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电子耳蜗是一种替代人内耳功能的电子装置.本文基于电子耳蜗听觉仿真模型理论,通过分析电听觉和人耳听觉的差异,改进了原有的CIS语音处理算法的语音合成方法,使之更加贴近和符合临床上电子耳蜗植入者的实际听觉认知效果,并初步进行了听觉仿真试验及正常人听辨测试,结果证实了改进后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声调曲线可以用基音频率轨迹来表示。传统的基频曲线平滑算法主要是中值平滑和线性平滑,这两种算法都不能有效去除基音频率中的连续错误点。本文提出可变阈值的基频曲线平滑搜索算法,根据基频点的分布选择不同阈值,得到更精确的基频曲线,且运算简单快速。分别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二次曲线拟合的孤立音节声调识别实验均表明,这种算法相比传统的中值平滑和线性平滑算法识别正确率明显提高,对提高聋儿计算机汉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电子耳蜗语音处理主流算法的效果比较和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耳蜗作为一种帮助全聋患者恢复听觉的电子设备,已日益成为耳科学和康复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它依靠电脉冲直接刺激患者的听神经使患者恢复听觉,是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和电子学相结合的产物。本文着重介绍了电子耳蜗的结构、语音处理最新算法、各种产品和算法临床效果比较以及该领域研究热点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DDS(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芯片AD9833的电子耳蜗无线传输模块电路。首先描述了该模块的硬件组成原理,并对其中的SPI接口、DDS调制以及功率放大电路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次介绍了该模块的软件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样的无线传输模块,简化了电子耳蜗电路设计,同时还保证了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6.
电子耳蜗是目前唯一能使重度聋和全聋患者恢复听觉的医学装置,研制价格适中、基于汉语特征的电子耳蜗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本文以新型DSP+ARM双核低功耗处理器OMAP-L137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款电子耳蜗体外语音处理器原型,包括核心处理器单元、音频单元、SDRAM、NAND Flash、USB2.0 OTG接口、无线发射接口等模块.它实现了语音实时采集、连续交替采样算法处理,并根据刺激模式形成相应的刺激脉冲参数帧序列,发送到无线传输模块.通过对本系统和电子耳蜗无线传输模块、刺激电路进行联合调试,对语音采集、算法处理以及无线发射接口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利用激光诱发神经冲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归纳整理了近7年来激光在刺激听神经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激光诱发耳蜗内听神经冲动的研究、激光参数和神经组织特性对激光诱发耳蜗听神经冲动的影响,并对激光诱发听神经冲动的安全性、多通道激光刺激、扩大激光刺激参数的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多通道电子耳蜗产品在安静环境下取得了很好的言语识别效果,然而在混叠语音条件下,使用电子耳蜗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快速下降.通过在混叠语音条件下的听觉仿真试验,研究了不同算法对声音信息的传递效果,得出了频率信息对于混叠语音识别效果的重要影响,并借此提出要研究更有效的电子耳蜗语音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9.
电子耳蜗通过将声能转换成电能,直接刺激耳蜗内残余的听神经纤维来恢复重度聋患者的听觉.本文基于电子耳蜗听觉仿真模型理论,建立了电子耳蜗N of M算法的听觉仿真模型.并通过这一模型在不同条件下与传统的CIS算法进行了听觉仿真试验的对比.从试验的结果得出:具有频带选择特性的N of M算法较之传统的CIS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特性.最后对此类算法进一步的改进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