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制备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spA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重组EspA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并且联合间接ELISA筛选只针对EspA的杂交瘤细胞株。以Ig类与亚类鉴定试剂盒鉴定mAb的Ig亚类,ELISA、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鉴定抗体的免疫学特性。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EspA杂交瘤细胞的mAb,Ig亚型分别为IgG1κ型、IgG2aκ型、IgG2bκ型。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分析表明,3株杂交瘤细胞制备的mAb腹水都能特异地结合重组EspA蛋白和识别O157:H7的EspA成分。结论:成功地制备了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spA的mAb,并证明了该mAb的生物学活性,为深入研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致病机制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余抒  吴超  陈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4):1592-1594
传统意义上的CD4+T细胞在接受外来抗原刺激后经过两类经典途径分化为Th1和Th2细胞,参与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除Th1和Th2细胞外,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属于CD4+T细胞,并参与相应的免疫应答反应的结论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确定抗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亚单位(UreB)单克隆抗体(mAb)6E6识别的抗原表位.方法 采用截短法分段构建含UreB抗原的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U12,U13,U15,U16,U47.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及Western blot 分析.结果 6E6能够分别识别1~300位氨基酸的U12片段,1~260位氨基酸的U16片段,1~230位氨基酸的U15片段,而不能识别1~200位氨基酸的U13片段和251~389位氨基酸的U47片段.结论 mAb 6E6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200~230位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蒙古沙鼠模型胃黏膜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Hp感染与胃内菌群的关系。方法建立Hp感染的蒙古沙鼠模型,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直接感染组和预处理感染组各15例,4周后采集胃黏膜样本,同时检测HP定植率,并提取细菌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对黏膜局部菌群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对特异性条带进行测序鉴定分析。结果预处理感染组感染率(93.3%)与直接感染组感染率(26.7%)有明显差异(P<0.05);各实验组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显示条带数量,空白对照组(21.6±2.5)、阴性对照组(3.3±1.1)、直接感染组(14.6±2.4)和预处理感染组(7.2±2.2),经统计学分析,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蒙古沙鼠各组间菌群多样性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Hp感染与胃黏膜菌群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宿主细胞A/E损伤分析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对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宿主细胞黏附及擦拭性损伤(A/E损伤)进行半定量分析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性提供评价手段.方法 以大肠杆菌黏附HeLa细胞作为感染模型.采用姬姆萨染色和荧光肌动蛋白染色实验,通过菌落计数及肌动蛋白聚集数量定量分析,统计学处理,比较EPEC 43095、EHEC 0157:H7 Sakai株和弱毒株EHEC 0157:H7 0013015以及E. coli DH5α对HeLa细胞的黏附能力,评价它们对细胞的损伤程度.结果 EPEC对细胞的黏附及擦拭性损伤程度大于EHEC(P<0.05).EHEC Sakai和00B015在黏附能力上差异不大(P>0.05),但是,Sakai在肌动蛋白聚集形成能力方面却明显强于00B015(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能够对EPEC或EHEC所引发的宿主细胞黏附及擦拭性损伤进行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EHEC O157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人感染后可引发急性腹泻、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重度感染可致死,死亡率达1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水平变化与尿路感染及早期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一共将6周岁以下儿童120例纳入研究,其中确诊为尿路感染的患儿80例作为尿路感染组,包括40例初次确诊和40例治疗后复发的尿路感染患者,40例未发生急慢性尿路感染的健康儿童。采用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入组儿童尿液标本中IL-8和NAGL的浓度,分析两者在不同临床分组中的表达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GL、IL-8在尿路感染组中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初次诊断组的水平明显高于复发组(P0.05);同时,伴有合并症的尿路感染患儿NAGL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尿路感染的患儿(P0.05)。结论 IL-8可作为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候选指标,NAGL可作为尿路感染伴早期肾脏损伤的特征性指标,为快速诊断儿童尿路感染提供实验依据,并用于开发快速、简单、低成本的儿童尿路感染诊断方法和临床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重组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的EspA与Stx2B融合蛋白,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扩增espA基因及stx2B基因,两基因通过连接子(linker)相连,T/A法克隆,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上,转化宿主细胞E. 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其表达量及表达形式,免疫印迹分析免疫反应性.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免疫原性,然后对免疫小鼠进行O157活菌攻毒试验和O157超声上清致死保护试验.结果 构建的espA-stx2B融合基因片段的测序结果 与理论预测值完全一致.融合蛋白在工程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达量约40%.免疫印迹显示融合蛋白能分别与EspA和Stx2B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免疫小鼠其特异性抗体阳转率达100%,EspA和Stx2B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增长了124.30倍和58.49倍.免疫小鼠O157活菌攻毒保护试验免疫后排菌时间和排菌量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明显改变,O157菌超声上清致死保护试验免疫组存活率为10/15,对照组全部死亡.结论 在E. coli中高效表达了EspA-Stx2B融合蛋白,此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并不能降低细菌在小鼠胃肠道的黏附与定植,但却起到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保护率为66.7%(10/15).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体外黏附HeLa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以细菌黏附HeLa细胞数量为指标,分别评价细菌数量、细菌与细胞孵育时间对细菌黏附数量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最后肌动蛋白荧光染色(FAS)试验鉴定模型.结果 加入细菌为1×105 CFU,细菌与细胞孵育4 h时,黏附细胞的数量最佳,FAS检测发现该条件下细菌能够引起细胞特异性黏附、擦拭(attaching & effacing, A/E) 损伤,模型建立成功.结论 成功建立O157∶H7体外黏附HeLa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体外黏附HeLa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细菌黏附HeLa细胞数量为指标,分别评价细菌数量、细菌与细胞孵育时间对细菌黏附数量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最后肌动蛋白荧光染色(FAS)试验鉴定模型。结果加入细菌为1×10^5CFU,细菌与细胞孵育4h时,黏附细胞的数量最佳,FAS检测发现该条件下细菌能够引起细胞特异性黏附、擦拭(attaching&effacing,A/E)损伤,模型建立成功。结论成功建立O157:H7体外黏附HeLa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