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2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脂在感染性休克患儿血中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感染性休克患儿32例(其中存活者19例,死亡者13例)作为实验组,检测确定诊断后第2天晨起空腹血的血脂水平,并选择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15例的晨起空腹血脂水平作为对照,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感染性休克患儿的血脂(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性休克组的血脂比对照组低;感染性休克组存活者和死亡者的血胆固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者比存活者血胆固醇要低,而血三酰甘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儿的血脂水平与预后有关,血胆固醇越低,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的干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HSES)有效的急救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过程,干预措施及对干预的反应。结果 HSES的主要危害是脑功能的损害。结论 改善和保护脑功能是治疗的重点,关键是迅速恢复氧通气、脑灌注,即迅速稳定呼吸和循环功能。休克纠正越快,预后越好;扩容应迅速而大胆。可尽早气管插管和正压通气,纠正低氧血症。正压通气、纠酸、抗DIC、抑制炎症反应均有利于循环功能的改善,应尽早进行。降颅压并不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婴幼儿肠套叠的认识。方法:报告34例婴幼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讨论了婴幼儿肠套叠的空气灌肠和手术治疗指征。结果:34例婴幼儿肠套叠患孩33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婴幼儿肠套叠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病程的长短和患孩的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4.
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帮助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重患儿进行有效协调的机械通气 ,减轻应激反应顺利完成床边各项创作性诊断和治疗操作 ,更有助于帮助危重患儿在心理上顺利渡过危重急救期。临床上常用的一些麻醉剂如吗啡、哌替啶等的副作用较大 ,而不适用于长时间反复使用 ,特别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与现代机械通气的呼吸保护策略相背。因而用镇静效果好 ,毒副作用小的镇静药物来代替传统的麻醉性镇静剂十分必要。本文重点介绍机械通气时持续静脉滴注咪唑安定在PICU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  一般资料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10月我院PICU收治神志清醒时进行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致死性病毒性脑病的临床和实验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致死性病毒性脑病患儿临床过程及预后,肝酶学、脑脊液常规改变,头颅CT改变。结果7例患儿均呈骤然高热、严重抽搐和迅速进入昏迷、肝酶显著升高。4例死亡,3例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血氨均正常;头颅CT均显示显著脑肿胀,可见对称性基底核低密度病变。结论高热、迅速发生抽搐和昏迷、肝功能损害的患儿,应警惕致死性病毒性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急性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脑脊液TNF-αI、L-6、8,体温及GCS评分影响。方法16例重度乙脑患儿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10例,地塞米松针0.5~1.0 mg/(kg.d),分2次;对照组6例,未应用地塞米松。入科后即进行GCS评分,测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CRP,同时检测脑脊液TNF-αI、L-6、8水平,2、3 d后复查脑脊液TNF-αI、L-6、8,复测体温,GCS评分。结果入科时两组GCS评分、体温、白细胞计数,CRP、脑脊液TNF-α、IL-6、8相似(P均>0.05),23、d后地塞米松组脑脊液TNF-αI、L-6I、L-8、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乙脑患儿急性期静脉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能抑制颅内炎症反应水平,阻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7.
活性氧和活性氮是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性质活泼,具有强氧化性。激活的巨噬细胞内存在大量的活性氧和活性氮,能够破坏病原菌的生物膜,改变蛋白质的功能,损害DNA的遗传信息,最终抑制或杀死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结核分枝杆菌侵入机体,主要在巨噬细胞内存活并大量繁殖。在氧化和氮化胁迫下,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在转录水平会发生明显改变,帮助结核分枝杆菌逃逸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本文综述了结核分枝杆菌耐受活性氧和活性氮基因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基因之间的调控通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下气管内镜辅助成人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方法 在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护士熟练配合下,于支撑喉镜下置入气管内镜,直视下将气管异物取出,避免周围黏膜损伤。结果 手术野清晰,气管异物顺利迅速取出,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支撑喉镜下气管内镜明视下气管异物取出,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手术配合为异物取出提供安全保障,临床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咽喉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7例行带蒂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的口咽癌(10例)和下咽癌(1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3例,女4例,年龄40~70岁。口咽癌中扁桃体癌5例,其中4例行颈-口联合入路扁桃体癌扩大切除术,1例行下颌骨裂开扁桃体癌切除术,舌根癌5例均行经颈外舌骨入路舌根癌切除术;下咽癌中梨状窝癌16例,均行保留喉功能的部分下咽部分喉切除术,咽后壁癌1例行部分下咽切除术。分析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咽癌及下咽癌缺损的预后、吞咽功能和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66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1例下咽癌患者因局部复发死亡,1例下咽癌患者因食管癌死亡,1例下咽癌患者舌根复发带瘤生存,余24例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和远处转移。估算2年生存率为92.9%,3年生存率为88.9%。术后并发症方面皮瓣坏死1例次,咽瘘1例次,皮下脂肪液化和积液2例次,淋巴瘘1例次。25例患者术后成功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92.6%,其中下咽癌拔管率为16/17,口咽癌拔管率为9/10。25例成功拔除鼻饲管,完全经口进食率为92.6%。结论: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制备成功率高,修复口咽和下咽癌术后缺损能够很好的恢复吞咽和喉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不同用药方式对荷瘤小鼠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细胞毒性实验,流式细胞术观察rAd/p53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不同方式瘤内注射rAd/p53,观察对肿瘤的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对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rAd/p53体内外均可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Ca761的生长,且早期连续瘤内给药效果好于隔天给药.结论 实验研究提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是有效的,早期连续用药疗效可能会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