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对不同甲型流感病毒株的体外抑制作用,为临床选择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接种甲型流感病毒标准实验株[H1H1(A/PR/8/34、A/FM1/47),H3N2(A/Aichi/2/1968)]和临床分离株[H1N1(A/Guangzhou/GIRD02/2009、A/Guangzhou/GIRD166/2009),H3N2(A/Guangzhou/GIRD18/2009、A/Guangzhou/GIRD26/2009)],于狗肾细胞(MDCK),采用空斑试验观察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对甲1和甲3型流感病毒不同实验株和分离株的敏感性。对测试毒株的MP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了解金刚烷胺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金刚烷胺在MDCK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335μg/ml,对部分甲型流感病毒标准实验株[A/FM1/47(H1N1)、A/Aichi/2/1968(H3N2)]及临床分离株[A/Guangzhou/GIRD02/2009(H1N1)]有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4.9、20.1、16.8μg/ml)。利巴韦林的TC50为2.05mg/ml,对测试的所有毒株均有抑制作用(IC50为6.8~37μg/ml)。金刚烷胺耐药毒株均为单位点突变(第31位的丝氨酸S置换为天冬酰胺N,S31N)。结论甲型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较易出现耐药,而利巴韦林体外对金刚烷胺敏感株和耐药株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临床抗流感病毒治疗时可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即时检验(POCT)免疫荧光法、乳胶免疫层析法和免疫胶体金法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 以q RT-PCR为诊断标准,比较3种甲型流感病毒抗原POCT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检出限、分析特异性和在临床样本检测中的诊断灵敏度和诊断特异性。结果 免疫荧光法、乳胶免疫层析法和免疫胶体金法对H1N1pdm09的检出限分别为1∶10 000、1∶1 000和1∶100,对季节性流感H1N1、H1N1(PR8株)、H3N2(Aichi株)、禽流感病毒H6N2和H7N3的检出限分别为1∶100 000、1∶10 000和1∶1 000。检出限从低到高依次为免疫荧光法、乳胶免疫层析法和免疫胶体金法。3种甲型流感病毒抗原POCT对除甲流外的25种临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均无交叉反应。与qRT-PCR相比,免疫荧光法、乳胶免疫层析法、免疫胶体金法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4.63%、56.72%和40.30%,免疫荧光法的诊断灵敏度高于乳胶免疫层析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5),免疫荧光法的诊断灵敏度高于免疫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及甲强龙抑制川崎病(K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2例KD患者、11例发热患者、15例正常人抗凝血的PBMC,用乙酰肉豆蔻佛波酯(PMA)刺激,加入丙种球蛋白和或甲强龙,分空白组、PMA组、PMA+丙种球蛋白组、PMA+甲强龙组、PMA+丙种球蛋白+甲强龙组5组进行PBMC培养48 h,收集上清液,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TNF-α含量.结果 KD组TNF-α含量均高于发热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D组中,PMA+丙种球蛋白组、PMA+甲强龙组、PMA+丙种球蛋白球+甲强龙组与PMA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D组中,冠脉扩张组TNF-α含量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种球蛋白及甲强龙有效抑制KD患者PBMC释放TNF-α,抑制TNF-α释放可能是丙种球蛋白、甲强龙治疗川崎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评价离心培养法分离检测流感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895份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以传统细胞培养法和离心培养法进行流感病毒培养,并作免疫荧光试验(IF)鉴定。 结果:广州地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流感病毒感染呈两个高峰期,分别为3~5月的春季高峰(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和7~9月夏季高峰(甲型流感病毒为主);传统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288例,分离率为32%;离心培养分离病毒260例,分离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9%、89%、99%、98%、95%。 结论:离心培养法结合IF具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快速报告结果,而且操作简单、节省人力,可实现流感病毒快速分离,适于临床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原核表达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非结构NS1蛋白,并对其免疫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PCR技术获得NS1基因,将其插入pET41a(+)载体上,导人大肠杆菌后诱导表达;利用GST亲和层析柱对诱导表达的NS1蛋白进行纯化,免疫动物制备抗体,Western blot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序完全正确,经IPTG诱导后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超声破碎和GST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分子量约42 000 Mr,以抗NS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只有RSV感染细胞的样品在15 000 Mr处有特异性带显示,其他病毒感染的细胞和阴性对照没有相应条带.结论 NS1基因得到高效表达,免疫制备得到的抗体与RSV感染细胞有特异性反应,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细胞无交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黄芩苷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制备流感病毒空斑模型,通过预防保护(病毒吸附前给药)和治疗(病毒吸附后给药)2种模式观察黄芩苷对流感病毒不同阶段的抑制作用并结合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寻找其可能的作用位点。结果:2种受试黄芩苷样品A和样品B对MDCK细胞毒性(半数有毒浓度,TC50)分别为0.099 mg/mL和0.8 mg/mL;黄芩苷A在预防保护和治疗模式中均未发现明显的病毒抑制作用(IC500.3mg/mL);黄芩苷B在预防保护和治疗模式中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8和0.045mg/mL(选择指数SI为10和17.7),并对神经氨酸酶(NA)活性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51.7μg/mL)。结论:市售商品化黄芩苷B有确定的体外抑制流感病毒PR8株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原核表达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非结构NSl蛋白,并对其免疫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PCR技术获得NS1基因,将其插入pET41a(+)载体上,导人大肠杆菌后诱导表达;利用GST亲和层析柱对诱导表达的NS1蛋白进行纯化,免疫动物制备抗体,Westernblot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序完全正确.经IPTG诱导后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超声破碎和GST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分子量约42000Mr,以抗NS1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一抗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只有RSV感染细胞的样品在15000Mr处有特异性带显示,其他病毒感染的细胞和阴性对照没有相应条带。结论NSl基因得到高效表达,免疫制备得到的抗体与RSV感染细胞有特异性反应,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细胞无交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对不同甲型流感病毒株的体外抑制作用,为临床选择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接种甲型流感病毒标准实验株[H1H1(A/PR/8/34、A/FM1/47),H3N2(A/Aichi/2/1968)]和临床分离株[H1N1(A/Guangzhou/GIRD02/2009、A/Guangzhou/GIRD166/2009),H3N2(A/Guangzhou/GIRD18/2009、A/Guangzhou/GIRD26/2009)],于狗肾细胞(MDCK),采用空斑试验观察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对甲1和甲3型流感病毒不同实验株和分离株的敏感性。对测试毒株的MP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了解金刚烷胺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金刚烷胺在MDCK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335μg/ml,对部分甲型流感病毒标准实验株[A/FM1/47(H1N1)、A/Aichi/2/1968(H3N2)]及临床分离株[A/Guangzhou/GIRD02/2009(H1N1)]有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4.9、20.1、16.8μg/ml)。利巴韦林的TC50为2.05mg/ml,对测试的所有毒株均有抑制作用(IC50为6.8~37μg/ml)。金刚烷胺耐药毒株均为单位点突变(第31位的丝氨酸S置换为天冬酰胺N,S31N)。结论甲型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较易出现耐药,而利巴韦林体外对金刚烷胺敏感株和耐药株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临床抗流感病毒治疗时可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