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TACE已经成为公认的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碘油是目前临床治疗肝癌最常用的栓塞剂,微球是一种新型的末梢栓塞剂,近年来,有学者研究认为微球栓塞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率,而且毒性较小,其临床疗效优于应用碘油的传统TACE;然而,一些学者则认为传统碘油栓塞更具优势。本文就这两种栓塞剂研究进展及其疗效对比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CBRH-7919肝癌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氯化钻(CoCl2)建立厌氧模型。构建HIF-1α小分子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特异性载体复合物,小分子RNA干扰技术沉默肝癌细胞HIF-1α的基因表达,分别利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癌细胞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磷酸化AKT(p-AKT)、AKT和P13K在iTIRNA和(或)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肝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表达HIF-1α较常氧对照组显著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mRNA=0.002,P蛋白=0.003。特异性HIF-1αsiRNA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后,肝癌细胞HIF-1α(PmRNA和P蛋白均〈0.001)、VEGF(PmRNA=0.001,P蛋白〈0.001)和p-AKT(P§自〈0.001)的表达明显减少;AKT和P13K的表达显著增多,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蛋白值分别为0.032和0.020。结论:特异性siRNA干扰沉默HIF-1α基因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P1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肝癌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表达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CBRH-7919肝癌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氯化钴(CoCl2)模拟缺氧状态,构建3组特异性较强的HIF-1α siRNA表达载体,采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沉默细胞HIF-1α的基因表达,分别利用real time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癌细胞HIF-1α和VEGF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在不同浓度CoCl2模拟缺氧条件下,随着CoCl2浓度的增高及时间的推移,肝癌细胞HIF-1α和VEGF的表达(mRNA及蛋白水平)较常氧对照组(0 μmol/L CoCl2)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3组不同HIF-1α和siRNA表达载体转染缺氧条件下的肝癌细胞后,细胞的HIF-1α和VEGF的基因(mRNA)表达量与未转染HIF-1α siRNA表达载体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减少,同步检测两者的蛋白表达亦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可以诱导肝癌细胞HIF-1α和VEGF的表达,siRNA沉默HIF-1α能显著抑制缺氧状态下诱导的VEGF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沉默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基因表达对缺氧状态下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CBRH-7919肝癌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氯化钴(CoCl2)建立缺氧模型。制备3组特异性较强的HIF-1α siRNA-脂质体复合物,转染于肝癌细胞。利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别检测肝癌细胞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21和cyclin D1在mRNA和(或)蛋白水平的表达。MTT及BrdU 掺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的HIF-1α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HIF-1α基因表达沉默后,HIF-1α、VEGF及cyclin D1 mRNA和(或)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2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HIF-1α siRNA转染组的BrdU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沉默HIF-1α基因表达对缺氧状态下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HIF-1α基因沉默对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p27和Ki6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基因对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在缺氧状态下p27和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大鼠肝癌细胞株CBRH-7919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氯化钻(CoCl2)模拟缺氧状态。构建HIF-1α siRNA特异性载体,利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沉默肝癌细胞HIF-1α基因。应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肝癌细胞HIF-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癌细胞 p27和Ki67 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在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HIF-1α基因被沉默后,HIF-1α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Ki67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p27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转染组G0/G1期的肝癌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S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 结论: 缺氧可以诱导肝癌细胞HIF-1α的表达;特异性siRNA沉默HIF-1α,可能通过促进p27的表达和抑制Ki67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450 MHz水冷循环与915 MHz无水冷循环微波消融离体牛肝在毁损范围、能量输出以及能量转化方面的差异。 方法新鲜离体牛肝10副,重量为5.2~6.5 kg。实验分为A组和B组,A组为2450 MHz水冷循环微波消融组,B组为915 MHz无水冷循环微波消融组。每组分别对离体牛肝进行10、20、30、40 min的消融实验。统计两种消融系统在毁损范围(平均径、体积、类圆率)、能量输出以及能量转化方面的数据,并比较其差异。 结果A组和B组的消融平均径随着消融时间延长逐渐增大。B组的消融平均径显著大于A组(P均<0.001)。消融体积在10和20 min时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44、0.65),消融30 min以后,B组消融体积显著大于A组(P<0.001)。B组消融灶的平均径最大可达6.5 cm,消融体积最大为112.20 cm3(消融40 min)。A组的消融灶类圆率较B组更接近于1(P均<0.001),A组消融灶的类圆性更好。在能量输出方面,A组显著高于B组(P均<0.001),相同消融时间A组能量输出为B组的2倍以上。但能量转化效率方面,B组显著高于A组(P均<0.001)。 结论2450 MHz水冷循环微波具有更高的能量输出和类圆性更好的消融范围,但915 MHz无水冷循环微波的能量转化效率更高,所获得的消融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分析介入治疗在上消化道重建术后急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本院22例上消化道重建术后急性出血的患者进行血管栓塞或支架成形的介入止血治疗,其中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11例,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出血5例,胰背动脉出血3例,肝总动脉出血2例,胃右动脉出血1例。结果〓22例患者介入止血治疗均获成功,止血成功率100%,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5~24个月无复发出血。结论〓介入治疗上消化道重建术后急性出血具有安全、微创、止血迅速、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远期临床疗效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随访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介入科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8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10例,年龄11 ~ 78(54.97±15.43)岁。利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方法。【结果】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1.5个月,1、2、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2.3%、44.7%、31.5%、13.1%。单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的因素有肿瘤大小、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门脉癌栓、动静脉瘘、MWA治疗次数、ECOG评分及靶向药物治疗。Cox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与预后有关并具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变量为肿瘤大小、BCLC分期、门脉癌栓、MWA治疗次数、ECOG评分及靶向药物治疗。【结论】 肝癌靶向药物治疗及适当重复MWA治疗可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为预后保护性因素;大肝癌、临床分期较差及门脉癌栓为预后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