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7篇
综合类   29篇
药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癫持续状态 (SE)后小鼠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匹鲁卡品诱导的SE小鼠模型 ,分别应用Westernblot与RT PCR观察SE后活化素A与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活化素A蛋白于SE后 3h开始增高 ,6h显著增高 ,2 4h至高峰 ,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未成SE的小鼠活化素A表达无明显变化。②抑制素A蛋白SE后无明显增加 ,同正常小鼠及未成SE的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③活化素ⅡA受体mRNA在SE后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SE后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存在差异性 ;活化素A可能对性脑损伤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压缩谱阵(CSA)对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观例ACI患者和20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的常规脑电图作CSA显示,并观察脑电相对功率,90%谱边缘频率(SEF)和中间频率(MPF)的变化。结果:ACI患者的CSA图形以慢频带话峰突出或为主峰,并以病例为著,过度换气(HV)中有明显变化,同对照组明显不同;δ、θ相对功率患侧极显著地高于健侧与对照组,SEF、MPF则患侧明显慢于健侧与对照组。结论:CSA不仅直观,而且能充分显示ACI患者的脑电图特征,并提供定侧定位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评估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非运动症状,总结男性和女性PD患者、青年型和老年型PD患者非运动症状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应用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三部分和H-Y分级评估PD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应用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全面评估PD患者各项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纳入38例为青年型PD,62例为老年型PD。女性PD患者更易出现紧张、疼痛等症状,而男性更易出现注意力缺乏及忘记做事情等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等非运动症状在男性PD患者更常见。老年型PD患者胃肠道症状及泌尿系统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型PD患者,且吞咽困难、便秘、夜尿增多、嗅觉减退等症状在老年型PD患者更常见。结论:非运动症状在PD患者中十分常见,男女PD患者合并不同的非运动症状,老年型PD患者合并更多的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鼠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小鼠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原位杂交观察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SE后3h海马活化素βAmRNA表达即显著增高,6h达高峰,持续至约24h后开始回落,48h恢复近正常水平;活化素βAmRNA表达最先在海马CA2及DG区上调,高峰时CA3区亦见明显表达,48h后仅CA2区仍可见阳性表达;海马活化素βAmRNA水平与神经元抗损伤力有关。结论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能明显上调海马活化素βAmRNA表达,其水平的上调可能有助于增强海马神经元抗兴奋性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德本  余巨明  黄敏 《四川医学》2007,28(9):993-995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癫痫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30例癫痫患者及85例可疑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癫痫组V-EEG痫性放电173例(75.2%),监测到临床发作26例,其中癫痫发作21例,非癫痫发作5例;可疑癫痫组V-EEG痫性放电18例(21.2%),监测到临床发作11例,其中癫痫发作2例,非癫痫发作9例。191例痫性放电的患者中159例(83.2%)明确了癫痫发作的类型,25例的发作类型为重新确认,58例(30.4%)明确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在鉴别癫痫性发作、确定癫痫发作类型、评价脑电-临床关系方面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致残率十分高 ,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后 ,将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麻木、语言障碍、共济运动障碍、痴呆等后遗症。怎样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我们 1994年 8月至1998年 8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复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以期较好地改善脑的代谢和脑功能 ,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功能恢复 ,降低致残率。1 资料和方法1 1 诊断依据 :按 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三次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要点》进行诊断 ,…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34岁,已婚。因进行性四肢痛觉减退13年,毛发脱落5年,四肢硬结2年,于2009年1月7日到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患者于1996年左右无意中发现左肩部皮肤泛白,挤压时无痛觉,随后双上肢及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痛觉减退,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0.5Hz经颅磁刺激预处理对毛果芸香碱致大鼠癫痫作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0.5Hz重复颅磁刺激(rTMS)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连续2周的相应预处理后腹腔注射毛果芸香碱,观察注药后90min内痫性发作潜伏期和痫性发作行为表现。应用免疫组化学方法观察两组大鼠海马区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rTMS组癫痫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发作程度显著减轻(均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rTMS组大鼠海马区表达GAD65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0.5HzrTMS预处理有明显抗癫痫作用,而海马区GAD65阳性表达神经元的增加可能是其抗瘸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癫痫的耐药性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近年发现,多药转运蛋白和线粒体的异常与难治性癫痫的发生存在密切的联系。文中介绍两种主要多药转运蛋白(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线粒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线粒体基因的有关改变,并对其近年在难治性癫痫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蛋白酶体在脑黑质变性和Lewy小体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在脑黑质变性和Lewy小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在大鼠单侧黑质致密部立体定向注射0.2μg、2μg、8μg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自主行为和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HE染色观察黑质变性和Lewy小体形态;应用免疫组化观察黑质细胞α-synuclein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利用HPLC测定纹状体区多巴胺和高香草酸含量。结果 注射lactacystin 0.2μg组未见异常;注射2μg和8μg组大鼠出现进行性的运动迟缓、少动、震颤、头向健侧倾斜;注射阿朴吗啡后,8μg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向健侧旋转运动;给药后3周,病理检查发现2μg和8μg组大鼠黑质变性,部分黑质细胞内出现α-synuclein免疫反应呈强阳性的嗜酸性包涵体;TH阳性细胞数分别减少了68.24%(P<0.05)和83.29%(P<0.01);纹状体区多巴胺、高香草酸含量分别减少了69.63%、67.80%(P<0.05)和81.54%、85.62%(P<0.01)。结论 蛋白酶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α-synuclein降解受阻,是Lewy小体形成、黑质变性最终导致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