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母亲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婴儿,应用国产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常规接种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应答状况及其特征。方法在河南省开封市筛选母亲HBsAg阴性的7~24月龄婴幼儿8 093例,按0、1、6个月程序接种5μg国产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对<10mIU/ml者的性别、城乡、不同月龄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 970例7~10月龄婴儿中,56例抗-HBs<10mIU/ml,无应答率为1.89%。其中1 911例城市婴儿中7例无应答(0.37%),1 059例农村婴儿中无应答者49例(4.63%),城乡婴儿抗-HBs无应答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66.87,P<0.01),不同性别婴儿抗-HBs无应答率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城乡婴儿抗-HBs无应答率的差异与疫苗管理及接种质量综合评估呈显著负直线相关。婴儿11~24月龄间抗-HBs下降速度快,至22~24月龄时,已有15.53%抗-HBs阴转,较7~10月龄时增加8.22倍。结论母亲HBsAg阴性的婴儿常规接种5μg国产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后,抗-HBs无应答率为1.89%。城市低于农村。全程免疫后婴儿抗-HBs的下降速度快,提示应加大新生儿期疫苗的剂量,重组乙疫苗(酵母)可由5μg/剂提高到10μg/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乙肝感染指标阴性的430名农村学龄儿童随机分组,用六个厂家的乙肝酵母基因重组疫苗,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疫苗及血清疫苗进行免疫,观察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我国生产的两种乙肝基因疫苗免疫原性良好,细菌苗优,于酵母苗,但抗体水平尚需提高。  相似文献   
3.
2009年是开封市法定传染病实现网络直报的第六年,为了进一步巩固成绩,及时发现网络直报工作各环节尚存在的问题,使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更加规范、及时、有效,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9年12月开展了对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调查,现将2009年开封市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易于操作的乙肝疫苗接种管理模式和经验,以期在短时间内提高接种率,严格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 我们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开封县,对农村地区采取了强化领导、部门配合、扩大宣传、普及乙肝防治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规范程序等。结果 实施后免疫效果较为理想,80%以上的接种者得到了免疫保护,其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印证。结论 经在农村推广后表明,该管理模式和经验易于操作,便于推广,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组)和231例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HLA-DRB1、DQB1基因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比值比(OR)。 结果 1. 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RB1*1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4.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88,95%CI=1.618~11.905,Pc<0.05);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RB1*04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12.8%、8.4%,但P值经过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86,95%CI=1.060~2.684,Pc>0.05)。 2. 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QB1*020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40.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79,95%CI=2.302~4.960,Pc<0.05); 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QB1*0301/4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6.2%、10.3%,但P值经过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61、95%CI=0.334~0.941,Pc>0.05)。 结论 HLA-DRB1*11、DQB1*0201等位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强相关,DRB1*11、DQB1*0201可能是其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孟鲁司特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2 m L雾化吸入治疗,每次1吸,每天1次,连续治疗3个月。孟鲁司特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 mg,1次/天,睡前口服,连用3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表达水平,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TGF-β1、白介素-10(IL-10)的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日、夜间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日、夜间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孟鲁司特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孟鲁司特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Treg百分率、血清中TGF-β1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孟鲁司特组上述指标的升高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有效抑制哮喘的机制,有可能是通过上调哮喘患儿Treg比例,进而分泌表达TGF-β1、IL-10,抑制哮喘中的炎症反应,并显著改善哮喘患儿日、夜间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及前C区突变基因芯片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核心启动子1762/1764、1814及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特异性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采用不对称PCR对该区域进行扩增,扩增产物与芯片杂交后分析结果,并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采用该方法检测138例HBV DNA阳性血清标本.结果 该方法能够特异地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1762/1764、1814及前C区1896位点,灵敏度达1×101拷贝/μl.138例HBV DNA阳性血清标本中,T1762/A1764突变40例(28.99%),C1814突变11例(7.97%),A1896突变16例(11.59%).前C区A1896突变在高拷贝组中明显高于低拷贝组(P<0.01).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基因芯片能够准确同时检测HBVV核心启动子区突变和前C区突变,前C区A1896突变可能与HBV复制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HBsAg阴性母亲婴儿应用国产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常规接种后的抗-HBs无应答者的再免、加强免疫效果,以及抗体阴性婴儿细胞免疫应答状况.方法 在河南省开封市筛选8093例7~24月龄,母亲HBsAg阴性,按0、1、6月程序接种国产5 μg乙肝酵母疫苗的健康婴儿,RIA法检测抗-HBs.对无应答者进行5 μg×2或×3;10 μg×2或×3剂4组疫苗再免、加强免疫效果的比较.随机选择加免后抗体阳性和仍阴性的婴儿,用ELISPOT方法测定PBMC体外刺激产生的IFN-r和IL-2.结果 2970例7~10月龄婴儿中56例抗-HBs低于10 mIU/ml者分4组再免后,抗-HBs阳转率>85%.而11~24月龄5933例中346例无应答者也同上分为4组.加强免疫后,抗-HBs阳转率为92.59%~97.92%,无统计学差异.10例加强免疫后抗体仍持续阴性婴儿TH1类细胞因子IL-2和IFN-r的阳性率分别为30%和20%,低于有应答人群(19/32,59.38%;11/32,37.04%).结论 母亲HBsAg阴性的婴儿常规接种5 μg乙肝疫苗后抗体无应答者,用5 μg、10 μg两剂或三剂加强免疫都有良好的抗体阳转效果.加免抗体仍阴性婴儿与正常应答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应答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九种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各种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人体免疫学特点及效果。方法 应用美国MSD、Amgen公司、日本熊本、法国巴斯德、阿根廷莱茵美州公司五个国外厂家及北京、长春、深圳康泰三个国内厂家的酿酒酵母、哺乳动物细胞、牛痘毒重组、甲基营养型酵母4个表达系列、12个批次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免疫715名6~10岁小学生,使用放射免疫法(RIA)、美国Bbbott试剂检测免后不同时间的抗-HBs。结果 四个系列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免疫人体后安全有效;国产疫苗免后抗体高峰期出现在首针免后7个月;哺乳动物细胞疫苗的批间稳定性较好;酿酒酵母疫苗在峰值后的抗体水平下降幅度较小;含量10μg/支的疫苗较5μg/支者显示出有持久的优势。甲基营养型酵母疫苗是国内首次观察;含量10μg/支的疫苗较5μg/支者显示出有持久的优势。甲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地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地区新生儿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的管理模式 ,1 996~ 1 998年在经济欠发达的开封县进行了以“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扩大宣传、普及乙肝防治知识、调动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强化接种技术队伍建设 ,规范免疫程序和工作程序 ,建立检查、考核、评比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管理模式的研究。实施后的第 1年即 1 996年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由实施前 1 995年的 2 9 32 %提高到 89 0 5% ,1 997年和 1 998年又分别提高到 94 34%和 95 0 9% ;1 998年新生儿乙肝疫苗第 1针及时接种率达 92 82 % ,并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了计划免疫管理。经放射免疫法检测 2 70名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 ,免疫后 1~ 3年的抗 -HBs阳性率为 81 1 %。在开封市其它县试点乡推广后的第 1年即 1 998年 ,新生儿乙肝疫苗平均接种率由原来的2 5 0 2 %提高到 98 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