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负压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方法,随着脊柱外科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而被广泛应用。本组手术创伤大、出血多、血口长、易感性强,若仅籍术中冲洗伤口,清除残存物质远不彻底,常遗有少量致炎物质及渗出物,急待术后继续进行伤口引流。现将我院1989年1月至1990年5月以来848例脊柱外科手术负压引流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常无法耐受传统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以免疫抑制为主,降低了放化疗强度,为不适合做传统移植的患者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源性类Smac小分子SmacN7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凋亡的影响,以期找到治疗胰腺癌的新方法。方法:使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SPPS)和反相高效液相层析法(RP-HPLC)制备SmacN7;Heo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SW1990分别与PBS液和500ng/mL TRAIL、500μg/mL SmacN7作用24h的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W1990分别与500μg/mL SmacN7和500ng/mL TRAIL作用24h的细胞凋亡率(CAR)并观察细胞周期分布;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法)检测SW1990分别与50、100、200和500μg/mL SmacN7作用24、48和72h的细胞生长抑制率(CGIR);MTT法检测500μg/mL SmacN7分别与200、500、1 000和2 500ng/mL TRAIL或10、20、40和60μmol/L吉西他滨(GEM)联用,与SW1990作用24h的CGIR。结果:SmacN7纯度≥95%,相对分子质量3 278.08,质谱鉴定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一致。SW1990与500μg/mL SmacN7作用24h和与500ng/mL TRAIL作用24h细胞形态变化类似,细胞体积和细胞核增大,轻度肿胀,细胞变为短梭形,细胞核呈亮蓝色,分叶或碎片状,边缘集中,且数目更多;细胞周期均显示G0/G1期阻滞,S期比例下降,细胞生长变缓;CAR分别为5.64%和15.30%。SW1990分别与50、100、200和500μg/mL SmacN7作用24、48和72h,CGIR不同,且随SmacN7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CGIR升高,P<0.05;500μg/mL SmacN7分别联合200、500、1 000和2 500ng/mL TRAIL,与SW1990作用24h,SW1990的CGIR为18.11%、37.67%、42.63%和67.60%;分别联合10、20、40和60μmol/L GEM与SW1990作用24h,SW1990的CGIR分别为17.65%、31.85%、40.11%和74.99%。两组均随TRAIL和GEM浓度的增加,SW1990的CGIR升高。结论:SmacN7能促使SW1990凋亡,且有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XIAP表达量降低,细胞色素C和Caspase-3活性裂解片段p17表达量升高有关。SmacN7有可能成为治疗胰腺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试论炭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常无法耐受传统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以免疫抑制为主,降低了放化疗强度,为不适合做传统移植的患者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估脊髓型颈椎病(CSM)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 14例CSM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1、2、4、12、24周检测患者正中神经SEP、N20潜伏期,并进行JOA评分.结果 术后12周本组患者JOA改善率上肢25%±9%、下肢40%±12%、总体30%±11%,体感诱发电位N20潜伏期术前(21.1±2.1)ms、术后1周(21.0±1.7)ms、术后2周(20.8±1.8)ms、术后4周(20.9±1.9)ms、术后12周(19.7±3.1)ms.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术后12周本组患者SEP改善和上肢、下肢、总体JOA评分改善率均有关(P<0.05).结论 正中神经SEP可用于预测CSM手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试论炭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药是指炒炭存性的中药而言。考其源流,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就有乱发烧灰(即血余炭)的记载。后世医家多用于治疗血证。然,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祝谌予教授颇有发挥,应用广泛,疗效卓著,值得探讨。 一、炭药的炮制 炭药的炮制是将药物置于锅内,用武火(大火、旺火),或用中火翻炒,使其外观呈黑色,内为焦褐色时,喷洒清水适量,灭其火星,晾一夜后备用。炮制炭药的要点,就是“存性”。所谓存性,即是保持中药的治疗效应。也就是说,不能因炮制而失去有效成份。一般来说,炒的过火,则完全成炭,其药效也随之丧失;炒的过嫩,则无炭药之功,也就达不到治疗目的,所以,必须存性是也。  相似文献   
9.
王平  倪淑琴 《山西中医》1994,10(3):31-32
试论“施氏对药”升降之妙用山西省针灸研究所(030012)王平,吕景山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倪淑琴,吕玉娥临汾市中医皮肤病医院周永琴施今墨(1881~1969)先生为现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行医六十载,精于辨证,善于用药,常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CD和豫双自杀基因慢病毒转移载体。方法将慢病毒基因转移系统中的3种成分质粒(包膜质粒、包装质粒及目的基因转移质粒)用脂质体共转染人病毒包装细胞293T,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透射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大量收集病毒上清,浓缩后用之感染T淋巴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对照组大量绿色荧光蛋白(GFP);透射电镜证实有大量病毒颗粒存在。单独使用前体药物5-氟脲嘧啶(5-FC)和/或无环鸟苷(GCV)后,细胞的存活率与未转染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单独使用5-FC或GCV比较,联合使用5-FC和GCV时T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慢病毒基因转移系统可使双自杀基因发挥强大的杀伤作用,为一种有效的基因转移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