行CT检查,以便快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