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目击伤害的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应对方式及安全感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方便抽样法抽取广州某大学大一和大二的学生800名,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安全感量表(SQ)进行调查.结果 曾目击某人被杀死或被严重伤害的大学生有155人,阳性率为20.5%.与未目击伤害的大学生相比,有目击伤害经历的学生安全感总分[(50.78±5.63)分,(52.01±5.19)分]和积极应对因子分[(34.94±5.42)分,(35.88±5.45)分]、确定控制感得分[(25.07±4.25)分,(26.11±3.71)分]均明显偏低,PTSD症状总分及各因子分和消极应对得分均明显偏高,除人际安全感因子外,两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相关分析结果 表明:目击伤害的大学生PTSD的因子分、总分与消极应对因子分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因子分、安全感总分均呈负相关,绝大多数相关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 有目击伤害经历的大学生,其PTSD症状明显、安全感较差,消极应对方式多、积极应对方式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东省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为技工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和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提供实证依据。方法:用《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广东省8所技工院校121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技工院校学生群体的职业价值观总分为(241.32±25.33),项目均分为4.02,15种价值尺度的均分仅相差约2分,被试认为"重要"或"非常重要"的条目数占(46±10)个。被试最重视的5种职业价值观依次是成就、同事关系、经济报酬、生活方式和声誉;不喜欢变动性强的工作;大中城市和商人家庭的学生具有灵活性、综合性高的职业价值观(7个F值为3.122~7.839,P均0.05)。结论:广东省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较为混乱,倾向于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不希望工作内容经常变换。  相似文献   
4.
探讨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生活满意度、家庭功能与自尊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广州2 473名大二至大五年级医学本科生为被试,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hort-Egna Minnen Betraffende Upfostran-Chinese,s-EMBU-c)、家庭关怀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及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进行测试.结果 父母情感温暖与家庭功能、自尊、生活满意度均呈正相关(r=0.263~ 0.579,P值均<0.05),父母情感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家庭功能、自尊、生活满意度均呈负相关(r=-0.342~-0.094,P值均<0.05).父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均可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β值分别为0.256,-0.083,0.273,-0.059,P值均<0.01).多重中介作用分析表明,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都不能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P值均>0.05);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家庭功能和自尊分别间接预测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分别为49.1%~58.5%,27.9%~35.3%),还通过家庭功能-自尊的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中介效应为15.6%~ 19.0%,P<0.05).结论 家庭功能和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预测医学生生活满意度中起到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了解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生存理由及其相关因素,为大学生自杀的预测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9月23日对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全体3 133名大一新生进行自编大学新生留守基本情况问卷以及青少年生存理由量表测试.结果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生存理由总分及家庭凝聚力、同伴接纳、自我接纳得分(4.94±0.56,5.12±0.67,4.84±0.69,5.16±0.65)均比无留守经历大学新生(5.00±0.57,5.22±0.66,4.92±0.71,5.24±0.65)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有留守经历新生中,父母一方外出组生存理由所有因子得分均高于父母皆外出组,其中家庭凝聚力和自我接纳因子得分(5.18±0.67,5.21 ±0.66;5.06±0.67,5.10±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留守开始年龄中,13~]8岁期间开始留守组自杀恐惧、家庭凝聚力、同伴接纳、生存理由总分均最高(F值分别为3.953,5.980,3.638,5.747,P值均<0.05).在与父母联系频次方面,与父母联系1~<2次/周的留守新生组自杀恐惧、家庭凝聚力、生存理由总分均最高(F值分别为5.954,15.566,11.373,P值均<0.05).方差分析发现,与父母联系频次对生存理由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5.950,P<0.01).结论 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生存理由比非留守大学新生差.留守经历对大学新生生存理由影响的更多原因是情感沟通.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被父母情感虐待与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广州某大学大一和大二的学生800名,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57份,有效率为97.2%。[结果]曾受到父母情感虐待的大学生有47人,阳性率为6.2%。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因素与情感虐待均无明显关联(P值均﹥0.05)。有情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比未受情感虐待者的积极应对得分明显偏低,PTSD总分及各因子分、消极应对得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偏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虐待经历的大学生,成年后的PTSD症状明显、领悟社会支持较差、消极应对方式多、积极应对方式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受父母情感虐待与安全感、焦虑症状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广州某大学大一和大二的学生800名,用安全感量表(SQ)、情绪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生活意义感量表(PIL)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57份,有效率为97.2%。结果曾受到父母粗俗谩骂或漠视等情感虐待的学生有47人,占6.2%。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情感虐待组与对照组的生活意义感总分、特质焦虑、确定控制感和安全感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人际安全感和状态焦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情感虐待经历的学生其特质焦虑得分明显偏高,生活意义感总分、确定控制感和安全感总分明显偏低。结论受父母情感虐待的大学生成年后生活意义感、安全感较差,焦虑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技工型企业员工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75名技工型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 女性较男性技工更多采用更成熟的应付方式,但心理问题仍较后者多;中级技工比高级技工采用了更多不成熟和混合型的应付方式,且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均P<0.05).技工型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与其应对方式中的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5个因子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筛查阳性和阴性组被试的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回归分析发现求助和自责是个体心理健康重要的调节变量(均P<0.05).员工心理健康与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方式的相关系数(r值为0.259~0.361)远大于其与成熟型应对方式的相关(r值为-0.080~-0.118);且回归分析也发现,自责对心理健康的负向影响大于求助对心理健康的正向影响(0.386 vs-0.148),自责在所有6个应付因子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结论 技工型企业员工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且不成熟型应付的破坏作用大于成熟型应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护生和教师对OSCE考核方式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480名护理本科生和参加主考的16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将48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人,对照组按常规考试进行,观察组应用OSCE考核系统进行毕业考核,并对OSCE考试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大部分考生对OSCE考核的考站设计、考核内容的难易程度都持肯定意见,OSCE考核能反映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及提高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结论对护理本科生应用OSCE考核可提高考试的有效性、公平性,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广州某大学大一和大二的学生800名,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57份,有效率为97.2%。有虐待经历大学生占被调查大学生的30.9%;男生及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更易受到虐待(P<0.05),虐待经历与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户籍所在地、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及是否单亲家庭无明显关联;遭受虐待的大学生PTSD总分及5个因子分均高于未遭受虐待者(P<0.01),其中,>90%受虐者认为创伤事件对精神有不同程度的打击,近80%的大学生表现出学习或工作受到影响、注意力不集中、看到或听到与事件有关的事情担心事件再度发生。结论 有虐待经历的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