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重组人甲胎蛋白基因顺式调控元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6种含有人甲胎蛋白(AFP)基因启动子、增强了和/或沉寂子不同组合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3种人肝癌细胞系及1种肺腺癌细胞系,测定瞬时表达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6种重组人AFP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在AFP阳性肝癌细胞均具有特异启动活性,而在AFP阴性的肝癌细胞和非肝癌细胞无启动活性。在这6种重组人AFP顺式元件中,以2.2kb的调控元件(去除了AFP基因沉寂子。保留其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启动活性最高,从而为下一步的靶向性肝癌基因治疗提供了较理想的肝癌细胞特异性启动元件。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30 mg三硝基苯磺酸(TNBS)+0.25 ml体积分数为50%乙醇制成大鼠慢性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然后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注入7 mg/kg IL-1ra,进行实验性治疗,以静脉注入3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作为治疗对照,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病变结肠组织学变化,测定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改变,以原位杂交法观察结肠道组织IL-1β和IL-8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均出现粘膜下充血、水肿、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粘膜溃疡和隐窝脓肿,以致炎后3 d为著,7 d后减轻,21 d基本恢复正常.模型组二次致炎后上述表现再次出现.整个炎症期均有IL-1β mRNA表达,而IL-8 mRNA表达出现于致炎后3 d.两种白细胞介素mRNA的表达部位均主要在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的单核巨噬细胞,但在致炎后3 d内,IL-1β mRNA在肠上皮细胞也有表达.IL-1ra治疗后3组大鼠结肠炎症均明显减轻,伴随相应的MPO下降和SOD上升,两种白细胞介素mRNA的表达均未检出.结论IL-1β和IL-8参与了实验性结肠炎发病过程,IL-1ra对实验性结肠炎有预防性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系探讨甲胎蛋白特异启动元件介导的靶向性肝癌基因治疗.方法将2.2 kb的重组人甲胎蛋白(AFP)基因顺式调控元件克隆于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的上游,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LX2.2CD.再以此载体和另一不含AFP基因调控元件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CD2分别转染3种肝癌细胞系和1种肺腺癌细胞系,筛选出整合CD基因的抗G418克隆,并进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结果5氟胞嘧啶(5FC)对用LX2.2CD转染的AFP阳性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杀伤作用,而对AFP阴性的肝癌细胞和非肝癌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在细胞水平实现了对AFP阳性肝癌细胞的靶向性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多发性大动脉炎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多发性大动脉炎一例曾小峰,全硕,李东兵,董怡患者女,26岁。1986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伴乏力、纳差,经抗感染治疗后转为间断低热。1987年初左上肢发凉、乏力,左臂无脉,血压测不出。听诊左颈部有血管杂音,血沉130mm/h。诊为“...  相似文献   
7.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60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PCR方法HBV DNA的检出率在HBeAg阳性、PreS_2Ag阳性和PHSA-R阳性者分别为95.7%、98.3%和92.2%。在HBeAg和(或)Pre-S_2Ag阴性血清中,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患者PCR的检出率依次为:HBsAg阳性组(64.3%,84.6%)、抗HBc并抗HBs阳性组(22.2%,52.2%),单项抗HBc阳性组(25.0%。61.5%)。慢迁肝HBsAg阳性组的PCR检出率高于阴性组;而慢活肝,三组间的PCR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顺式调控元件的搜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搜寻大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ratglutathioneS-trans-feraseP1,rGSTP1)上游3.0kb区域内顺式调控元件。方法采用高灵敏度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以外切酶Ⅲ(ExoⅢ)、S1核酸酶对上述3.0kb片段进行删切后造成缺失,将所获得的一系列缺失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测定转染细胞裂解液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当删切从-2.9kb进展至-2.3kb时,荧光素酶活性降低67%(P<0.05),-2.5kb~-2.2kb区域能以不依赖于位置、方向性的方式增强基因表达强度,从-1.8kb缺失到-1.3kb时,荧光素酶活性升高4倍(P<0.05)。结论rGSTP1基因上游在-2.5kb~-2.2kb及-1.8kb~-1.3kb区域内分别存在增强子元件和负调控序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模型为基础的腹盆部CT辐射剂量指数自动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连续采集的临床腹盆部CT数据,共有1 084例患者图像,成像设备为西门子SOMATOM Defination Flash CT、飞利浦iCT、通用电气 lightspeed VCT。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预测模型由器官分割和剂量预测两个功能模块组成。以腹盆部位实际扫描区域分割结果为基础,通过剂量回归预测模块对CTDIvol进行自动评估。将纳入研究的1 084例患者图像分为训练集784例、验证集196例和测试集104例。以Dice系数为混合模型腹盆部位分割性能的评价指标,以准确个数占比和均方根对数误差(RMSLE)为CTDIvol估算模型性能的评价指标。结果 在测试集中,深度学习模型在CT腹部图像分割任务的Dice系数高达0.998,同时CTDIvol回归模型在估算辐射剂量时的RMSLE为9.41%,且估算正确占比达到92%。散点图分析显示部分CTDIvol估算值存在较大误差,提示模型在这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结论 深度学习模型可准确自动分割CT腹部图像并估算辐射剂量,可用于临床辐射剂量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202例各类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前S2蛋白(PreS2)和前S2抗体(抗PreS2)进行了检测。结果PreS2的阳性率为51.5%(104/202),抗PreS2为6.9%(14/202)。各型HBV感染者,PreS2的标化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在HBVDNA阳性组、HBeAg阳性组和PHSAR阳性组PreS2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抗PreS2在急性乙型肝炎(AVH)恢复期的检出率为55.6%,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的10.3%(P<0.005)。动态观察发现抗PreS2在AVH患者多产生于HBsAg、HBVDNA被清除后、抗-HBs产生前,这类患者预后较好。CPH患者抗PreS2的出现则提示HBV复制停止,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