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HLA-A、HLA-B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HBV感染结局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自限HBV感染者50例(RHBS组)、慢性HBV携带者80例(ASC组)、CHB患者100例(CHB组),采用PCR-SSP法检测HLA-A、HLA-B基因型,比较组间基因频率差异。结果 HLA-A*33在CHB组分布频率(2.50%)显著低于ASC组(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55,P =0.007,OR =0.248,95%CI 0.085~0.722)。HLA-A*33在RHBS组分布频率(1.00%)低于ASC组(8.75%)(χ2=7.242,P =0.007,OR =0.96,95%CI 0.012~0.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LA-B*52在CHB组分布频率(7.50%)高于ASC组(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57,P =0.003,OR =5.634,95%CI 1.596~19.887)。HLA-B*52在RHBS组分布频率(11.00%)高于ASC组(1.88%)(χ2=10.665,P =0.001,OR =7.239,95%CI 1.908~27.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A、HLA-B基因多态性影响HBV感染临床结局,HLA-A*33基因与病毒携带状态有关。HLA-B*52基因具有较强的抗HBV感染能力,临床上易表现为HBV一过性感染或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2.
妊娠晚期患戊型肝炎(HE)的患者易发展为重型肝炎,病死率高,且有发生死胎、流产和早产的危险。为探讨妊娠期患戊型肝炎妇女的胎儿是否被垂直传播,我们对围产期死胎肝脏进行了HEV标志物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既往使用干扰素失败治疗目前已停药的肝纤维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扶正化瘀胶囊(实验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对照组),疗程24周,停药后随访12周。从不同时段分析肝纤维化指标、血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肝功能变化,并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停药6周血清TNF-α、TGF-β1、PDGF、HA、LN、PC-Ⅲ、Ⅳ-C、ALT、ALT、AST和TBil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患者TNF-α和PDGF水平在治疗后12周、24周和停药6周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患者治疗12周后TGF-β1、HA、LN、PC-Ⅲ和Ⅳ-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24周和停药6周后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ALT、AST和TBil在治疗的各时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组病例易出现恶心、胃胀、乏力等不良反应。结论两组患者用药后均可显著改善血清TNF-α、TGF-β1、PDGF、HA、LN、PC-Ⅲ、Ⅳ-C及肝功能等其他指标的水平,扶正化瘀胶囊在降低肝纤维化血清细胞因子,改善肝纤维化指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酒精滥用和酒精依赖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指由于长期大量地摄入酒精而导致肝脏一系列病变。在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病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因素[1]。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饮酒相关的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社会和医学问题,ALD的发病率迅速上升,饮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市细菌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人群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及耐药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该市4所医院门诊及住院腹泻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收集腹泻患者粪便标本392份,分离出致病菌103株.其中志贺氏菌属47株,致病性大肠杆菌33株,沙门氏菌15株,变形杆菌5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区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对7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 例HBV携带者,42 例HBV感染后自然恢复者,80例健康献血员进行HLA-DQA1基因分型,并比较DQA1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及其差异.结果 HBV感染后自然恢复组与健康对照组HLA-DQA1*0102分布频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HBV携带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携带者组HLA-DQA1*0501分布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HLA-DQA1*0501分布频率高于HBV感染后自然恢复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携带HLA-DQA1*0501等位基因者感染HBV后可能会增加慢性乙肝发生的风险,而携带HLA-DQA1*0102者可能会降低慢性乙肝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张永萍  赵琴  仲英娜 《中国药业》2009,18(15):67-67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35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能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效果。方法 57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腹水患者在利尿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并与53例传统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患者腹水完全消退45例(78.9%),平均住院时间13天,用白蛋白30g/例,传统治疗患者腹水完全消退30例(56.6%),平均住院时间25.5天,用白蛋白90g/例;腹水浓缩回输治疗患者血清白蛋白、尿量明显增加,体重、腹围明显降低(P〈0.01),血钾、钠、氯等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闭路循环式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4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目的:了解我国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自然病程及临床转归。方法:汇集国内6个地区的482例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加以归纳总结。结果:482例AIDS男女间的比例为4:1;其传播途径在云南、新疆主要为静脉注射毒品,河南为不洁献血和输血,而北京、上海、广州则主要为性途径传播;其性传播者的自然病程约为8年,静脉注射毒品和经血感染者为6年左右。临床症状以发热、消瘦、口腔和肺部感染等表现为主。常见的合并感染与文献报道类似。结论: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AIDS,相当一部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已进入AIDS期,本资料提示经血液途径感染者自然病程较经性途径感染者为短,我国HIV感染者中70.6%是静脉注射毒品者,提示及时预防感染、早期诊断,是我国HIV/AIDS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不同民族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分析张静马明瑞杨忠礼邹林樾仲英娜赵素元通过对新疆维、汉族HBV感染者血清流行病资料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不同民族HBV感染临床血清学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对象为传染科门诊和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共计549例。其中汉族4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