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霍乱弧菌稻叶型35A3菌体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Ag14融合,获得了841C71、841C72两个分泌抗霍乱弧菌菌体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产生的抗体与同名菌0抗原做ELISA、间接血凝及微量杀菌试验,测知培养上清抗体滴度为1:8~1:64,腹水抗体滴度为1:1280~1:5120,对小川型O抗原滴度  相似文献   
2.
1979年冬,江苏省邳县××公社,出现了婴幼儿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自12月1日起到24日发病人数达481人,以12月10日~22日为高峰,此次流行延续到1980年1月上旬终止。当时在邳县人民医院住院者40例,我们就此次临床和实验室所见,作一简短报导。性别和年龄男女之比为27∶13。年龄5月者1例;6~18月32例;18月~2岁6例;3岁1例。临床表现一、发热:35例有发热,占87.5%,38°~39℃26例,超过39℃9例。90%左右的病例起病即发热,一般持续2~4天,少数病例6天,热退都早于腹泻停止。二、呕吐:32例有呕吐,占80%,94%的病例发生于病初;80%病例呕吐持续2~6天,呕吐消失都先于腹泻停止。三、腹泻:每日腹泻10次以上者17例(42.5%),粪便均为黄色或黄绿色稀水便;88%的病例腹泻持续7~  相似文献   
3.
名词解释     
自我识别(Self recognition)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身组织成分(“自己”)和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非己”),且通常只对“非已”的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不对自身组织成分发生反应。这就是自我识别。机体的免疫系统为什么具有自我识别功能?Burnet根据大量实验材料提出的细胞株选择学说(Clonal Selective theory)认为,正常人在胚胎发育期就逐步分化出各种具有潜能的淋巴细胞株,能对包括自身组织成分在内的各种抗原起反应。这些淋巴细胞株统称为免疫活性细胞。(Immunologicallycompetent cell,ICC)。自然界有多少种抗原物质,体内就有多少株识别相应抗原的ICC。但在妊娠后期的胎儿和新生儿,由于这些淋巴细胞株尚未成熟或尚未完全成熟,当接受自身组织成分或外来抗原剌激时,相应的ICC株可被破坏或抑制。因此在成长后,机体便不存在与自身组织相应的淋巴细胞株;或即使存在,也处于抑制状态,成为“禁忌细胞株”(Forbiddenclonc)。结果机体免疫系统与自身组织成分不发发生免疫反应,即建立了自我识别功能。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机体的免疫功能失常,使“禁株”解除了抑制,或者自身组织成分的抗原性发生了改变,可导致自我识别功能破坏,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或自身免疫病。  相似文献   
4.
应用改良型TNF-α(I-TNF-α)和IFN-γ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Х)诱生一氧化氮(NO),并观察对细胞毒作用的影响。结果:IFN-γ可激活小鼠腹腔MХ产生小量NO,并伴随产生低度细胞毒活性,尤其是对经IFN-γ处理的靶细胞(γ-L1210细胞)为显著。单用I-TNF-α刺激的MΦ,诱生NO不显著或微量,对靶细胞也无明显细胞毒作用。但I-TNF-α(100ng/ml)和IFN-γ(50U/  相似文献   
5.
本法获得了841C71、841C72两个分泌抗霍乱弧菌菌体抗原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培养上清抗体滴度为1∶8~1∶64,小鼠腹水抗体滴度为1∶1280~1∶5120。与霍乱弧菌小川型的反应滴度在1∶80~1∶160之间,但不与水弧菌及大肠杆菌等肠道杆菌发生交叉反应。此二株细胞产生的MAb为IgG类。  相似文献   
6.
秋季婴幼儿腹泻在我国流行多年,但病原问题长期未能解决。1973~1974年Bishop,1974 Flewett 发现了轮状病毒,此后世界上几个技术先进国家都先后发现了此病毒。本文报道1978年对北京两个医院收治的部份患儿所进行的病源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应用改良型TNF α(I TNF α)和IFN γ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诱生一氧化氮(NO),并观察对细胞毒作用的影响。结果:IFN γ可激活小鼠腹腔MΦ产生小量NO,并伴随产生低度细胞毒活性,尤其是对经IFN γ处理的靶细胞(γ L1210细胞)为显著。单用I TNF α刺激的MΦ,诱生NO不显著或微量,对靶细胞也无明显细胞毒作用。但I TNF α(100ng/ml)和IFN γ(50U/ml)共同刺激MΦ,可产生有意义量的NO(P<005),对γ L1210细胞有显著细胞作用(P<001),而对未经IFN γ处理的靶细胞(L1210cels)无明显细胞毒作用。这可能是IFN γ促进MΦ诱生NO和靶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加强效靶识别和结合,提高了对靶细胞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硷化乙醇法制备细菌O抗原,用以致敏醛化红细胞。临用前加入3%聚乙二醇(PEG)、灭活的正常兔血清及绵羊红细胞膜配成间接血凝应用液,以检测杂交瘤产生的抗霍乱弧菌菌体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在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抗体的检测中,其灵敏度比经典的醛化致敏血球提高4~8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的研究指出,急性病毒性胃肠炎,除少数由肠道病毒(ECHO 病毒和Cox-sackie 病毒)、腺病毒、小DNA 病毒、冠状病毒和星状病毒引起外,主要由轮状病毒(Ro-tavirus)和诺瓦克(Norwalk)因子引起,而以轮状病毒更为重要。本文简述近年来关于轮状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及实验诊断的进展情况。轮状病毒的病原学研究发现和命名:1972年Middleton 等用电镜在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患儿的粪便和十二指肠液中发现类似病毒的颗粒;用间接荧光抗体法证实血清中存在相应抗体,小肠活检切片中发现荧光;将粪便滤液引入志愿者十二指肠,成功地引起感染。1973年,澳大利亚的Bishop等从急性胃肠炎患儿的十二指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发现病毒颗粒,将其归入环状病毒组(Or-bivirus group)。兹后,英国的Flewett 等  相似文献   
10.
The etiology of autumnal infantile acute gastroenteritis which occurred in 1978 in Beijing was studied. Typical rotavirus particles were foun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in stool samples of 11 0ut of 32 cases. Rotavirus complement- fixing antigen was demonstrated in fecal specimens of 16 0ut of 23 cases. 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 appearance of the virus particles, the immune electron micros- copic findings and a 4-fold or greater rise of the corresponding antibody titer in the course of in- fection, we confirmed the existence of rotavirus and its main etiologic role in autumnal infantile gastroenteritis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